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

书籍介绍
书名:《主角》
作者:陈彦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故事的主角忆秦娥最初只是个放羊的孩子,那时她还叫易招弟。因着她舅胡三元是县剧团的敲鼓手,知道剧团要招人,让她去报考,忆秦娥才能穿着她娘从邻居家借来的白回力鞋走出大山沟,成了山里人羡慕的“吃公家饭”的人。来到剧团后,在各种矛盾的激化下,忆秦娥从剧团的正式学员沦落为在食堂帮厨的烧火丫头,但她靠着自己的勤学苦练,一步步从配角奋斗到主角。
后来,忆秦娥被调到省里的大剧团——省秦,在这里,主角配角间的争斗愈演愈烈。没有名利思想的忆秦娥在争斗过程中不断向后退,她只想好好练功、好好唱戏,可是她越是不争,反而越被往前推,成了大主演。随着经济大潮的兴起,剧团逐渐衰落,演员们要么当个体户做生意、要么当模特去走穴演出,她却什么也没干,只一味地练功。多年后,戏曲慢慢得到重视,忆秦娥在这个过程中开始清醒,逐渐走向自觉。她不断寻访老艺人,在大家都抛弃传统时,她反而回到山里找寻老艺人学艺,从他们那里汲取营养,最终成为名震一方的“秦腔皇后”。
推荐理由
《主角》被认为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一个以中国古典的审美方式讲述的寓意深远的“中国故事”。作者以扎实细腻的笔触,尽态极妍地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和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其间各色人等于转型时代的命运遭际无不穷形尽相、跃然纸上,既发人深省,亦教人叹惋。丰富复杂的故事情节,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方言口语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熟稔和叙事的精准与老道。
忆秦娥五十余年的人生经历及其心灵史,也成为古典思想应世之道的现代重要参照:即便内忧外患、身心俱疲,偶或有出尘之思,但对人世的责任担当让她不曾选择佛禅的意趣或道门的任性逍遥,而是在儒家式的奋进中觅得精神的终极依托。
你要风里能来得,雨里能去得,眼里能揉沙子,心上能插刀子,才能把事干大、干成器了。
在小说中,“主角”是一个巨大的象征。主角与配角的关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是命运的主宰,然而每个人却都无法主宰自己的全部命运。小说人物忆秦娥的人生经历浓缩了中国戏曲行业的兴盛、萎缩、衰退和复兴,作者借这个人物和秦腔艺术,阐发了自己对整个社会的感知,描摹出中国古老剧种的沧桑变迁,与整个社会在时代洪流中历经万千变幻的生动画卷。
“忆秦娥与剧作家秦八娃,还有先后五任团长,包括忠、孝、仁、义四个老艺人等,都寄托了我对秦腔这一行当的理想与信念。当然,无论秦腔还是《主角》,依然是载体,我是想通过这些,来承载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那股流动血脉、血象,尽管这可能是那股血脉的根须部分,但根须有根须不可替代的作用。”陈彦说。
作者经由对一个人的遭遇的悉心书写,让更多人的命运涌现在他的笔下,其中不乏人世的苍凉和悲苦之音,更升腾出永在的希望和精进的力量。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其文化精神和生命境界在诗与戏、虚与实、事与情、喧扰与寂寞、欢乐与痛苦、尖锐与幽默、世俗与崇高的参差错落中熔铸、升华。

延伸阅读
陈彦,1963年生于陕西镇安,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戏剧作品数十部,三次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编剧奖”,作品三度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曾创作32集电视剧《大树小树》,获“飞天奖”。著有长篇小说《西京故事》《装台》,其中《装台》被中国小说学会评为“2015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榜首,“2015中国好书”,2017年获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出版有《陈彦剧作选》《陈彦词作选》《陈彦西京三部曲》,散文集《必须抵达》《边走边看》《坚挺的表达》《说秦腔》等著作。
来源:云浮日报微公号
责编:植发炜 杨再佳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