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工艺日渐式微的今天,我们开始怀念那个车马都慢的年代,怀念手工制品给人们带来的温度和情谊。
从手艺人到守艺人,因为坚守,他们在这个喧嚣的世界显得格外珍贵。守艺人,为我们留住了手艺传承的记忆,更留住了匠心独运的精神和信仰。
“三分人工,七分天成”
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
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
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
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快往下看探寻根雕背后的故事
来认识下新兴县这些大自然的“翻译家”
新兴民间木雕艺人伍世良:“这件作品叫禅宗达摩,到目前为止我比较满意的一件作品,创作的原材料都是我们到全国各地去搜集的,我们挑选已经枯萎的材料,再收回来慢慢摸索研究,看适合做什么题材的作品,根雕主要是三分工七分天然,要保留天然的纹路,三分工就是我们根据材料去创作。”
伍世良:“从六十年代开始,我爷爷就制作泥塑了,他主要是做佛像人物为主,新兴有部分寺庙的佛像都是出自我爷爷之手,到了我爸爸这辈,就开始研究将泥坯置换成木头。……我从16岁开始,用了三年时间学习木雕的基本功,出去观察人物、动物、花草树木,学习怎样在木头上雕刻人物脸部表情、神态等细节,后来又花了五六年时间深入学习,如今我从事木雕已经18年了,我弟弟也从事了14年了,现在我爸爸基本上已经退休了,但我爸爸还会经常指导我们兄弟俩。”
新兴民间木雕艺人伍绍初:“你们要记住了,六祖的头要低一点,望着瓦钵,叠着手兜着,他的面容,两个颧骨高,受人尊敬,他的颈筋和静脉要刻深一点,其它的话袈裟的衣褶一定要整齐。”
根雕制作
伍世良:“现在也有机器制作木雕,但是制作出的作品过于僵硬,传统手工雕刻更能体现作品特征,形象更加生动,而且加入了艺人的创作,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伍世良:“我觉得作为木雕艺人,应该多些走出去学习创作,现在外省市很多地方都成立了专门的木雕协会。在新兴, 从事木雕艺术的人很多,但缺乏一个专业的运营机构,木雕工艺不能形成规模,其实木雕,特别是根雕原料难得,价格较高,致使很多热爱根雕艺术的人都转了行,如果我们新兴也能够成立木雕的专业运营机构,会更有利于新兴木雕艺术的发展。”
2019年,新兴剪纸和新兴木雕技艺先后被列入新兴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来源: 云浮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植发炜 覃娅婕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