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老墙,是游子心中不老的乡愁

2020-07-05 20:19:58 

老墙


下载



风雨老墙

作者:白万伟      

     
   

每回故乡,都要搜寻、拜访几堵老墙。这些老墙,经历过自然与岁月的风雨,虽大都颓败斑驳,但寒来暑往、春去春回,它们如倔强的卫士,不屈挺立;如暮年的老者,静静垂老。老墙是世事的见证,是故乡的符号,是游子心中不老的乡愁。

  

老家院墙是一堵石墙。那些石块不知何时从何处选拣,经何人之手错落垒垛成墙,赋予了守家护院的神圣使命。年复一年,默然矗立;几代更迭,不离不弃。耕作归家的祖辈、父辈,时常从山里抱回几块漂亮石头,更换旧石,用心打理筑高老墙,心怀感激和爱怜。如今老墙已然倾斜、松动,可依旧忠实存在。

  

遥想,墙根下几株月季正红,一群鸡雏叽喳滚动,一家人围坐墙内吃饭、聊天,其乐融融。路人在墙外走过,脚步声声;偶尔冲院内喊上一句“吃啥好饭”,算是打过招呼。而我最喜欢以墙为隐蔽,坐在葡萄架下听听歌、读读书、发发呆、透过石缝望望墙外,心如止水。有时会将年少的心思写成纸条,塞入石缝藏起;现虽已不知所踪,或化作烟尘,但心中犹记。

  

墙内的桃花又开、墙上的藤蔓又荣、墙头的小鸟又唱、墙缝的草藓又青,墙依在、时已远、人已变。昔日的孩子已长大成人,曾经需仰头可见的老墙,现已可与之平视,伸手便可触到墙头;父母日益老迈,在永不长高的老墙跟前,显得佝偻低矮。老墙是一把标尺,丈量着儿女的成长和父辈的老去,不由感慨良多、心觉凄然。

  

老墙,固守村里,风吹雨淋、霜打雪渍,承载着数代记忆;一堵墙,就是一段历史,一堆故事。因此,我愿长长驻足墙前,轻轻触摸、细细找寻岁月的痕迹,聆听过往的回响,感受现实的沧桑,心中满是怀想和敬畏。

  

墙,最宜用来涂鸭。信笔题诗作画,那是古人的闲情雅致,我辈自达不到;可恣意写写画画,倒是常有。老屋的山墙上,至今还留有我曾用黑木炭描画的空心“一九九七”。那年香港回归,我作为热血青年,倍感激动;那年我师范毕业,人生开启了新的旅程。几乎所有墙壁,都是孩子的练笔墙,用各色粉笔写的算式、古诗、单词依稀而见;也是孩子闹矛盾时的泄愤墙,各种解气经典的骂人话语多年不变,回想自己也曾如此“墙骂”过那个看不惯的张小三。

  

临街、路旁的墙壁,大都被当作了标语墙。赭黄色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淡蓝色的“只生一个好”,暗红色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标语如印章一般,为老墙重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昭示着墙龄。很难想像,当年的村干部是否曾背靠标语,在墙下面对乡亲大讲特讲、慷慨激昂。漫步村里,再读标语,大有时光飞逝之感,仿佛放电影般穿越于不同时代,激起无尽遐想。

  

老人说:村里当街的老墙,在抗战时期曾挡过鬼子的子弹;唐山大地震后余震不断,墙头放置的碗时常蹦跳起来,成为地震预警;每家院中都建影壁墙,有镇宅避邪祈福之寓意,也私密了家中的生活;山里耕地少,修田造地时筑起的石墙,保护了几代人的口粮;村口磨坊的屋墙下,曾是小年轻约会谈情的场所;一家两院中间一墙相隔,那是兄弟分家或两家矛盾的隔断。每堵墙都有故事,轻轻一碰,便随着窸窸窣窣掉落的墙皮,娓娓道来;墙依在原地,可故事的主人公却恍然已成过去。

  

我爱拿起相机,拍下这些老墙,生怕有一天它们会在岁月侵蚀中坍塌、消失。最让我心动的构图是,留守老人坐在标语老墙下,下棋、听戏,看管幼小的孙儿、重孙,或静静地乘凉、晒太阳,眼神迷离,淡然一切;老人与老墙相互为伴,倾听、感知风雨,一起走向时光的下一站。

来源:云浮日报

责编:植发炜 黄泳文

值班主编:区云波

热门评论
打开云浮通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非高风险地区,可以办婚丧嫁娶活动了 2020-07-05 19:06:14
郁南通门镇:送医下乡健康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2020-07-05 17:01:31
护航高考,云浮公安准备好了! 2020-07-05 16:49:20
不如在周末,赏西江美景,品渔家风情 2020-07-05 15:58:42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丨李希主持会议 2020-07-05 14:08:40
聚焦高考 | 身份证来不及补办怎么办?别急,找云浮阿Sir! 2020-07-05 14:09:36
【云浮防疫海报⑨】认真看!农集贸市场防护指南来了 2020-07-05 14:11:08
未来三年6G将迎研发窗口期 2020-07-05 10:34:53
老花眼不用治也治不了吗? 2020-07-05 10:22:58
上海:居民区垃圾分类达标率超九成 2020-07-05 10:25:03
没看够!下载个云浮通呗!
云浮通 美丽云浮 共同缔造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