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走过“人类群星闪耀时”

2020-06-05 10:44:58 


人类群星闪耀时


书籍简介


书名:《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奥〕斯蒂芬·茨威格 著;

          潘子力 高中甫 译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一个人生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茨威格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历史上杰出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世之作,截取拿破仑、歌德、托尔斯泰、西塞罗、列宁、威尔逊等伟人的历史性时刻,以独特的视角,展开14个历史特写,刻画14位时代英雄,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4个精彩瞬间。



一个被遗忘的小门,毁了一座帝国文明;一秒钟的犹豫,葬送了拿破仑的伟大事业;一次执着的尝试,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一辆封闭的列车,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一幕幕不起眼的事件,一个个震荡世界的瞬间,当历史的车轮注定系于他们的一念之间,他们,或是被命运高高举起,载入历史的殿堂,供后人敬仰;或是被狠狠嘲弄,抛入平庸遗恨的行列,淹没于历史的车辙。偶然的选择,必然的结果,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历史宿命相碰撞,擦出炽热的火花,照亮整个人类文明的天空。


《人类群星闪耀时》不同于一般的历史人物传记,作者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点回顾历史关键性的时刻,选取独特的历史视角,开创了人物传记写作的新思路。


推荐理由

   

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是英雄创造了历史,还是历史的风口浪尖成就了英雄?


尽管英雄史观遭到人们的批判,被用来衬托客观唯物主义史观的正确性,但不得不承认,那些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在时代变迁的风口浪尖,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的场面还是让人心潮澎湃。


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巴尔沃亚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一分钟......回望历史,原来那看似不起眼的“一天”、“一小时”、“一分钟”,都是如此波澜壮阔。


茨威格说:“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情的流逝。”真正的英雄总会推开历史那扇虚掩的大门,以自身的光芒照彻万古长夜。


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有如亲历一场星辰退却时留下的狂风暴雨。不信,你大可走进这些人类历史的“短暂时刻”,瞧个仔细。


拓展阅读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14个历史瞬间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12个历史瞬间

【拜占庭的陷落】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东罗马帝国最后的堡垒: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找庇护】

1513年9月25日,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


【亨德尔的复活】

1741年8月21日,落魄而江郎才尽的作曲家亨德尔突然在一首诗中找到灵感,写下了不朽之作《弥赛亚》,而他自己也因此得到了救赎。


【一夜天才】

1792年4月25日,年轻上尉鲁热受到斯特拉斯堡市长的邀请,为莱因军创作一首战歌,4月26日凌晨,《马赛曲》诞生了。


【滑铁卢决定胜利的一瞬】

1815年6月18日,由于懦弱平庸的副将格鲁希固守成命,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玛丽恩巴德悲歌】

1823年9月5日,歌德在离开疗养院回家的路上,抑制不住心中对一位少女的思念,悲不自胜,写下了晚年最著名的爱情诗篇:《玛丽恩巴德悲歌》。

【黄金国的发现】

1848年1月,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在自己的领地,也就是今天的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黄金混合在泥沙之中,从而掀起了持续四年横扫世界的“淘金热”。


【壮丽的瞬间】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1849年4月他因参加反封建农奴制团体——彼特拉舍夫斯基小组而被沙皇政府逮捕,后又以“叛逆罪”被判处死刑。同年12月22日即将行刑时,沙皇又降谕改判他流放服苦役。


【飞越大洋的第一句话】

1857年8月5日, 居鲁士·W·菲尔特成功地用海底电缆把纽芬兰同爱尔兰连接起来,人类所说的话第一次可以从一个大陆传到另一个大陆,从美洲传到欧洲。


【逃向上帝】

1910年,82岁高龄的列夫·托尔斯泰伯爵已是风烛残年。他终于下定决心,从家庭出走。


【南极争夺战】

1912年1月16日,英国上校斯科特到达南极点。

【封闭的列车】

1917年4月9日,列宁登上了从瑞士过境德国回到俄国的列车,这列封闭的列车就像一枚炮弹,把革命的导师送回了祖国,打垮了一个帝国。


【西塞罗之死】

西塞罗,一个捍卫古罗马自由的辩者,最终被独裁者安东尼所杀。他死后,罗马共和国彻底落没,新的独裁者站在他曾捍卫自由的讲台上,宣告独裁统治的降临。


【梦的破灭】

1919年1月18日,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参加一战后的巴黎和会。当时威尔逊的“梦想”就是建立国际联盟,辅以“十四点原则”,以保障人类的永久和平,可惜他的梦想没有实现。


来源:云浮日报微公号

责编:植发炜 杨再佳

值班主编:区云波

热门评论
打开云浮通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温氏股份抗“疫”案例入选中国企业优秀案例 2020-06-05 10:43:49
未来几天云浮雷雨天气频繁 2020-06-05 10:43:24
郁南都城:早稻田间管理忙 2020-06-05 10:39:10
夜读 | 迷恋和梦想,是人生的“炼金术” 2020-06-05 10:38:40
罗定掀起学习和守护道路交通安全热潮 2020-06-05 10:37:47
夜读 | 原来孩子的世界是这样 2020-06-05 10:37:30
罗定泷州歌:源于民间,活于民间,半诗半歌唱生活 2020-06-05 10:37:08
云浮中小学全面复课 2020-06-05 10:36:47
云安区六都镇:打造诗意田园“漫行道” 2020-06-05 09:13:45
夜读 | 我们追梦在路上 2020-06-05 10:27:44
没看够!下载个云浮通呗!
云浮通 美丽云浮 共同缔造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