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浮罗定素龙街道凤西村,有位88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经常和年轻人、学生讲述他在朝鲜战场上惊心动魄的故事,激励青年一代发奋图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这位老人名叫陈洪启。
征得老人同意,我们专程来到位于凤西村羊塘头的老人家中,聆听他的初心故事、经历和感悟,与他一起追忆70年前那段感天动地的峥嵘岁月。
虽然老人有些耳背,但提及自己参军的初心和上朝鲜前线的惊险经历,老人便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说话有力,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手舞足蹈、激动不已,将自己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如放电影一般呈现我们面前。
“打土豪分田地”触动了他
17岁毅然参军
1949年11月,解放海南岛的人民解放军途经罗定,有一个团的兵力暂驻凤西周边的几个村,团部就设在陈洪启屋后几十米的地主洋楼。期间,人民解放军积极向群众宣传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政策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
目睹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格纪律和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一幕幕,没有土地耕种、靠出卖劳力为生、甚至经常断炊的陈洪启感触很深,有了参加解放军的想法。次年,他如愿以偿正式入伍,不久由罗定县大队调往肇庆军区西江十四团三营当一名通讯兵。那一年,他17岁。
卫祖国,保家乡
18岁跨过鸭绿江
参军8个月后的1951年6月,陈洪启和120名战友接到开赴抗美援朝前线的命令。来不及和家人作过多的告别,匆匆收起行囊就赶赴战场。部队在佛山夏窖作短暂集训后,随后北上河北山海关补充军营集训候命。10月22日,部队到达安东,10月25日夜,部队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歌声中跨过鸭绿江。那一年,陈洪启18岁。
经过7天夜行军后,部队到达开城前线,陈洪启被分配到19军团65军193师炮兵团指挥排白马山高地观测所。观测所在白马山最高峰,距板门店6公里,陈洪启从高处经常可以见到敌我双方交换战俘的情形。
观测所建在山腰洞里,周围马尾松密布,洞口用松木支撑,顶上覆盖厚土达3米,地形隐蔽。即便如此,这里常常被敌军炮弹和敌机轰炸。1952年6月的一天,敌军对白马山进行了48小时的狂轰滥炸,白马山被削低了几米,洞口3米厚土也被炸平,所幸无人员伤亡。但在潮湿的山洞里,仅有的山坑水、炒面、罐头、饼干不够分,战士们只能省着吃喝,忍饥挨饿了两天两夜。
三颗炮弹品字形在身边爆炸
泥土将他埋剩下半个头
1953年,陈洪启被调到山炮营担任卫生兵。一天傍晚,他和战友护送60名伤员到军部医院,途中被敌人侦察机发现。随后一分钟,20架轰炸机来来回回对队伍进行轰炸、机枪扫射和投扔燃烧弹。陈洪启跳入一坑洼中躲避,身边一名战友则躲到不远处一米见宽的小桥下,被敌机机枪侧面扫射击中头部当场牺牲。
目睹战友惨死,陈洪启来不及反应,身边两三米开外品字形落下三颗炮弹同时爆炸,炸飞的泥土瞬间将他埋在了坑里,只剩下半个头露出。幸好敌机轰炸15分钟飞走后,战友们及时用药水将他灌醒抢救,陈洪启才躲过一劫。
“那一次遭遇空袭,伤员60人,担架兵120人,医护人员20人,共计200人,死伤160人。看着鲜血染红的土地,看着血肉模糊的战友尸体和满身弹伤、烧伤的伤员,大家禁不住放声痛哭。战争的残酷、惨烈程度,如果你没有亲身经历过,是无法了解和看透生死的。”回忆起战友惨死的情景,陈洪启老人眼里噙着泪花,许久说不出话来。“战争中难免有牺牲,既然当兵了,就得有为国捐躯的觉悟。”老人说,在朝鲜战场上的两年半时间里,他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此生遗憾很多
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入党
回首往事,陈洪启老人说此生有很多遗憾:没有在朝鲜战场上留下一张照片;曾经的军装、军鞋、水壶等物品也在特殊年代丢失;退伍证、和平鸽纪念章也不知什么时候丢失,只剩下一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于1951年颁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以及去年10月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但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
老人坦言在朝鲜战场就想入党,但因当时家中长兄是国民党军人的特殊原因未能如愿,退伍后也错过了多次入党的机会。老人眼中的失落一闪而过。“但退伍之后国家一直都给我补贴,从九十年代的十几块钱一个月,到现在已经是2000元了。党没有忘记每一位曾经为祖国事业奋斗的人。”
晚年生活充实惬意
喜欢和青年一代讲抗美援朝故事
羊塘头村里一棵有着250年历史的古榕树下,人们经常可见陈洪启老人给学生讲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故事。他激励、教育青年一代,即使身处和平时期,也要拿起时代接力棒,将抗美援朝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代代弘扬下去。或许是受老人影响,凤西村人都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情结,每年征兵,大家都积极报名应征入伍,有学生考取了军校,有现正在部队服役或工作的。
谈起陈洪启老人,村民们说老人的一辈子堪比一部传奇,上过战场、干过农场、做过建筑工程,心态平和,乐于助人,在村里非常受人尊敬。老人有一个儿子、五个女儿、两个孙子、四个曾孙,大家庭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或许是一直保持着军人铁一般的严格纪律习惯,老人作息规律,性格开朗,所以身体非常健康,88岁高龄依然每天种菜、洗衣、打扫院子,还给做建筑工程忙碌的孙子和读书的曾孙煮饭,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活过得充实惬意。
老人感触说,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足够强大,小家才会幸福安康。作为一名亲历过旧社会黑暗和战争洗礼的人,深感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跟着共产党人打江山、建设国家,是自己的幸运与自豪。“如果再有机会,我还是会毫不犹豫拿起枪杆子保家卫国,为国捐躯牺牲也在所不惜!”老人目光坚定地说。
来源:云浮日报
通讯员:梁子活
责编:王铭灏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