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在罗定落地生根几百年了,已经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文化代表之一。期间,几度式微,又几度顽强焕发生机。笔者好奇罗定粤剧人在坚守和传承过程中的传奇故事,在罗定粤剧界和文史界前辈们的帮助下,终于得以成篇。
1400年前罗定已有戏剧演出 到解放前夕,在册演员近800人
蔡廷锴将军1961年回乡时,看过罗定粤剧团的精彩演出后,对随行的杨立说:“罗定人喜欢听粤剧、唱粤剧,罗定粤剧团的演出很有水平。”
蔡将军所言,有据可证。附城镇同仁村有座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的白庙,庙前有一戏台遗址,庙内有一块石碑记载了该戏台的情况。《罗定州志》,也有一段记述清朝驿使带着明亡的消息到达罗定时,已是明亡5个多月后的顺治元年八月十二日。驿使下船后看到神滩庙前正在演大戏,锣鼓喧天,一片歌舞升平,这说明粤剧在罗定的历史起码已有四百年。
到清朝后叶,罗定酬神演戏已经成风。对此,蔡廷锴将军在其自传中曾有过生动记述。而罗定近代有史记载的最早曲艺戏班,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素龙思围村的欧华山领头组成的“欧华山八音班”,到抗战时全县曲艺社已有十几个,最有名的是罗平的“丹桂香”及生江的“崩塘班”。“崩塘班”的成员主要由崩塘村的廖家兄弟叔侄组成。当时这些戏班的戏服、乐器,由成员自购私藏或自行租借,没有演出活动时,成员就回家耕田,有演出或排练才集中到一起。
抗战期间,省港很多粤剧团及名伶逃难到了罗定,包括上海妹、半日安、吕玉郎、马师曾、红线女、关德兴、靓少凤等。国难当头,粤剧艺人积极参加抗日演出。马师曾就带领剧团编演了《卫国弃家仇》《救国怜香两情深》等宣传抗日的剧目。抗战结束后,罗定本地一些粤剧艺人把“偷”来的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看过“崩塘班”演出的老人至今还记得有个文武生旦全才叫廖千里,他既是棚面吹打弹的好手,又能饰演文武生、须生、丑生,还可反串演花旦。
当时,罗定的粤剧艺人有个全县性组织叫做“华光会”,会址设在县城神滩埠头的华光庙,解放前夕,全罗定有戏班或曲艺社18个,会员近800人。
2深受观众喜爱《春风秋雨又三年》被禁演
解放后, “华光会”自行解散,演员们大都回家种田。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县工商联成立了业余粤剧团。1950年冬天,罗定第一个水库——牛路迳水库开工,剧团到工地演出了古装剧《凤仪亭》和时装剧《中秋之夜》。《中秋之夜》到西江专区参加汇演时获最佳奖。当时,有个外地专业剧团来罗城演出,贴出海报的剧目是《中秋之夜》,在得知罗定业余剧团这个剧目获得过专区最佳奖后,急忙更换剧目。
1951年,可容纳2000名观众的罗定戏院落成。1961年,蔡廷锴将军回乡,前往罗定戏院观看粤剧演出,经过仅容3人并行的青云巷时,提出其存在安全隐患,其后,“青云巷”被拓宽成“戏院路”。半个多世纪过去,戏院因变危楼而被拆除,这条只有几百米长的戏院路变成了商业街,它见证者了罗定粤剧的兴替。
有了戏院,业余剧团的演出已经不能满足观众需求。土改期间,广东省组织流散的粤剧艺人组成10个“广东省农村剧队”。1954年土改结束后,10个剧队组合成3个剧团。其中,海珠剧团团长冯华主动提出挂靠罗定。1957年元旦,海珠剧团到罗定安家落户,被正式命名为“地方国营罗定县海珠粤剧团”。从此,罗定拉开了专业粤剧团演出的序幕。令人赞叹的是,海珠剧团每到一地,除了晚上演出,白天还组成篮球队,与当地进行友谊赛,一度横扫西江各县市。
