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县疾控部门提醒:福寿螺进入繁殖期 市民请勿触碰和食用
近日,记者从县疾控部门了解到,福寿螺已进入了繁殖期,市民请勿触碰和食用此类食物。
据悉,福寿螺经常出现在池塘、水沟、稻田,每年四到六月份是最适合福寿螺生长繁殖的季节,福寿螺繁殖能力很强,一年可产20至40次,年产卵量3至5万粒,而且它食性杂,一旦爆发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系统。
【市民:福寿螺对农村人的耕种害处十分大,最好不要食用,寄生虫很多,对人身体有害,福寿螺对水稻伤害很大,繁殖十分快,毒性也很厉害。】
为什么市民说起福寿螺就心生胆颤呢?据县疾控中心相关专家介绍,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寄主,由于福寿螺体型大、螺肉厚,常用的加工方法如爆炒、凉拌、烧烤,都难以把螺肉煮熟,吃下去后,这种寄生虫就容易进入人体。
【县疾控中心应急科副科长 杨小瑩 :每只福寿螺内管圆线幼虫多达3000至6000条,如果生吃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感染此病,线虫幼虫会入侵人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此病确诊后主要依靠丙硫咪唑等药物治疗。】
疾控部门提醒,若市民不慎误食福寿螺,如出现异常反应和不适,应尽快就诊,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记者:李章 德丽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