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1862年的罗定素龙凤阳村的泷州歌圩,多年来,都在端午节举办泷州歌吟唱会。泷州歌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富有哲理的唱词、极具民俗风情的歌声,吸引了一批批村民前来听歌。泷州歌圩的歌声抒发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歌颂了农村的文明进步,唱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体现了泷州歌源于民间,活于民间。
罗定古称泷水、泷州,民间广泛流传歌谣“泷州歌”。清代乾隆年间,罗定学者对“泷州歌”有“近闻比户事讴吟”的描述,认为泷州歌的创作已蔚然成风,歌社诗社林立。泷州歌的赛歌,通常由诗歌社主持者拟定诗题,向各地诗歌社公告,由赛歌者投稿并附送少量卷资作赛歌活动经费,再由诗歌社聘请评师评出优秀作品,然后视来稿多少,分为东西榜、甚至五榜公布。
泷州歌,是一种吸取泷水山歌与㑷咕歌体裁和语言精华的半诗半歌的民间歌谣。多为七字四句式,句式、押韵、平声调都自具特色,是有别于格律诗的半民歌体的特有格律。
泷州歌对旧社会的苦难生活,唱得入木三分,如《苦情歌》、《喝稀粥》;泷州歌注重传递正能量。如《劝夫莫赌钱》;泷州歌注重日常生活的吟唱。如《劝家庭歌》。
来源:今日罗定
责任编辑:植发炜 李艳
值班主编:区云波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