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浙江、福建的有些地名为什么这么怪?

2019-11-08 15:49:56 

在东南沿海城市,一些地名通名总是出现,即aaX, bbX, ccX,这个X就是地名通名。


我们不妨把浙江、福建与广东的沿海拎出作为一个单元,小谈常见的地名通用字




一、为什么是浙闽粤?


浙闽粤的海岸地貌具有相似性。大致以舟山群岛为起点,中国南方的海岸类型多是基岩型。[1]用“山陬海隅”概括浙闽粤沿海较为合适,基岩海岸连绵,又点缀着少部分的粉砂淤泥质海岸和砂质海岸


另外,浙闽粤沿海地市经济较发达,海岸旅游开发早,更具知名度。


浙闽粤沿海的一众河流与港口

 




二、浙江


ào

 


在浙江东部,“岙”字是常用的地名后缀,在简化字出现以前写作“嶴”。如象山的花岙、椒江的黄石岙、南麂岛大沙岙等。


浙江沿海真是盛产各种“岙”

 


岙,是山间平地和海边港湾。地形表现为三面被山包围,一面向平原或者近海敞开。


丘陵山地的岙,因为耕地面积较多且肥力较强,往往形成村落。


永嘉县的茗岙,三面背山一面小平原

 


海岛上的岙,凭借避风港这一优势,成为岛民的定居所。


南麂岛大沙岙

很不错的一只小岛

 
 

 

虽然丘陵岙与海岛岙,一个在山,一个在海,但二者的地形特征重合。如果把海水灌入这些稍稍远离海岸线的丘陵中,丘陵岙也就等同于海岛岙了。


全新世大暖期(距今约8500-3000年)[2]期间的海侵确实造就了山变海的景观。现如今有许多带岙字的山村,乍看距海有一定距离,这些地方或许就是全新世大暖期海侵到达的范围。


有趣的是,有人说温州的古称“瓯”或许与本地多“岙”有古音上的联系。[3]



zhì  qí〈方言〉

 


,在宁波和舟山群岛常见。游客在去沈家门吃海鲜排档时,或许耳闻过沈家门对岸就是一个叫鲁家峙的小城。 


这里不光“岙”很多,“峙”也很多

 


关于这一地名后缀的说法有很多。


有说峙这个字就是屿,只是地名普查后统一改成了峙。当地人念峙为,与屿的念法相同;有说舟山绝大部分是基岩海岛,海岬入海与山峰对立。,形容的就是水何澹澹,山岛耸峙的景观;还有的说舟山佛教信仰与民间信仰盛行,有岛必有庙庵宫一山配一寺就是“峙”


从沈家门看鲁家峙,远处就是鲁家峙大桥[4]

 


海天佛国,岛多庙多海鲜多

 




三、福建


ào

 


比起浙江,福建海岸更加破碎曲折,港湾众多。这些港湾被称作某某澳


宁德的三都澳、平潭的苏澳、厦门的顶澳仔,都是“澳”的代表。其中,三都澳面积大,水深湾阔,澳内有澳,可谓是“澳”王。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誉三都澳为“世界最深不冻良港”,具有“东方大港”的潜力。


福建的澳与浙江的岙写法不同,但指的是同一种山间或是海边的地理单元。


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澳”和“湾”

 



cuò

 


,闽南人一定不会陌生。闽南话中,厝就是屋与家。在宗族意识强烈的福建,一村或许就是一宗,人们便会以姓冠名于厝,如厦门的曾厝垵、孙厝等。


由于“厝”是一个更小的空间单元

所以新房、老房、内房、外房、瓦房、草房

就层出不穷了

 


厝,还与福建的基岩海岸有关。《说文解字》:“厝,砺石也”。厝大多是砖石结构,红砖和花岗岩石被大量运用。而海岛上的厝,因本地粘土稀缺,几乎全部用石头建造。[5]


泉州红砖厝,溢满闽南古早味[6]

 


沿海居民建屋,巧妙地运用了基岩型海岸的石料资源;称其为厝,是闽东闽南人对石头特殊感情的表达


 还有你们爱的厝内小眷村……

 

 

在闽南方言区的个别地方,会把地名中的“厝”改成“宅”字(同样的闽南语发音),很可惜地抹去了闽南方言的特色。



chéng

 


,指开阔的空地,同样在闽南语中经常使用。埕,随语境意思不尽相同。在海边晒盐的,一埕就是一小单位的晒盐场;在海边养贝类的,一埕就是一个单位的养殖田


大稻埕,台北烟火繁华之地,最具盛名[8]

 

 