1959年10月,因罗定、郁南两县合并,两县粤剧团也合并,正式取名罗定粤剧团。1962年,剧团演出《春风秋雨又三年》,花旦陈绮梅的表演纯情、逼真,往往是台上演员泪水涟涟,台下观众哭声一片。但省地文化部门认定其糟粕太多,禁止演出。
31965年演出最后一场古装戏《于谦挽危城》
1962年,李群高等8名罗定籍青年加入罗定粤剧团。“我们是剧团首批罗定籍学徒,四男四女,刚开始的角色是 ‘手下梅香’。”李群高说,所谓“手下”,就是打下手的意思,“梅香”,即旧社会所称的丫环。入行后的李群高,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很快就在同辈中脱颖而出。可惜,还未有机会一展锋芒,就传来了全面禁演古装戏的消息。
1965年元旦,剧团在郁南县戏院演出最后一场古装戏《于谦挽危城》。对当晚演出的情形,李群高记忆犹新:这部戏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赞颂明朝忠臣于谦在北京受到外敌入侵时,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演出过程中,掌声不断,可幕后演员们却百味杂陈。演出结束后,全体演员多次谢幕。收拾戏服时,有女演员偷偷流下了眼泪。其后,他们排演过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十年浩劫,罗定粤剧团无法幸免。1968年10月,罗定粤剧团被解散。
41976年组建肇庆地区首个粤剧团
1976年,罗定文工团重新改名为罗定粤剧团,并召集回原班人马,成为肇庆地区文革后组建的第一个粤剧团。1977年国庆节后,罗定粤剧团决定排练古装戏《十五贯》,娄阿鼠一角由李群高扮演。身材瘦削的李群高在接到角色后,连走路、吃饭都在揣摩角色心理和动作。1978年春节,《十五贯》在罗定戏院正式公演。经历了文革十年文化枯竭,观众对粤剧如饥似渴。“连演了十几场,仍场场爆满,堪称梨园奇迹。”说起当时的演出盛况,李群高仍充满自豪。李群高扮演的娄亚鼠,狡黠中带着诙谐,可恨中又夹带可笑,几个动作,就引来哄堂大笑。一直热心传承粤剧艺术的老乐师唐建仁说起《十五贯》时,还不由得赞叹:“当时全省都热演《十五贯》,各个角色都有排名,李群高成为广东最好的娄亚鼠。” 时任县委书记的李均林也成了李群高的忠实“粉丝”,对罗定粤剧团的复办及发展给了很多关心和支持。
见粤剧演出如此火爆,工商联业余粤剧团也排练了《十五贯》,在工人文化宫演出。太平、素龙、连州等公社也相继成立了业余粤剧团。
当时粤剧团连续排练了《搜书院》《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十几部古装戏。当红花旦刘晓珠在《女附马》中,女扮男装,足以乱真,一时出现 “万人空巷看附马”的奇观,茶楼酒馆、车站码头,凡有人的地方都在谈论女驸马。
为满足观众需求,1979年10月,从罗定粤剧团释出青年粤剧团,由李群高担任团长。可惜好景不长,受新兴娱乐方式影响,观众急剧减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生存,李群高带着青年粤剧团辗转广西海南等地演出。1985年12月,青年粤剧团与罗定粤剧团合并,人员大幅精减,由85人减到40人。
5全省独一无二的“粤剧团砖厂”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省大部分粤剧团,经受不住观众流失的冲击,纷纷解散。1991年,陈文萍等三个花旦相继休了产假。演出中止,收入断了,剧团如何生存?之前,对剧团倒闭早有预感的副团长唐启幼已经与唐建仁在家乡凤塘村开了间红砖厂。“不如我把砖厂转给剧团经营,这样或能渡过难关。”唐启幼向时任团长杜路坤建议。
1992年,“罗定粤剧团砖厂”注册登记,副团长唐启幼担任厂长。花旦们陆续复出后,剧团边演出,边生产红砖,成为全省最有特色的艺术团体。粤剧团办砖厂,更是全省独一无二。乐师徐新才经常到砖厂去开推土机,花旦陈文萍有空也到砖厂开单。唐启幼说,素龙镇凤塘村不但是罗定粤剧艺术的沃土,这里的土壤,更是制作红砖的上等材料。在赚到钱后,又开了第二间砖厂。直到2003年,由于砖泥枯竭及政策变化,粤剧团的砖厂停办了。但粤剧团砖厂,无疑是罗定粤剧团的救星,它帮助剧团渡过了生存危机。
