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告 看亮点(一)梅江区:主动服务融入“两个合作区”建设
8月30日,在区委八届十五次全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区委书记陈金銮代表区委常委会向全会作报告。《梅江新闻》栏目推出《读报告,看亮点》系列,我们一起来看看。
报告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推进横琴、前海开发开放的重大意义,主动服务融入“两个合作区”建设。
(一)推动交通外联内畅。按照“对外联通、对内畅通”要求,全力配合做好龙(岩)梅(州)高铁和瑞梅铁路建设、汕梅高速公路改扩建、机场迁建前期工作,以“两高一场”的高水平建设促进人流物流的全面畅通。推进国道城区改线工程、S223至S333连接线工程等项目建设,持续优化城区重要干道、城乡连接线、景区连接线、乡村道路,全面畅通梅江城乡“毛细血管”。
(二)推动产业对接共建。围绕“两个合作区”建设,突出产业共建的精准性、紧密性和实效性,推进“三进一出”工程,建设大湾区最优农副产品供给区、最佳产业共建示范区、最美文化旅游特色区。依托梅江区的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五大农业主导产业,打通农副产品链接“两个合作区”市场的“绿色通道”,推动“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水缸子”“茶罐子”实现“五子登科”。积极对接横琴合作区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产业,大力推进产业共建。以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为重要载体,落实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积极参与广东“强芯工程”,服务梅州打造“中国铜箔之都”。积极筹备好第二届梅州市铜箔产业大会。擦亮文化之乡、重点侨乡品牌,发挥港澳同胞重要祖籍地作用,加强与香港澳门的文旅合作和青年交流,打造有品质的文旅产业,念好山海经、共画同心圆,增强新生代对祖国的政治、文化、情感认同。
(三)推动制度对标先进。积极学习借鉴、复制推广“两个合作区”开发开放的先进经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与开放、综合监管等制度创新。认真服务梅州建设梅州综保区、国际无水港、跨境电商综试区,全面提高梅江经济对外开放水平。探索与“两个合作区”共同建立生态产品交易市场,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完善生态产品投融资机制,促进碳资产抵(质)押贷款和森林资源资产证券化。
(四)推动合作精准高效。成立相关专责领导小组,围绕梅州市与珠海横琴自贸片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签署的合作协议要求,党政主导、部门参与、多方合作,全面做好支持、服务、融入、对接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