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疗队回家路上的这一幕,让人泪目

2020-03-18 15:52:36 

“敬礼!”3月18日上午9时,在5辆警用摩托车开道、两辆警车一前一后护送下,广东援助武汉医疗队的9辆大车缓缓驶出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广场。



今天返程的是省二医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10名队员、7台车辆,与广东省疾控中心应急检测队的5名队员、两部移动P3实验室。

据了解,继今日15名队员返程后,3月20日,广东援助武汉医疗队将有500余名队员启程返回广东。



返程队员:来时义无反顾,回时依依不舍

“来时义无反顾,回时依依不舍,真的,我爱武汉,我爱湖北。”即将启程赶回广州,省二医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后勤司机王修东的心情非常复杂。他说,来武汉一个多月了,完成任务了,家里人都在等着他回去,自己又归心似箭,又对武汉这座自己战斗过的城市充满了感情。




王修东说,虽然来了武汉还没有时间出去转转看看,但是以后有机会肯定会再回来看看。如今疫情形势已经有了很大好转,“慢慢的这个城市会再次兴旺起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又会变回原来那种繁华热闹的大城市。”




护送交警:“他们是武汉的英雄”  

三省交警接力,全程护送英雄回家!在武汉市区内,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区交通大队2辆警车、5辆警用摩托车编队护送车队到天河机场高速路口。

在这里,就由辖区高速交警的车队来接手护送,一直送到鄂湘高速公路交界处。接下来,由湖南的高速交警接力护送到湘粤高速公路交界处,交给广东高速交警护送完最后一程。

“他们来支援我们武汉,是为了我们拼过命的人,我们必须用最高的礼遇去护送他们安全回家!”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区交通大队民警易文斌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易文斌对全国各地前来支援湖北的医疗队非常感谢,“他们是武汉这座英雄城市里面的英雄,是他们构建了武汉英雄的一幕,我们非常感谢他们,对他们怀着敬意。”




500余名广东医疗队员将20日撤回  

据了解,从武汉启程回到广州,路程约需18个小时,抵达广州时将是半夜。两支队伍的车队将统一到达广东省疾控中心停放,在这里由大巴将返程的15名广东医疗队队员送去隔离观察点进行14天的医学隔离观察。

目前广东援助武汉医疗队完成医疗任务处于休整状态共有535人,其中包括第十一批医疗队、国家(广东)紧急医学救援队、第十六批医疗队、省疾控中心移动P3检测队、第二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等。

根据国家卫健委统一安排,除了今日返程的15名队员外,这几支医疗队其他500余名队员将于3月20日撤离,启程返回广东。


广东医生忆武汉方舱医院30天



“方舱实际上就是轻症患者的社区。上千人集中在一个大空间里,难免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且可能相互影响。”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提及方舱医院建设之初,专家们曾有过的最大顾虑。   如何在短时间内安抚好上千个焦躁的病人,也确实曾经是摆在一线医生面前的巨大挑战  

王磊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

3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广东医疗队第十一队”(第一批方舱)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而王磊医生也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以下是广东第11批医疗队医疗组长、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内科ICU副主任医师王磊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东西湖方舱医院)一个月的经历自述:

滑动查看全文

最特别的广东医疗队


     

我们这支医疗队是广东第11批医疗队,也叫广东第一批方舱医疗队。我们一共来了99位医生,检验医技人员4位,院感专员1位,还有199位护士,如果算上4位随队记者,我们第11批广东医疗队总共307人。



     


广东第11批医疗队,也叫广东第一批方舱医疗队。



     

这支医疗队非常特别,是一支非常庞大的队伍。307位医护人员来自广东20地市的108家单位,人员最多,构成非常复杂。有的单位只有一两个人,有的单位是四五个,最多的单位也就是七八个人。怎么把这三百多人整合起来,让它变成一支整齐划一的队伍,这是刚开始很大的困难。



     

