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一元买手机。”广东茂名的林女士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这则配有iPhone13手机的广告时,禁不住诱惑点击下载了一款名叫“×推”的App,然后充值39.9元成为会员。
然而,成为会员后,林女士根本无法成功“1元购”手机,该App页面提示她:福利金不足。咨询客服后答复:“只有满足商品页面显示的福利金后加1元才能购买手机,支付39.9元买会员年卡可获49.9元福利金,福利金不足需要您再次购买年卡会员。”
林女士一算,如果充值到足够的福利金,充值金额则需达到1万多元,大大超过正规电商平台iPhone13手机的售价。“这不是骗人嘛”!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有多款App打出“1元购”“0元购”的广告,号称支付一元乃至不用钱就能得到手机等各种商品,或通过下载软件、观看广告等获取免费抽奖机会赢取手机等商品,由此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很多人像林女士一样入局后大呼上当。
“×推App上面1元购iPhone11是真的吗?”这是去年5月知乎上的一个提问,下面有28位网友在该问题下分享了自己被骗的经历,浏览量达21.2万。一年过去了,这样的“游戏”依然在继续。
近日,记者下载×推App进行体验发现,该App正在开展“1元可购买原价12999元的iPhone13Pro”的活动。点击进入商品详情页,价格栏显示“¥1,售价¥12999,会员专享”。当记者点击购买时,平台提示记者要开通会员才可获取购买资格。
记者留意到,在该商品价格的下方也有特别提示“原价¥12999,12998元福利,支付1元”。
那这个“12998元福利”是App直接赠予,还是要如何获取呢?记者联系该App客服后被告知:“购买会员专享礼活动商品需要相应的福利金金额,福利金可以通过直接购买福利金的方式或者邀请好友返福利金获得。”
据介绍,开通9.9元的月卡可获得9.9元福利金,开通39.9元的年卡可获得49.9元福利金;邀请好友开通月卡、年卡可分别返5元、20元福利金。
也就是说,如果想成功购买该款iPhone手机,只靠自己充会员获得福利金,则需要开通约261年的会员,花费10393元,加上1元共需支付10394元。如果只想花1元购买,就得邀请650位好友开通年卡。而同款苹果手机在苹果官网售价为8799元。
不少网友和林女士一样,花费39.9元成为会员后才发现,“1元购”难以实现,想退款又困难重重。
记者注意到,×推App还赠送了一个所谓“新人限时福利”,即获得一次免单的机会。记者选择一款移动电源并点击“免费领取”,结果跳出页面要求记者完成任务(即下载一款网游App并试玩1分钟)才能免费领取,而记者按要求反复操作多次都没有成功。
有用户在该App下方评论道:“根本没有免单,按要求完成任务后还是不行,都是套路。”
玩这种“游戏”的App远不止×推一个。记者采访了解到,“××省钱购”“×瓦”“×惠喵”“奖×多”等不少App都推出了“1元购”“0元购”等类似的活动。
××省钱购App推出了“1元秒杀iPhone12”活动,江苏扬州的李女士看到广告后下载了该App,按照弹窗要求支付了29.9元。结果,秒杀活动根本无法参与,支付的29.9元莫名其妙被当成了会员费而无法退还。
×瓦App则推出了“新人快乐购”活动,广告宣传29.9元秒杀家用洗衣机等商品,等消费者支付29.9元后才发现,这29.9元是充值会员的费用。多位消费者在第三方投诉平台投诉称,本以为29.9元是秒杀价,没承想变成了会员,而联系客服维权时,人工客服却一直处于占线状态,根本联系不上。
“现在起,我不管你喜不喜欢,立刻马上把这个0元的iPhone12带回家,不拼单,不砍价,活动时间过半,花0元送亲戚朋友不香吗?看到视频的不要再犹豫了,我告诉你怎么0元秒杀到。”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这样一条广告。
记者点击视频下方的链接下载了一款名为“奖×多”的App。App页面显示:如果想0元秒杀iPhone12手机等商品,就必须观看平台推广的视频广告获得抽奖码参与抽奖。该App页面上的广告多到让人眼花缭乱,包括各种号称玩游戏、阅读就能赚钱的软件广告和各类网贷平台广告等。
而一款名叫“××省钱”的App,打出“iPhone12Pro抢购价1元”的广告,并配文“恭喜你赶上啦!iPhone12Pro原装正品手机,今天只要这个价”。记者在手机软件商城下载这款App,点击“1元带走新款手机”的活动,跳出的却是“9.9元开通会员”。
原来,所谓的“1元带走新款手机”,是以抽奖的形式展开,用户抢购码和开奖码一致则为中奖,而获取抢购码的方式为花钱开通会员。有用户评论说自己消费了200多元什么也没有抽到。
如此种种,人们不禁要问:网上购物平台到底能否以“1元购”“0元购”的形式进行宣传、开展活动呢?上述App的“1元购”“0元购”活动又是否违法呢?
盈科律师事务所全球总部合伙人韩英伟认为,购物平台作为经营者,应当严格按照法律相关规定,对商品和服务明码标价;如使用“补贴金”“福利金”等“代金”宣传,应当向消费者提供详细、真实、全面、准确的使用规则说明,不得有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对消费者有关商品或服务的咨询,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接受消费者监督。
“上述App以‘补贴金’等形式误导和忽悠消费者充值,实际上是消费者自己‘补贴’自己,从而造成损失,商家的行为违反诚信原则,涉嫌虚假宣传、虚假广告,乃至欺诈。”韩英伟说。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1元购”“0元购”这种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消费陷阱,诱导消费者购买价格更高的商品,或以此引流;同时,消费者充值得到的是虚拟货币,商家又限制虚拟货币的消费范围和比例,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相关执法部门应当对这一乱象开展专项整治。
对于消费者被套路后如何维权的问题,朱巍说,如果App的格式条款存在单方解释权,扩大自身权利、缩小消费者权利的情况,这样的格式条款是无效的,如果消费者起诉到法院,根据2022年3月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人民法院应该认定该格式条款无效。
“消费者如遇到类似的套路,合法权益遭受损害,可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请求消协对此调查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也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对经营者的不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保留相关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经营者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韩英伟说。
来源:法治日报
责编:董琼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