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历史的回响 ——纪录片《铁血龙崖 抗倭名将陈璘》贵州行

2020-06-01 15:39:52 
引子      


陈璘,原籍广东翁源,云浮市云安区人。是明代中后期的一代名将,他转战南北鏖战中外,始终奋战在抵御外辱与维护国家统一的前线。陈璘生于乡野胸怀天下,忠心报国戎马一生,是中华民族杰出的民族英雄与代表人物,是云浮人民的骄傲。


为了接续四百年来的精神传承,铭记历史缅怀英雄,弘扬陈璘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共云安区委宣传部与云浮广播电视台正联合摄制长篇纪录片——《铁血龙崖抗倭名将陈璘》。


5月底至6月初,云浮广播电视台摄制组赴贵州采拍陈璘播州平叛史迹,追忆400多年前那段硝烟往事。以下是本片导演在贵州拍摄期间的见闻感悟。



▲节目预告片


贵州,一个从未到过的省份。因为陈璘,这位明王朝的名将,我们得以沿着他曾经浴血奋战的历程踏足。


曲折辗转的2020年,我们终于可以再度出发。400多年前,陈璘领着子弟兵在漫山战火中淬炼着他的晚年岁月,这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光华。探寻这位战将留在祖国大西南的战斗足迹,是纪录片《铁血龙崖》摄制组此行的目的。


▲摄制人员在拍摄现场


穿行在贵州环曲蜿蜒的山路上,那些通读过的史料竟然遥远起来。一个人,毕功于一件事,远非那些一笔带过的史官笔墨可比。群山万壑之间,哪怕很小的细节,在400多年前,也意味无尽的凶险。


▲海龙屯现状

▲资料图片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西北约28公里的龙岩山巅,北、东、南三面临水,全是绝壁,仅东南面一条小道通往山顶。自下而上,依次建有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六关。屯后自西而东依次屹立头道关、二道关和万安关三关。地势险绝、铜墙铁壁,《明史》记载“飞鸟腾猿不能逾者”,天险名副其实。


▲历史上的陈璘像


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的春天,平播之役的血战在开满杜鹃花的山野里激烈上演。刚刚在万历朝鲜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从朝鲜抗倭战场凯旋归来的陈璘随即领兵开赴播州平叛。这位广东老将,由他统帅的中朝水师联军在露梁海战中几乎全歼侵朝日军水军主力,一举奠定胜局,为七年多的援朝抗倭鏖战划上句点。千里海疆,他驰骋无阻,但在山川深阻、地势险要的播州,陈璘能否继续书写他的传奇?


▲摄制组在贵州环曲蜿蜒的山路上穿行


一下午的时间里,我们边攀爬边拍摄这座建于绝壁之上的古堡,地势的险峻超出意料,正常向上而行已是无比吃力,想要在战斗中征服它,是无法想象的艰难。


▲海龙屯


公元1600年,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的24万官军分八道进军,将海龙屯团团包围。主将之一的陈璘领兵从后山出击,在50余日的围困战中,他连破三关,最终攻入天堑海龙屯,播州实际统治者杨应龙自焚身亡,播州杨氏家族传30世、垂725年的世袭统治消亡。


▲摄制组采访葛镇亚老师


海龙屯后山,头道关、二道关、万安关如锁链一般扼守着上山必经的要冲。航拍画面中,后山虽地势稍平缓,但从战争攻守的角度来讲,仍是难以攻克的天堑。海龙屯研究权威学者葛镇亚老师告诉我们,因为播州军与官军的武器存在差距,官军善用火器,战斗经验丰富的陈璘采用典型的步炮协同战术,加之突袭凑效,完全压制了守军。长时间的围困,屯上播州军在官军的心理攻势下此时已军心涣散,抵抗不如先前激烈,陈璘军在付出较大伤亡的情况下,得以攻击成功。


▲云浮市云安区的龙崖陈公祠里面陈璘雕像


陈璘,号龙崖,海龙屯在当地古名中也称龙崖屯,葛镇亚老师说历史有时就是这样巧合,一个叫龙崖的人征服一座叫龙崖的天险,或许冥冥中已经注定的。


▲摄制组在闽粤南澳总镇府


相比战场上的勇武,明史记载中的陈璘,并没有那么完美,以贪黩之名被载入史书,让后世的研究者们充满疑惑。在他初露锋芒的潮汕揭地区、在文治武功的三罗大地、在朝鲜半岛的海疆硝烟里、在播州的腥风血雨中,我们走过万里路,遍访他留下的足迹,看到的是另一个陈璘。


▲陈璘雕像


时空交错,他隐隐现身,读史很久,这样一个矛盾的人物带着争议而来,我们试着去读懂他。


▲摄制组在海龙屯


一位十九岁的青年,好任侠,不安于耕种,投身军门,机智果敢,百战余生,逐渐成长为独挡一面的战将。平息岭南百余年战火,他落籍留守东安(云浮云安),兴教化、开道路、轻民赋,让三罗大地得以休养生息;日军侵朝,明廷震怒,为了重回刀光血影的战场,刚直而不善于柔软表达的他,使出了并不擅长的笨拙交际,史载陈璘投贿兵部尚书石星以求赴朝参战,而他的这位上司因为力主无厘头的和谈,最终被罢免惩治。陈璘得以领命率领水师入朝,统帅中朝水师联军,很短时间内即扭转不利战局,直至最终胜利,朝鲜王室以重赏馈之而不受;在人生的低潮期,他以戴罪之身镇守荒芜的南澳岛,荒芜没有消磨热血,他散尽家财植树,以白衣戴罪之身募勇赴广西平乱。一个专于贪黩的人,我想断然没有这样的浩气。


▲节目预告片


永绝争桑之患,肃清瀚海之波——援朝抗倭胜利,他写下这样豪迈的诗句。仗剑空狐穴,何处不燕然——在瘴气弥漫的西南丛林,一场血战后,军民同庆时,他命人在崖壁上刻下心志,只要心中凛然,哪里都能报效国家。


他生于岭南,终生都在无休止的战场上度过,荡平匪患、援朝抗倭、征伐播州,直至终老东安(云浮云安)。沿着他的足迹,我们恍若无声同行,伴随着他一起历经那些沧桑汇集的岁月,去接近、去倾听、去理解这位已经远去的人物,试着与他共鸣,在一个个细微的情节中去还原那一段段血肉丰满的历史瞬间。


来源:云浮广播电视台

作者:梅天恩

责任编辑:植发炜 覃娅婕

值班主编:区云波

热门评论
打开云浮通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郁南千官镇:书记“带货”见实效,各路客商助农增收 2020-06-01 15:39:30
罗定市开展“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 2020-06-01 15:20:43
【爱心传递 情暖“六一”】他们收到了特别的礼物 2020-06-01 15:20:26
美国“黑人之死”示威者开始“进攻”特朗普大厦 2020-06-01 15:20:09
习近平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向全国各族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祝贺 2020-06-01 11:37:24
诚中市场开业 2020-06-01 11:31:05
云浮:保障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 2020-06-01 11:37:11
云浮:“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 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 2020-06-01 11:36:14
云浮:开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十大行动” 2020-06-01 11:35:34
6月1日起 ,云浮市“一盔一带”行动进入执法治理阶段 2020-06-01 11:32:09
没看够!下载个云浮通呗!
云浮通 美丽云浮 共同缔造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