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门镇位于郁南县西南部,地处“两广四县七镇”腹地,与广西岑溪市筋竹镇和龙圩区广平镇接壤,是革命老区镇、粤桂边界镇。
近年来,该镇紧扣云浮市委提出的“一二三四五六”思路举措,以“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云浮”为目标,坚决贯彻“五个带头”“六个坚守”政治要求,创新实施“党建+”,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立秋时节,走进位于通门镇街坊村的桂苗交易市场,街道两旁摆满一堆堆长势良好的桂树苗,不时有种植户用三轮车、微型车装卸树苗,交易相当火爆。
随后,记者走访通门南药(峰界)公园、肉桂育种场、肉桂种植基地发现,随处可见一派繁忙的景象。据通门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该镇充分激发资源优势,聚力打造特色产业,按照“种植一个品种,形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产业发展思路,把肉桂产业作为开发山区、振兴山区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发展延伸12万亩肉桂种植、加工产业链。2021年,通门镇被评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通门镇街坊村被评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
在振兴农业产业的同时,通门镇加快重点项目实施,以落实向阳湖抽水蓄能项目移民政策为契机,结合镇区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布局通门新区建设,全面提升镇区设施条件、承载能力、服务水平和枢纽功能,引导人口逐步向镇区有序集聚,增强镇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同时,充分利用好“郁南县民众武力指挥部旧址”和“罗沙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文化资源,依托宝贵的红色文化,深入挖掘红色史料,活化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红色主题教育基地、实施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为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我们通过开展村社联建、激活社会组织力量参与乡镇建设、开展暖心关爱活动、全面推进流域治理和生态保护、做好水库移民群众后期扶持工作、全域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等,多形式、全方位开展惠民、利民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该镇有关负责人表示。
为加快乡村振兴和圩镇建设等工作,该镇通过组织党员、企业家、老同志和乡贤等成立“乡村振兴促进会”“圩镇建设理事会”,遵循“政府引领、民间运作”的运营模式,集思广益、出谋划策、聚集资源,实现镇村“规划共谋、基础共建、村社共治、成果共享”,形成镇村建设居民议、齐参与的良好氛围。
生态保护上,2020年至今,全镇义务植树11万株,造林1750多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84%。开通定制校车服务,解决镇域内200余名幼儿和小学生上下学乘车需求。累计投入约1370万元对鸡林、大朗两个水库移民村实施道路硬底化、饮水安全、路灯等项目13个。发动党员、干部、群众等投工投劳7000多人次,实现全域“大整治”,整体推进落实整治任务,推进长效管理。
围绕边界党建结对,通门镇与广西筋竹镇、广平镇进行结对共建,冲枚村与筋竹镇云龙村、荷木村与广平镇平乐村实行支部共建,通过签订《跨省村际党建联席会议协议》,建立健全议事流程、工作职责、队伍管理等制度,搭建“两广”边界党建交流平台,以“推动基层党建联抓共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共谋、推动特色资源共用共享、推动乡村振兴同推共进、推动乡风文明互联共荣”为目标,牢固合作共赢理念,采取线下互联互鉴、线上结对交流的方式,践行“组织共建、党员共育、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联盟宗旨,以党建引领为纽带,以联盟中心为平台,以项目合作为牵引,持续丰富合作内涵,不断扩大合作成果。
“探索边界联动机制上,通门镇携手筋竹镇、广平镇建立‘两广三镇’平安边界联席会议制度,在疫情防控、森林防火、扫黑除恶、矛盾纠纷等方面加强沟通交流,助推边界平安稳定。通门镇与筋竹镇、广平镇近5年内没有发生涉及两广边界纠纷问题,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获2019年度‘化解边界矛盾纠纷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该镇负责人说。
来源:云浮日报
记者:罗强
通讯员:李浩标
编辑:苏鹏蕴
责编:黄泳文
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