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专栏|一、学好网络安全知识,保护自我网络权益

2021-10-12 15:21:17 

掌握网络安全知识

安全快乐网上冲浪

 网络是现在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种种网络安全事件也让大家心声忌惮,如何识别网络诈骗,怎样处理网络诈骗事件呢?今天就从两个专题向大家介绍。

1

专题一:网购诈骗   

 相信在互联网购物飞快发展的今天,大家都有网络购物的习惯。然而网购不比实体店,能够直观的感受货物的好坏,网购往往会产生许多“购而不满意”的乌龙事件,网购诈骗更是层出不穷。首先就让我们从实例中感受一下网络购物被诈骗的危害。

真实案例:网络购猫

 尹小姐是一个爱猫人士,8月26日,独自居住的她想领养一只属于自己的猫,于是通过百度搜索免费领养猫的网站,随即她通过添加网站上的qq号与猫的主人取得了联系。猫的主人表示,领养猫是免费的,但由于猫在外地且需要特殊包装,所以需要尹小姐通过微信扫码方式支付200元快递费和600元包装费。


图文来源:搜狐网 江阴防范宣传


从尹小姐的遭遇中可以看出,网络购物确实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让我们先来看看网络购物诈骗中常见的手段吧。


低价诱惑。网购过程中,如果发现商品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半价甚至更低的价格出现,这时应当提高警惕性,特别是名牌产品,因为知名品牌产品除了二手货或次品货,正规渠道进货的名牌是不可能和市场价差距过大的。

虚假广告。部分网店提供的商品说明,存在过度夸大甚至虚假宣传现象,消费者往往购买到的实物与网上看到的样品不一致。部分网店往往把钱骗到手后即关闭服务器,然后再开一个新的网店继续故技重施、坑蒙拐骗。

先行付款。正常网购大多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但仍有部分网站借口以“增值税”和“要付押金才能提货”等理由规避第三方支付平台,要求消费者先行汇款至指定账户,而这些账户大多数是用假身份信息办理的。即使公安机关立案,也很难查处。

“网络钓鱼”。据统计,在近几年的网购诈骗案件中,“网络钓鱼”骗局超过半数。诈骗者往往通过在网上发布一些虚假的出售物品信息或是用低价作为诱饵,再通过网络链接或网络推手留言诱导让购物心切的人们上当受骗。或者是让买家访问一个种下木马的网站后窃取其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


了解了这么多的网购诈骗手段,那么防诈骗就变得十分必要起来了,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防范诈骗的建议。

坚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轻易相信那些所谓的“免费”物品以及“超低价”商品。

◉ 网络购物要选择正规平台并且不接受卖方走第三方交易。

◉ 领养宠物最好选择当面交易,如需异地托运,选择正规物流公司,支付费用时不要脱离第三方交易平台。

◉ 一旦对方要求重复付款就要提高警惕,不要盲目转账

我们在学习防范诈骗方法的同时,诈骗的套路也在不断升级。希望大家经得起各种“套路”的考验,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些小技巧,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后,应尽快做到以下三步:

🔹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尽快拨打110或者到最近的公安机关报案;

🔹及时准确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民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

🔹不轻信,不汇款、不透漏、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

🔹遇到情况,主动问本地警察、主动问银行、主动问当事人。

了解了小技巧的同时,也希望大家能保持以下七个好习惯


◈ 保护好个人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保管好不用的复印件、交易流水等信息。

◈ 网上银行操作时,最好手工输入银行官方网址,防止登录钓鱼网站。

◈ 输入密码时,用手遮挡。

◈ 密码要设置得相对复杂、独立,避免过于简单,避免与其他密码相同,定期更换。

◈ 开通账户动账通知短信,一旦发现账户资金有异常变动,立刻冻结或挂失。

◈ 不随意链接不明公共wifi进行网上银行、支付账户操作。

◈ 单独设立小额独立银行账户,用于日常网上购物、消费。


    希望大家都能够认清辨别生活中这些陷阱,学习更多的防诈骗技巧,学会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文字来源:百度 惠成天下佳颖

2

专题二:短信诈骗

短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短信诈骗的内容往往令人难辨真假。

2月18日,市民李先生报警,称几天前其手机收到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信,短信里称其闯了红灯,要扣分、罚款,并附带有一个网址链接。李先生一看,慌忙点开链接,但是,系统提示其手机没有开通查询功能。李先生没有在意,以为这事就过去了,然而,几天后他发现与手机绑定的银行卡竟然被盗刷了20000余元。12月20日,王女士收到内容相似的交通违法短信,点击链接后,银行卡分多次被盗刷25000余元。12月21日,刘先生遭遇相同手法的诈骗,银行卡被盗刷6000余元。

这种诈骗方式一般分两个步骤完成,骗子事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受害人的车辆信息,模仿公安机关用语,短信落款留下交警部门的名称,驾驶员一时难辨真假,受骗几率较大。而后,诈骗短信附带了一个所谓违章单查询链接,但这个链接实际上是一个木马程序,受害人一旦点击了该链接,其绑定手机的网银、支付宝等信息将被骗子窃取,随后骗子便通过银行转账或信用卡、支付宝消费等实施诈骗。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专栏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学习到防范网络诈骗的实用知识与技巧,安全放心的做互联网的冲浪人!

来    源:网络、恰同学少年

编    辑:李秀霞

编    审:罗林坤

审    核:朱海茶

热门评论
打开丰顺发布查看更多评论
没看够!下载个丰顺发布呗!
丰顺发布 深一度,快一步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