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县天堂镇内东村下辖10条自然村,总面积9.96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1004户,总人口数4446人,经核查精准识别相对贫困户125户328人,经过镇、村和驻村工作组三年来的共同努力,因地制宜成功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精准脱贫模式,2019年内东村贫困人口退出为122户320人。该村脱贫工作的风雨历程正是天堂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稳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的真实缩影。
△腑瞰天堂镇
1强化责任意识 落实扶贫政策
党的十九大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向全党发出动员令,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嘹亮号角。该镇党委政府从自身做起,第一步就是落实制定镇委书记及各支部书记遍访贫困户制度。全镇共有贫困户925户,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遍访贫困户666户,遍访率达72%以上,各村支部书记对管辖范围内在册贫困户则100%完成遍访任务。2019年,该镇党政主要领导共开展脱贫攻坚专题调研50天。在走访的同时,先后主持召开扶贫相关专题会议20次,镇党委和政府统筹协调帮扶单位召开扶贫工作联席会议6次,及时发现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
△天堂镇内东村种植合作社社长黄飞开着小货车,开心地把新鲜采摘的香芋南瓜运去售卖
2016-2019年四年累计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14.35万元,资金使用率达100%。第二步是依据市县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了《天堂镇新时期分散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工作方案》,在政策方面予以充分保障。
一是教育保障,天堂镇2019年秋季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阶段人数共230人,现有在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人数230人,入学率达100%;2018-2019学年度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含技校)、大专的学生总人数为390人,其中落实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含技校)、大专的生活费补助人数为390人,落实率为100%;其中就读高中、中职(含技校)、大专的学生共142人落实了免除学杂费和领取助学金。
二是医疗及养老保障,2019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2388人已全部购买2019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购买率达100%。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条件的1901人(其中:符合条件应参加养老保险贫困户1131人,落实购买人数1131人,参与率达100%,符合领取养老金的762人,领取率达100%)。2019年全镇就诊的贫困人口数5887人次,享受医疗救助的贫困人口数3485人次。
三是保障住房,2019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危房改造134户,通过验收134户,补助资金共506万元。
△得益于危房改造,危改户黄志伟新家宽敞舒适
四是最低生活保障,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享受低保政策人数1238人,已享受低保政策人数1238人,落实率达100%;应享受五保政策人数265人,已享受五保政策人数265人,落实率达100%;孤儿人数4人,已享受孤儿相关补助政策人数4人,落实率达100%。
五是饮水安全保障,全镇137条有扶贫任务的自然村饮用水取水点水质均经县级以上检测部门检测合格。
2加强基层党建 创新产业扶贫
天堂镇党委政府通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和机制保障等举措,切实把加强基层党建与推进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2019年以来,先后整顿3个软弱基层党组织,建强了村级基层党组织。全镇先后选派5名第一书记、22名党建指导员驻村。“头雁工程”作用发挥较好,选育45名村级头雁后备干部,引进2名优秀人才回乡任村主任助理,帮助15名村干部入读“村干部大学生班”,选派2名村“两委”干部到镇机关跟岗锻炼,对全镇44名村(社区)驻村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全员轮训3次,15名镇领导班子结合乡村振兴挂点镇村,带头参与“双比双促”,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发挥充分。进一步充实了镇级脱贫攻坚工作力量,每个村(社区)普遍有4名驻村干部。
△天堂镇内东村粉蕉和水果木瓜产业基地全景图
该镇党委政府认识到贫困村一般都是农业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要想尽快让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尽早脱贫,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投入是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首先是建立多渠道产品流通销售模式,对全镇农产品进行销售。一是组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二是建立邮乐购定点销售,三是通过与大型企业、超市签定长期供销合作模式。目前,全镇通过5个“一村一品”扶贫基地及该镇有规模的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签定产供销合同或劳动合同,实现稳定增收,实现长效脱贫。在镇党委及该支部引导下,在家务农的有劳动力贫困户纷纷与镇内有规模的五谷丰、天绿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高明鸿丽蔬菜种植有限公司以“农户+专业合作社”签订供销合同的方式进行合作增收。目前,在家有劳动力贫困户参与产业项目户数118户,参与经营主体签订产业项目购销合同户数118户,参与率达100%。
其次是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部门的统筹下,全镇有劳动力的贫困户454户,都参与资产性收益项目,454户贫困户均享受收益分成。贫困户都参与了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资新兴县象窝茶场有限公司)、新兴县扶贫养殖小区项目以及在新兴县扶贫养殖小区屋顶的分散式光伏发电项目。目前投资新兴县象窝茶场有限公司项目年固定投资收益为9%,投资收益分两次支付,于每年6月30日前和12月31日前支付。
△在政府的帮助下,贫困户梁少军除了新建房屋以外,还在村里做泥水工作,每天收入150元
第三是省定贫困村在镇党委及村支部的引领下,以产业带动收入,主要做法如下:发展蔬菜种植:帮扶单位引入高明鸿丽蔬菜种植有限公司,通过成立合作社,打造示范基地,建立交易中心包销产品的形式,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贫困户规范化、规模化种植蔬菜。鸿丽公司与合作社订单式种植蔬菜,收成时按周边市场价回收。发展光伏发电站建设:帮扶单位经多方考察论证,学习借鉴,结合目前村的产业状况建设光伏电站是一种较好的产业项目选择。项目总投资76.6万元(其中省级专项扶贫资金10.6万元,佛山市高明区帮扶资金60万元),建成投产后按文件规定由村委会集体和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按约定进行分配,用于贫困家庭增收。发展水果木瓜和粉蕉项目:由佛山市对口帮扶单位出资30万元专项资金,云浮市燕强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出资50万元,共同出资80万元在内东村种植水果木瓜和粉蕉项目,种植总面积为100.5亩,种植合作期为3年,每年云浮市燕强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按投资“本金+收益分红”分配到村到户。内东村委驻村第一书记告诉记者,驻村工作队沿着“产业扶贫促增收”的思路,大力扶持内东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参与的蔬菜项目,确保了洽谈、签约、种植、收购各环节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效用,为产业帮扶拓宽了新途径。他简单算了一笔账:象窝茶场累计收益632元/人、布辰养殖小区98.8元人/年、光伏发电100.23元/人/年、合作种植基地收益分红125.9元/人/年,2020年内东村有劳动力贫困户分红总收入人均可达750元。
第四是不断推进消费扶贫。内东村建立了扶贫产品电商服务网点,全镇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在家务农扶贫产品均与该镇农产品合作社进行了产销对接,签订了122份供销协议,解决了贫困户农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云浮(新兴)丰收节暨扶贫产品展销活动中,全镇共3家扶贫企业参加消费扶贫展。积极运用各类媒体开展了多场消费扶贫宣传推介活动。另外,该镇党委政府还积极引导就业扶贫扶暖人心。健全就业帮扶台账。对有意愿务工的贫困户劳动力,落实一人一案跟踪帮扶机制。全镇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人数共717人,就业率为94.14%,其中稳定就业人数为712人,稳定就业率为99.3%,临时工人数5人,2019年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安置计划为2人,完成2人;全镇贫困户劳动力总人数为851人,参加适用农技培训人数851人,培训率为100%,参加转移就业(长期工)岗前培训人数112人,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云浮日报6月10日特刊
来源:云浮日报
责任编辑:植发炜 胡焕红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