浙闽沿海虽以基岩海岸为主,但在河口、三角港和深入的海湾中,淤泥质海岸也很抢眼。这些淤泥质海岸地带里,带“埕”字的地名有许多。


浙闽沿海有养殖蛏子的传统,蛏田要选择开阔的潮滩,因此蛏田称为埕。清人郭柏苍的《海错百一录》写蛏子在埕中“竖而饮露,寝而饮泥。潮至,两中(两只触角)上仰”。[9]说是连江和宁德的蛏田质量最佳,所以今日闽东沿海地名中便遗留下不少带埕的地名,其养蛏业还在继续。


 


福建连江,至今仍是重要的蛏子产地[10]

 

 

埕,也用来指晒盐池以后,福建已大规模采用晒盐法。[11]埕这一地名现象的普及与晒盐法取代煎盐法有关。周昌晋《盐政全书》对明中后期福建的盐场均有统计,如浔美场(今泉州)有十九埕,浯州场(今金门)有十埕。[12]


泉州泉港的山腰盐场[13]

 
 




四、粤港澳


 jiào   gaau3〈粤语〉

 


“滘”这个地名在广东沿海蔚为大观,意思是河流交汇处。从水,窖声——水指河流,窖是储存,河流交汇处形象地说就是“河水储存处”。


百度地图模糊搜出这么多

 


高密度分布于广东两大水系三角洲

 


珠江流过三水区,三角洲便广泛发育。水汊四散,大小河流极易交汇。滘的爆棚与珠三角的河流沉积地貌相关

 

岭南水乡了解一下

 


广州地铁三号线沥滘站

 

 

顺德的北滘镇,或许是叫“滘”的地名里最为著名的。作为珠三角改革开放的先锋,其家电产业是佛山的门面招牌。



chōng  cung1〈粤语〉

 


珠三角叫某某涌的地方也很多。与滘和河流沉积地貌的关系类似,该地名通名一般出现在河汊处。如果出门在外到了珠三角,一定要注意这个字念chōng而不是yǒng


有趣的是,广铁与港铁各有一座东涌站

 
 



dàng  taam5〈粤语〉

     
     

                                

,是水坑。粤语一般说“氹仔”,指池塘或低洼地带。带氹字的地名最有名的是澳门的氹仔岛。作为著名旅游景点的氹仔岛曾是一孤立的岛屿,后因填海与路环岛、路氹城连成一片。


大陆地区曾因“氹是异体字”的认识,用代替凼。但近些年逐渐改回氹,表现出对本土地名文化的重视。


 


澳氹大桥(嘉乐庇总督大桥)一桥飞跨

连接澳门半岛与氹仔岛

 



zuǐ  zeoi2〈粤语〉

 


海滨地带,沿岸泥沙流在潮动力作用下会形成尖角沙洲,妆如,称沙嘴或沙咀。咀也指海岬,是深入海中的基岩尖形陆地。


香港鹤咀海岸保护区内一典型的海岬

 

 

带咀的地名在珠三角同样常见。最有存在感的是香港的尖沙咀


港铁尖沙咀站

 


19世纪末到现在,尖沙咀的巨变

因为填海,尖沙咀已没有“咀”

 
 


滨海基岩、河流沉积及海潮作用唱主角的浙闽粤海岸地貌,是诞生以上特色地名通名的摇篮。但这些地名通名不局限于其中一省或者是这三省,在台湾、广西、海南等沿海也能找到。


把部分常见地名对号入座[14]

 

 

浙闽粤沿海的地名通名与本土的风俗文化相勾连,便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地名。如果到粤闽浙海边游玩——记得,别读错了地名……



热门评论
打开普宁通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广东、浙江、福建的有些地名为什么这么怪? 2019-11-08 15:49:56
澄海这座苏州小园林,誉满清朝却少有人知 2019-11-07 15:27:29
原来,你是这样的上海 2019-11-05 23:31:41
秋季溜娃去哪儿?到韶关五大生态游玩地,和熊孩子一起拥抱大自然~ 2019-11-02 16:21:09
去澳门的注意了!过关又有新变化,深圳人更方便了! 2019-10-10 21:33:06
【潮汕印象系列】 有一个国内罕见的府第式古寨叫『德安里』 2019-10-07 16:08:29
假期余额不足,可我还想去棉湖!《航拍揭阳·棉湖》视频走起 2019-10-07 11:47:24
返程注意!火车站安检升级,这些东西都不能带,快告诉身边的人 2019-10-06 16:14:46
不出意料!国庆长假:人人人人人我人人人人人 2019-10-06 10:49:51
中国之美|那些你向往的远方啊 2019-10-06 11:08:10
没看够!下载个普宁通呗!
普宁通 使用普宁通 生活更轻松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