这三百多人,对彼此的了解基本上都是通过职务。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管理呢?我的感触特别深,靠党建。我是15年党龄的党员。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刻地认识过这个事情。这个时候能拿出来做武器的,说实话,是党建。



     

我们用了大概2天半到3天的时间,建立了前方临时党总支,每个党总支的委员有特定分工,每人抓一块,比如院感、后勤、医疗管理、护理管理,分工下面还有具体架构,骨干都是党员。有了主心骨,很多工作就可以开展了。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也叫东西湖方舱医院,分为A、B、C三个厅。A厅和C厅舱内医生都是广东队的。我是A厅舱内的负责人。这么大一间方舱医院参与治疗和管理的入舱医生一共有126位,其中99位是广东的医生,占比是73%。



     

在两天整合队伍、院感培训之后,2月12日,我们第一次进舱。第一次进仓的人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党员。他们不仅业务能力过硬,心理素质也过硬。



     

早期患者绝大部分不是轻症



     

刚开始,我们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压力特别大,患者的压力其实也很大。这些患者对方舱医院不理解,他们从社区直接过来,不知道方舱医院是做什么的,里面是什么样,生活设施是否有保障,医疗照护能否到位。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病人,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没有办法被正规的三甲医院收治,前路是死是活,很多人心里没有底。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是武汉首批最大的方舱医院,一共有1461张床位,最高峰时收治了1700多个病人。两天半时间,病人就已经收满了。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内的患者。


     

一天收几百个病人。他们对未知事物的那种恐惧和无助感,我们都能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出来,他们的眼神里没有光。之前,他们没有求医的途径,有的是两三个家人已经因为新冠肺炎去世。

     

此外,因为东西湖方舱医院是最早的一批方舱医院,早期收治的患者其实属于普通型患者,还不是轻症,他们的CT90%以上能看到病灶,有病毒性肺部炎典型表现


     

方舱医院也曾有人抢手纸

     

我们觉得方舱医院内其实是一个小社会、小世界,里面藏龙卧虎,什么样的人都有,有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的人士。刚开始收病人像是“洪水突然涌进了一个池子”。在方舱医院内,好像有一点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会变成一个漩涡。

     

现在一些国家出现疫情后发生了抢购卫生纸的现象,早期在方舱医院也发生过类似事情。

     

这也可以理解,在方舱医院内如果有一个人说没领到卫生纸,口口相传之后会让更多人都误以为卫生纸真的不够了。

     

这时候带给我们的一个全新的话题,不是治疗,而是怎么把舱内1460多个人(最高峰1700多个人)安抚住,这样才能开展下一步的治疗。

     

我们的办法是建立舱内患者临时党支部。后来,又进一步建立了舱内志愿者团队,核心骨干大概有二三十人,把党建工作做到末梢真的是有奇效。

     

到后来,我们舱内的洗澡水莲蓬头坏了,都不用外面的后勤人员来修,患者党组织在舱内就找到志愿者把水龙头修好。患者当中的志愿者帮我们医护减轻了很多工作量。


志愿者们帮我们分卷纸,他们还会修水龙头,修取暖器,改电路,疏通下水道,分餐,扛桶装饮用水。


     

我管理的A舱有614张床位,发任何东西都要核对600个人的姓名,医护要透过护目镜做这些具体的工作,本来一分钟能干完的事情,可能要三四分钟,但是舱内的志愿者他们不用很吃力就能完成。一些轻症患者有能力,也有这个心愿来做志愿者工作。


方舱内的医护和志愿者。

     

志愿者自己组织了合唱队、朗诵队、读书角和舞蹈队等。慢慢的,方舱医院不再是最开始的那个冰冷的世界。有一次大合唱还上了央视。2月15日,第一批患者出院,大家很开心,还组织了一个送别仪式。

     

