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全国高考拉开序幕,首科语文试题引起热议。7月8日上午,记者找到兴宁一中语文备课组长杨国朝老师,对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进行了评析。杨国朝老师认为,今年的语文试题,一如既往强调语文学科对学生学科素养和道德观念的培养,发挥了考试“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杨国朝老师是兴宁一中的语文备课组长,有着丰富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和高三带考经验。在他看来,今年高考的语文试卷,整体上稳中求进,难度与去年大致相当,考点均衡,题型合理,区分度较高,既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又紧扣当下现实,将语文与社会文化生活紧密相连,体现出了“生活语文”的理念。
兴宁一中语文备课组组长 杨国朝:
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稳定和谐;第二个是传统文化;第三个是时代精神。稳定和谐这方面,首先,这次试卷的结构,题型,题量,还有设置的试题顺序,都与2019年的一致。第二个关键词就是传统文化,整张试卷,好多地方都在弘扬中华的传统文化。论述文就弘扬了孝道文化,孝道和家庭伦理。文言文选的是苏轼传。默写是屈原、苏轼、白居易的名篇名句。第三个关键词是时代精神。文言文选的是苏轼,但是体现的是苏轼对家国的一种担当,一种责任。这实际上就体现了当今的中国精神。还有在实用文本里面,选择的是新基建话题,也是跟疫情之后复工复产紧密结合。
语文考试,作文是关键。杨老师告诉记者,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有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历史性陈述,有后人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可以让学生感受历史,品评人物,观照现实,思考个人发展,从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汲取精神力量。
兴宁一中语文备课组组长 杨国朝:
这篇作文乍一看,可能学生会觉得这篇材料跟以前的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如果好好的审题,这篇作文,实际上也是延续了2019年高考的考试文体。2019年考的是演讲稿,自从演讲稿一考之后,在2020年的备考过程中,我们广东省全省的各校都把演讲稿、倡议书、发言稿作为重点在训练。这次考试刚好考的又是发言稿,学生并不陌生,从文体上来讲,学生是很熟悉的。只是在材料上要如何把历史小故事跟当今的时代去结合起来,这是一个难点。
杨国朝老师告诉记者,2020年高考语文命题,通过精心设计,将美育、体育、劳动教育以浸润的方式融入其中,聚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试题以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6项关键能力为突破点,探索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途径。根据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变化和特点,杨国朝老师也给出了高中语文学习的建议。
兴宁一中语文备课组组长 杨国朝:
文言文、古诗文一定要作为学习的重点,要学好,坚持积累。因为古诗文、文言文是直接对中华传统文化、古文化的文字传承。语文真正拉分的话,很多就体现在文言翻译、古诗鉴赏这些方面。还有就是一定要多阅读,这点很重要,多阅读多积累,尤其还要关注一些名著的阅读,经典的阅读。
【小编的话】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希望广大学生能够重视语文学习,学会学语文。
记者:王磊、 彭建文
编辑:李 新
审核:胡 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