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旧址“活”了 红色旅游火了!丰顺红色旅游景区实力“圈粉”~

2021-08-22 12:49:07 

“永昌居是中共丰顺(临时)县委旧址,也是我们闲置多年的祖屋,小时候常在屋里听老人讲革命的故事。”丰良镇九龙村村干部黎启杭告诉记者,去年10月,丰顺县对旧址修缮保护,在旧址内进行丰良镇革命斗争史布展,这座记载岁月沧桑的客家传统民居成了鲜活的党史教育课堂。“自从旧址开放,每天至少上百人前来参观学习,成了当地热门打卡点。”


丰顺县对中共丰顺(临时)县委旧址修缮保护,在旧址内进行丰良镇革命斗争史布展,成了当地干群的精神加油站。

红色的冲锋号奏响丰顺大地,革命种子遍地开花。据统计,丰顺全县共有革命遗址62处,数量多、分布广、种类多。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丰顺县用好红色资源“活教材”,活化革命旧址,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并对群众免费开放,大力发展红色游、乡村游、生态游,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提供了优越条件。

修缮一新的普善堂(中共丰顺县支部成立旧址)。

讲好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丰顺县坚真纪念馆。

 今年暑假,丰顺县坚真纪念馆里的“小小讲解员”如期“上岗”,稚嫩童音向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讲解李坚真的革命故事。讲解到李坚真山歌时,他们还高歌一曲:“小溪出水大溪流,同志姐妹处处有,今日重上铜鼓嶂,来日下县打九洲……”

“坚真纪念馆与当地小学合作,每年开展讲解员业务培训班,通过实地训练、考核合格的小讲解员们将分批‘上岗’。暑假期间,我们还招募了一批高中毕业生或返乡大学生当义务讲解员。”丰顺县坚真纪念馆馆长陈拓宇说,每天观展的除了提前预定的单位组织团体,还有不少从各地前来的家庭亲子游。

丰顺县坚真纪念馆,向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传递李坚真的革命故事。

 从丰顺县城驱车前往八乡山镇,沿途风光秀丽,山色朗润。地处粤东莲花山脉中段的八乡山镇,90多年前,古大存等革命先辈在这层峦叠嶂间点燃了革命的星火。东江特委、东江苏维埃政府、红十一军等党、政、军领导机关曾设在八乡山境内。

 如今,在八乡山镇滩良村,崭新的东江革命根据地史料陈列馆也成为游客打卡的好去处。

“你莫悲来你莫愁,自有张炳起因头。革命自有成功日,烂屋烧了起洋楼。”在陈列馆内,义务讲解员陈光华一边高唱山歌一边手舞足蹈,声情并茂地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的历史故事,以及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值得一提的是,年过花甲的陈光华是一名退休干部。他退而不休,参与了该陈列馆的资料收集、展馆设计和布置工作。陈列馆开馆,他便开始当起了义务讲解员。记者在现场看到,陈列馆还运用了现代科技进行场景式布展,让“无声”成“有声”,增强历史代入感、现实体验感,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年代的场景。

“红绿”融合发展

带旺乡村旅游

 绿水青山是大自然对丰顺的无私馈赠,红色基因则是激励全县干群奋勇前进的精神密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

 近年来,八乡山镇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传承红色基因,依托绿色生态资源,串联起境内八乡山大峡谷、小溪村特色乡村、滩良村“炭寮星火”红色旅游区、天峦湖旅游综合体、万亩茶园等景区景点,推动农旅、文旅、养旅的融合,创建全域旅游示范镇,打造五星级的旅游名镇,以绿色产业拓宽老区的奔康之路。

与八乡山镇遥遥相应的龙岗镇马图村,位于九龙嶂、北山嶂山区腹部。1929年10月28日,朱德率红四军一、二、三纵队约6000余人进驻该村进行休整。

马图村红四军进驻马图旧址群,游客们脚踏红色热土,聆听党史军史故事。

近日,记者沿着蜿蜒的山路,踏着先烈们的足迹,进入马图村,红四军军部旧址、东江红军四十六团团部旧址、红四军各纵队负责人和东江负责人会议遗址等革命旧址已修缮一新,但历史的痕迹依然保留,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马图村,游客们走进丰顺革命史料陈列馆,脚踏红色热土,聆听党史军史故事。

保存完好的红色革命遗址群与漫山遍野的生态茶园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现在马图村除了前来采购的茶商,还多了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客。”马图村党支部书记饶清松欣喜地说。2017年,马图村启动了“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工程,先后建设了“中央苏区丰顺革命史料陈列馆”“红色主题馆”“红色生态旅游新农村”等项目。

 当前,马图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党建为引领,以革命遗址为依托,以茶业为支撑,继续做好“红+绿”文章,带动茶农致富奔小康。


来   源:掌上梅州

文/梅州日报记者:林玉莹

图/梅州日报记者:吴腾江

编   辑:李秀霞

编   审:罗林坤

审   核:朱海茶

热门评论
打开丰顺发布查看更多评论
没看够!下载个丰顺发布呗!
丰顺发布 深一度,快一步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