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并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创建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入手,积极改善城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的内涵和文明程度。
如今,漫步城乡各地身边的一切已悄然改变,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公益广告,经常可见志愿者宣传“创文创卫”、参与交通引导的活跃身影;走进乡村,绿草如茵,小桥流水,秩序井然,文明的因子正一点一滴的渗透到城乡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三年来,我市大力整治城乡环境,开展“五水清漂”“五边清污”“五河毓秀”“五路绿化”“三清三拆三整治”等专项行动,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集中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超标电动车泛滥、无牌车辆上路、摩托车驾乘人员无戴安全头盔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强化“门前三包”责任落实的执法检查,市区“六乱”现象有了明显改观。完成省道236线广太至池尾路面升级、池尾和洪阳平交改造以及5个高速出入口连接线建设。完成了一批市政道路改扩建工作,市区道路网络日益通畅快捷。环保工程项目有序推进,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完成流沙城北和玉华鱼肉菜市场升级改造。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工程,推进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建设,着力补齐文化事业短板。完成14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和4个镇级文体广场示范点创建工作,工作机制不断健全。
建设美丽文明乡村,需要“内外兼修”。以“普宁市图书馆新时代少儿文明实践中心”等5个单位为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创建工作,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实践活动,选树模范人物,倡导好风尚、弘扬正能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公民的群体意识和共同行动。开展“我们的节日”和“立家规、传家训、扬家风”主题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一园一主题”创建活动,全市共建成红色文化、家风家训、党建、法治、消防、安全、生态等主题公园(广场)80个。
“创文”工作,带来的不仅仅是城乡形象的提升,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让普宁人民得到了实惠,更使人居环境变得更宜居宜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创文为我,我为创文”。对于生活在普宁城乡的每一个人来说,“创文”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
陈仕仪、张华璇
20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