1996年,为了让粤剧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罗定粤剧团升格为云浮市粤剧团,由云浮、罗定共管。2012年,粤剧团改制为企业,2016年云浮市罗定粤剧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名誉团长李柏思到后台看望演员
6守住传统尝试创新,续写传奇
2017年12月20日下午,笔者所在学校的图书馆广场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响起了“咚咚锵”的锣鼓声,粤剧首次进入我们校园。
△送戏入校园
粤剧,作为岭南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与传承粤剧的举措,包括“送戏入校园”及“送戏下乡”等。
申遗成功后,罗定粤剧人踌躇满志。粤剧团在建团60周年之际,在广州文化公园举行了《誉满梨园六十载——云浮市粤剧团戏迷见面会》,一时轰动羊城。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又应邀赴港演出3天,让香港戏迷大喊“过瘾”。
2016年,国家一级演员梁钰从杜路坤手上接过了团长的担子。她带领剧团,携30多个传统剧目,继续巩固农村这块传统阵地,同时谋求创新和突破。罗定杰出乡贤李柏思在担任粤剧团名誉团长后,全力支持剧团于2017年创作了本土题材的古装剧《金稻传奇》。该剧融入本地元素,语言直白,剧情精简,观众覆盖面更广。2017年12月,该剧到澳门演出时,反响热烈,新剧的魅力不言而喻。目前,他们正在策划创作一部反映罗定水利建设成就的现代剧《长岗坡》。
遍布罗定城乡的民间私伙局也在寻求创新。已经78岁的罗定粤剧团前副团长唐启幼特别赞赏“唐人艺苑”在创新中让粤剧艺术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唐人艺苑演出
“唐人艺苑”的创始人唐建仁讲述了自己与粤剧艺术的不解之缘:凤塘村人对粤剧和曲艺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和眷恋。1961年,他只有10岁,就走十几公里山路,到罗平演出。“1984年,经商的朋友在浮绿仙酒楼请我饮茶,用了90多元,比我两个月工资还多。”这事促使他离开罗定粤剧团下海经商。经商之余,始终无法放下心仪的粤剧艺术,于2000年在广州创建了“唐人艺苑”。有一次回乡时,已经96岁的“民乐社”第二代传人唐伟英拉着他的手说:“你一定要把我们凤塘村的粤韵传承下去!”2008年,唐建仁把“唐人艺苑”迁回了凤塘村。笔者在“唐人艺苑”看到,舞台上各种伴奏乐器一应俱全,后台摆着一箱箱戏服和道具,背景、灯光,丝毫不逊色于专业团体。
“我们这辈人之所以能坚守,是源自内心的喜爱,但年轻人在多元文化面前,不喜欢慢节奏的粤剧。我觉得在保留传统唱腔精髓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融入现代元素,适当加快节奏。舞美、造型、服装等也应有现代气息。”唐建仁把自己的理念付诸对少年儿童的培养中。十多年来,“唐人艺苑”的学员参加国内各项比赛和演出,获国家、省、市级奖项100多个,2人考上广东粤剧学院,学员唐诗影被收录到广东曲艺人才库。“我们一家三代,有9人热衷粤剧艺术,其中5人在粤剧团工作过。”
△少年乐队
现在,唐建仁最大的心愿,是把十九路军敢死队队长沈亚樵的故事搬上粤剧舞台。
来源:云浮日报
通讯员:莫德平
责任编辑:胡焕红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