稳定舱内患者的人心,一是靠生活物资保障,二是也得靠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治疗。对于方舱医院的患者,他们最希望的还是得到积极救治,尽快恢复健康。所以我们舱内的医生护士尽可能都到床边去看看,跟患者们说说话,经常要用“话疗”。

     

穿着防护服,讲话不容易听清,经常要靠嗓子吼。一些说话本来细声细语的护士姑娘,一个个都变成了大嗓门。

     

有的医疗流程30天改了二十多次

     

最开始,医护人员其实也同样没有底,管理这么大规模的方舱医院完全超出我们的经验,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除了管理A舱,还要参与整个方舱医院医务部的工作。医务部制定的很多医疗流程有的甚至改了20多次。有的是因为流程本身有问题,有的是因为后来形势和需求变化,流程也得跟着修改。


王磊和入驻武汉客厅方舱的战友。

     

举个例子,患者都很关心核酸检测结果,病人们想知道自己的病毒核酸检测什么时候能够转阴。但我们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一下子没有办法上来,检测人员刚到岗,也要熟悉流程,做标本采集等相应培训。



     

前期,我们方舱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一天只有40个,后来是60个、80个、100个这样的递增。之后,我们又增加了一个移动P3核酸检测实验室,一天可以做200个。检测能力是一点点上来的。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医护。

     

1000多个病人,一天只能做40个人的核酸检测,这个过程中患者们就都很焦急。两次核酸检测阴性,中间相隔24小时,患者才能达到出院的标准,大家都想早点做检测。但我们当时只能定一个标准,筛选出一部分患者来做核酸。

     

怎么制定这个标准?是按年纪、性别、发病时间、不发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之前病情的严重程度,还是其他什么标准?很多病情相对严重的患者,短时间内肺部炎症不会有明显吸收,这些患者当时做核酸检测的意义就不大。

     

到后期,因为P3实验室检测能力上来了,我们也引入了第三方检测,每天的检测能力最多时到了400个,这时候的流程又得做修改。


     

信息化不足带来的挑战



     

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是在方舱医院一开始建设时没有充分考虑信息化的问题。再以核酸检测举例,患者做了核酸检测,结果怎么反馈给患者本人,不同的医生护士、医务部、社区、院办怎么同步知道结果,我们不能让一个核酸还是阳性的患者回到社区的。

     

没有信息化系统,最开始我们都是用手敲,如果是5%的误差率就意味着我们可能100个病人要放5个阳性病人出去。为了减少这种误差,我们只能靠人工不断地反复核实。后来,我们专门建立了简单的信息系统,确立了信息化专员,细致到每一个流程的节点上,都要有人负责。

     

也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出错几率,我们建立了预出院制度,病人准备出院了,舱内大夫先核查,之后专家组会诊再确认,这个专家组设在医务部。

     

方舱医院的要求,一方面是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另外一方面在传染病整体的防控上,也是为了做到传染源的隔离。方舱医院不以出院率为目标,我们不太考虑床位周转率的要求,100%治愈可能不符合科学,但这是我们给自己设定的心理上的要求,让患者100%治愈才回社区。


兴宁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 :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

热门评论
打开兴宁发布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全城静待,英雄归来! 2020-03-18 15:25:21
3月17日广东新增确诊病例5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2020-03-18 10:17:40
把有利形势转化为复工复产效能 2020-03-18 10:15:06
我省进一步优化境外疫情输入防控措施 全流程闭环 从舱门管到家门 2020-03-18 10:11:12
广东援助湖北医疗队首批15名队员今返粤 2020-03-18 10:05:24
采取有力措施利企援企稳企安企坚定信心战胜疫情加快复工复产 2020-03-18 10:00:51
抓好严防境外输入这项重要任务 2020-03-17 09:26:50
不如实填报健康申明卡可定罪处罚 2020-03-17 09:25:44
克服疫情影响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03-17 09:24:27
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态势 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 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2020-03-17 09:23:07
没看够!下载个兴宁发布呗!
兴宁发布 兴宁资讯,抢先知晓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