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告 看亮点(五) 强化城市发展 提升聚集效应 强化乡村振兴 推进城乡融合
接下来继续我们的《读报告 看亮点》系列,区委八届十五次全会报告提出,要强化城市发展,提升聚集效应;强化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
(五)强化城市发展,提升聚集效应。围绕提升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扎实推进城区微改造、小更新、大提质。提升城市功能。立足中心城区定位,精品建设中骏世界城、佳都智慧绿洲等项目,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力。加速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提升江北老城区,改造老旧小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让广大市民生活环境更舒适。提升城市颜值。深化城市管理“网格化+街长制”,用好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全方位做好交通治堵、垃圾分类、铁皮瓦整治等工作,打好打赢“美丽梅州•美好家园”三年行动收官战。改造一批智慧公厕,建成一批塑胶跑道,点缀一批社区公园,打造公园城市、跑者之城。提升城市形象。实施“补短提质”工程,推进“1+9+N”专项行动,推广运用城市CI,全力抓好巩卫工作,大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擦亮原中央苏区县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活化“一城两翼”红色资源,抓好“一城两坊”更新改造,保护利用黄遵宪、熊锐、林风眠、朱云卿、李国豪、梁伯聪等名人故居,以及梅城战役旧址群、陈公坪苏维埃政府旧址群、梅埔丰根据地(明山嶂)旧址等红色遗址,串珠成链、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扩大“千年嘉应”的文化感染力和影响力。
(六)强化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梅江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落实驻镇帮镇扶村,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突出建设美丽圩镇,提升镇村基础设施水平和镇域公共服务能力,激活乡镇联通城乡、服务乡村效能,带动产业发展,提升乡村风貌,拓展脱贫成果,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实施“九大攻坚”行动,补齐“三农”领域短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抓好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加快推进西阳光伏小镇建设,坚决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五小园”建设和农村厕所革命、撂荒地复耕复种等重点工作,突出“三线”打造独具客家特色的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带。发展高质高效农业,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多园”建设,推动茶叶、蔬菜、丝苗米产业园提质增效,全力申报水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打造一批农产品购销网络平台。发挥近城优势,深入开展“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推动一产三产化,加快清凉山和百岁山郊野公园提级、西阳艺术村落建设、“桃源筀竹”乡村旅游区打造,推出一批旅游精品线路,以点带面发展农旅经济,促进文化、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全面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