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未成年人网络生活,让暑假吹起“清朗之风”

2020-07-21 15:20:23 

网上学习、与小伙伴“吃鸡”“开黑”、在线购物、看动画片、交友聊天、刷短视频……暑假来临,未成年人拥有了大把自由时间,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他们,可以通过电脑、平板或手机畅游网络空间。今年5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在节假日期间,各学历段未成年网民日均上网时长均显著提升。


但是,互联网在给青少年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这个虚拟世界中也存在着种种“陷阱”,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


回应群众关切、及时出手整治,从2020年7月9日起,国家网信办启动了为期2个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将围绕七方面突出问题,深入清理有害信息,处置违法违规网站账号,查办曝光典型案例,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切实保障未成年人权益不受侵害,给孩子们的暑假网络生活“保驾护航”。


青少年“冲浪”风险多,集中整治很必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4月发布的第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19岁及以下的青少年网民总数已达2.09亿,占网民总体的23.2%。也就是说,每四到五名网民中,可能就有一名是未成年人。


互联网对于低龄群体的渗透能力正持续增强,“熊孩子”玩手机游戏花光家长存款;看网红直播打赏数十万……近年来,诸如此类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此外,未成年人在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和参与网络论坛社区讨论时遭受网络暴力、欺凌和骚扰的问题也备受关注。


国家网信办在专项整治通知中明确指出,此次行动将围绕未成年人上网的重点环节,聚焦七方面突出问题:


1. 重点整治学习教育类网站平台和其他网站的网课学习版块生态问题;

2. 深入排查整治网站平台少儿、动画、动漫等频道的不良动画动漫产品;

3. 严厉打击直播、短视频网站平台存在的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

4. 密切关注即时通讯工具群圈和论坛社区环节,严防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有害信息蔓延;

5. 从严整治青少年常用的浏览器、输入法等工具类应用程序恶意弹窗问题;

6. 重点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和行为;

7. 集中整治网络游戏平台实名制和防沉迷措施落实不到位、诱导未成年人充值消费等问题。


“这次重点清理整治的七方面问题,都是影响青少年健康上面的突出问题。”季为民总结认为,可从网络违法侵害、不良信息影响、个人隐私泄露、网络沉迷成瘾等四个层面综合考察未成年人面临的网络风险和问题。


“饭圈”乱象受诟病,正向引导不可少


在我国娱乐产业日益发达的大背景下,层出不穷的“流量明星”成为不少青少年追逐的偶像。崇拜偶像、良性互动,本无可厚非。但从近几年的现实情况来看,应援打榜、刷量控评、氪金互撕、群体对立……“饭圈”乱象层出不穷,备受诟病,并一次次挑战着公序良俗。


打call


记者注意到,此番专项整治中,关于“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和行为”的内容备受关注,“无底线追星”这一说法也首次出现在网络环境整治的重点目标中。


具体而言,国家网信办表示,要严厉打击诱导未成年人在社交平台、音视频平台的热搜榜、排行榜、推荐位等重点区域应援打榜、刷量控评、大额消费等行为


大力整治明星话题、热门帖文的互动评论环节煽动挑拨青少年粉丝群体对立、互撕谩骂、人肉搜索等行为。严格清查处置“饭圈”职业黑粉、恶意营销等违法违规账号。深入清理宣扬攀比炫富、奢靡享乐等不良价值观的信息。


季为民指出,一些互联网公司和平台为了谋取利益,无底线地通过设立热搜榜、排行榜、推荐位等,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一些恶意营销号和职业“黑粉”更是煽动挑拨青少年粉丝群体对立、互撕谩骂、人肉搜索等,污染了未成年人的网络文化环境。


对违规行为加强治理必不可少,但面对在互联网语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季为民认为,需要理性客观看待未成年人网络追星等文化现象。对于青少年来说,追星等网络文化既是自我表达、个性张扬的文化载体,又是与现实社会沟通的平台。“因此,父母、教育者和社会各方,应以更开放的心态来加以理解和包容,要适当有效地引导,注入有益的主流文化内容,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禁’与‘堵’。”


社会各界来“护航”,网络素养需提升


我国未成年人网民数量与占比持续上升,正视未成年人的网络主体地位和现实问题,不断净化网络空间,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给广大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上网环境,需要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平台、学校、家庭等多方合力、各尽其责、共同“护航”。


未成年人上网2


季为民分析称,在政府层面,要完善保护未成年人互联网成长的有效规制体系,建立符合我国青少年发展实际的普适性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权责明确、监督有效、奖惩有力的制度体系,明确方向、整合资源、统一行动;在企业层面,要落实社会责任,真正为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投入资源、付诸行动。


季为民认为,应基于地区发展和人群特征推动未成年人的互联网素养教育,开展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探索和实践,要兼顾城乡、中西部地区差异以及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特点。“首先,探寻针对城乡不同未成年人的话语体系和技巧。其次,要深度研究未成年人网络运用思维,用青少年能接受的方式去对接。再次,避免单一、刻板的做法,努力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移动互联网时代,培养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当然必不可少,季为民还建议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全民网络素养教育,“不仅是针对未成年人群体,还应开展面向全社会的网络素养教育,提升全民的用网能力和素养。”季为民指出,应协调教育、宣传、研究等相关组织、机构、部门加强合作,形成关注、关心网络素养的广泛共同体,推进新时代中国网络素养的探索、创新、培育与践行。



来源:人民网

记者:赵光霞 宋心蕊

责任编辑:植发炜  康予澄 

值班主编:区云波


热门评论
打开云浮通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斩获多个第一!棒!棒!棒! 2020-07-21 15:18:09
粤菜“云”聚 | 酿出来的美味,简直惹人馋! 2020-07-21 14:24:41
最新!20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1例,广东无新增确诊病例 2020-07-21 14:42:41
就业过程有难点?“领导留言板”正征求你的建议! 2020-07-21 14:42:08
广东国企改革,未来三年这样干! 2020-07-21 14:43:11
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器从日本发射升空 2020-07-21 12:00:00
【揭秘】保质期最后那一天,食物里发生了什么? 2020-07-21 11:32:40
《噬人的电火花》以案促改典型事故警示教育片 2020-07-21 11:08:02
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 2020-07-21 11:07:31
身边的科学:暴雨频发背后的谣言与科学 2020-07-21 11:31:26
没看够!下载个云浮通呗!
云浮通 美丽云浮 共同缔造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