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影像拍摄不易,未经授权别擅自转载或商用
人们对历史信息的接收,时常会不自觉地受当代的某些因素所左右,从而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而这个对历史错误的认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前进,日渐扩散,误导更多的人。
而本文文题的普宁古城正是如此,这也是我写这篇文字的原因。
何谓普宁古城?
很多人当然清楚,洪阳是普宁过去的县治所在地,然而,在对洪阳的定位上,却出现一系列错误的认识。由于今天的洪阳在行政建制上只是属于镇级,且在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之后,大部分人对洪阳的认识就是一个“镇”,由此也滋生了一个错误的称呼——洪阳古镇。
还有一个不够全面的——普宁故城。
于西水关上望古城
要看待一个地方的历史,就应该客观地站在历史的维度上。首先,在这一维度上,洪阳是“城”,不是“镇”,并且是一个几百年间冠以“普宁”为名的城,这个应该先明确。所谓城者,最先是指城邑四周的墙恒,后来泛指城墙所为的区域。而历史上的镇是因特殊因素而形成的聚居地,如军事重镇,跟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并且在形成上,普宁古城是以县城的建制而定局的,是存在于客观事实上的,是准确的,不会随古今而变化,即使如楼兰一样成了遗址,也不改其“古城”的身份。
而对于“普宁故城”,笔者认为这一称呼是缺乏全面性的,“故城”之“故”仅表过去,是为与新城之区分而表述,而“古城”之“古”,在这一涵义的基础上还蕴含有历史久远之意,故此,我认为在历史文化的角度看洪阳,“普宁古城”之名更为准确。
普宁古城的文化范围
普宁古城的文化范围不等于今天洪阳镇的区域,这也是前文所述古今不可同一而论的相同原因。普宁古城狭义上是指普宁古县城原城墙所围区域,而从文化意义上便应理解多一个城外延伸区的概念,即是为满足县城需要但城内无法满足的,而增设于城外的区域,譬如近代商贸区东门外中山路街区,譬如城外东北部的昆安书院遗址,譬如为城之文笔而建的培风塔,譬如中山路街区南侧的方耀旧居德安里,譬如诸多于城外倚城而建的府第祠宇,等等等等。
培风塔
从文化的角度,所谓文化区域的划分线是模糊的,不具体的,不是行政区域那样一目了然,而是一个如带状的存在,存在一个过度区。
建于民国的中山亭
普宁古城的文化内涵
普宁古城,也称洪阳古城,是自万历十四年(1586)至1949年363年间普宁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这三百余年放在历史长河上看似很短暂,但其所涵盖的历史文化遗存却是非常丰富的,是普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旧县衙前太平桥上的石狮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正月,朝廷批准析潮阳县西境洋乌、氵戎水、黄坑三都地域新置普宁县。
嘉靖四十四年(1565),普宁首任知县赵钺到任,县衙暂寄于贵屿民舍。
万历三年(1575),知县刘钝定于厚屿(今洪阳)营建县城,始建普宁县衙、城隍、普宁学宫。
万历十年(1582),开始建城墙,周长2000米左右,高6米,门共四座,称凝和、阜财、迎薰、拱极,其上都有楼。同年,又环城浚溪为濠。
万历十四年(1586),知县赵献迁县治至厚屿,即今洪阳,洪阳自此开始成为普宁县的县治及文化中心。
清顺治十二年(1655),郑成功部将率兵攻破普宁城,将城墙夷为平地,并拆卸官署、学宫瓦木运往揭阳城固防。
顺治十三年(1656),知县张如榜督民夫将城墙修砌如旧。
康熙十三年(1674),四月二十二日,潮州镇总兵刘进忠反清,派部将刘斌占据普宁城,至十六年六月,刘进忠降清,普宁城复归清廷统治。
康熙四十年(1701),安定枚(镶红旗人)任普宁知县,在任期间,广施德政,深受百姓爱戴。离任后百姓将县衙周边一书斋改建为“安公祠”,塑石像纪念。
雍正五年(1727),蓝鼎元任普宁知县,在任期间破获一批疑案,留下诸多传奇故事。
蓝鼎元(1680-1733)
乾隆七年(1742),知县萧麒趾倡建培风塔于城东。
乾隆八年(1743),知县萧麒趾建昆安书院于城东,并将后楼阁设为韩文公祠。
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十九日,钦差大臣兼广西巡抚林则徐抱病奉旨往广西赴任,行次普宁,二十二日,于普宁城中文昌阁病逝。
同治十年(1871),潮州镇总兵方耀于城外东部夺地建府“德安里”。
方耀(1834-1891)
民国九年(1920),于普宁学宫创建普宁县立第一中学。
民国十四年(1925),普宁县第一个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在普宁学宫(县立第一中学)内惠风亭成立,学生方思琼(方方)任支部书记。
民国三十三年(1944),12月15日,日本侵略者占领普宁县城,18日日军退去。
民国三十四年(1945),1月28日,普宁县城第二次沦陷, 31日,日军退去。
3月8日,普宁县城第三次沦陷。
5月7日,侵略军全部退出普宁境。
1949年,5月1日,流沙解放。
7月1日,普宁县人民政府成立,经中共潮汕地委核准,定县城于流沙。
自此,洪阳不再成为县治所在地。
虽然行政中心南移而去,然而山河依旧,古城也未退出江湖,几百年间,无数刀光剑影、先贤名宦依然深深地铭刻在普宁古城的记忆里,难以磨灭,无数足迹都在诉说着这里的故事,诉说这里才是普宁真正的历史文化中心。
普宁古城的遗存和保护现状
从今天的遗存来看,普宁古城毫无疑问是粤东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县城。除民国时期城墙被拆及县署被改造外,普宁古城城内完整地保留了明代依地形而建的“浮水葫芦”风貌,且有大量具有及高价值的古建筑分布于城内外。如规模宏大、形制古老,作为今天普宁古城核心、普宁文化灵魂的普宁学宫,如由三合土夯筑的培风塔,如规模庞大的府第式建筑群德安里,以及城中大量的古祠古庙、古桥古道,等等。
截图自谷歌地图
古桥
南门直街
然而,这些辉煌的古建筑群,却有一个令人堪忧的保护现状,或许是缺少文物保护知识的普及,城中一些古建筑被破坏性地重建,而且每一次都全盘翻新,积累几百年的古建标本,就这样一次次在无知中被自己摧毁,然后用一座全新的、现代化的建筑取代之。
重建后的城隍庙
其中最为典型者,如普宁城隍庙,整座翻新且扩建,大改风貌,如林则徐逝世之地文昌阁,也似前者被重建,如普宁节孝祠,被拆白建为城隍庙理事会大楼,自此成为古籍几字记载,如衙前龙庆庵,被重建成一座三四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房,等等等等。
重建后的文昌阁
小楼为正在建的龙庆庵 近处为东关帝庙
结语
每次走在这座古城,心情总是很复杂的,有感于民风的淳朴,又悲痛于文物的破坏,我似乎在这里,古城的过去和未来都能想象得到。庆幸,在下笔之时,听闻普宁学宫已开始进行抢救性修缮……
普宁学宫大成殿(Shawn|摄)
人们其实不惧怕一个新城的取而代之,而真正惧怕的,是本土文化记忆的丢失。最深沉的爱,莫过于不要忘却城市的历史、最真实的沧海桑田。
流沙再好,
普宁,也请务必不要遗忘普宁古城——洪阳。
参考资料:
《普宁县志》萧麒趾 乾隆十年
《普宁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