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市发生的一起食用采摘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引起公众广泛关注,事件造成3人死亡2只猫被毒死。时下,又到了野生蘑菇的生长旺季,县疾控中心的医师就提醒大家,采野蘑菇误食中毒的风险增大,千万不要采食野外的蘑菇!
据介绍,目前在我国生长的毒蘑菇约有180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种。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毒品种的蘑菇,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注意啦!蘑菇季谨防毒蘑菇,采访1
要怎样预防毒蘑菇中毒呢?县疾控中心医师告诉记者,不食用不认识的和没有经过安全证实的野蘑菇,是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关键。
预防毒蘑菇中毒主要方法有:
1、 不采摘。外出郊游期间,市民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由于鉴别毒菌并不容易,市民最好不要轻易采摘。
2、 不买卖。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3、 不食用。要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庭饮食关键在于不食用自采或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尽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4、 做好警示宣传。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做到人人知晓随意采食野生蘑菇的危害性,尤其是具有潮湿土壤适合菌类生长的公园、植物园、旅游区、林场等地需做好警示,防止市民误采误食毒蘑菇,必要时可定期清理。
据了解,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的毒素各有不同,误食后最快5分钟,一般1~6个小时,慢的可在24~48小时出现中毒的症状和体征。一旦发生毒蘑菇中毒,务必要立即到医院接受抢救和治疗。
注意啦!蘑菇季谨防毒蘑菇,采访2
记 者:农锦聪、罗林坤
编 辑:罗晓婷
编 审:罗林坤
审 核:朱海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