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分组讨论发言摘要(二):集民智 聚民心 促发展

2020-06-10 10:16:30 

6月9日上午,市政协委员分10个讨论组,围绕政协第六届云浮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政协第六届云浮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提案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纷纷建言献策,提出真知灼见,现将部分委员发言摘编如下:



程金勇委员:

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市GDP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投资者选择投资的一个重要依据,今年国务院要对地市的营商环境进行评测,因此评测结果对我市至关重要。就如何提升我市营商环境,我提三点意见建议:一是市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对各个考核指标进行责任分解,必要时将考核指标纳入我市的考核体系;二是各个单位、各个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把涉及营商环境考核的测评指标抓好落实;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广大媒体、群众、企业家多做正能量的宣传。


叶志奋委员:

就加快推进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我提六方面意见建议:一是引进社会资本对我市农贸市场进行整体的升级改造,打造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复合型、多功能智慧农贸市场;二是在农贸市场行业中建立专属的生鲜供应链,彻底打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人、财、物全面实时的监控;三是打通供应链,实现食品安全全过程溯源;四是连通线上和线下,实现全面智能化互动;五是打造新型智慧农贸市场,助力实现智慧城市;六是加大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黄荣耀委员:

针对我市如何应对“稳就业”问题,我提三点意见建议: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增加就业岗位;二是尽快促进服务业复工复产,稳定就业岗位;三是深入实施“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大培训工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技能的提升;四是坚决防止中小微企业倒闭关停潮的风险。


李良委员:

我市生产性服务业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特别是对稳就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刘真委员:

石材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民生产业,在云浮石材产业就业的人数众多,近年来石材产业遇到了很多困难,希望政府不要放弃传统石材产业,并加大对石材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莫锦池委员:

希望我市加大对本土企业发展的重视力度,出台到位的支持政策,进一步宽松发展环境,特别是在市属项目招投标中介入本土企业的优惠扶持条款,激发本土企业的投资热情和发展动力。


谢小华委员:

今年的疫情不可避免对经济造成冲击,很多企业都在渡难关。党和国家及时出台减税降费政策,这是在给企业发税惠“红包”,吃下发展的“定心丸”,这些好政策的落地落实事关企业生存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希望政府部门加快落实的步伐,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积蓄活力。


温均生委员:

报告简练全面、定位准确,非常赞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温氏股份除了做好集团的防控工作,还积极发挥企业资源优势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号召全国各地分、子公司积极调配资源,向9省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市民进行捐赠捐助,很好地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集团将通过提升装备水平与精细化管理,切实抓好生猪生产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全力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


李凌瀚委员:

后疫情时代,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发生深刻变化,5G、人工智能等将给很多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政协委员要利用前端信息获取量广的优势,推动云浮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建议市政协通过开通“数字政协”平台,开启委员“掌上履职”新时代。


胡国威委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疫情防控工作非常扎实。建议我市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多加关注。比如,借用云智慧医疗,与囯内知名企业实施战略合作,在各级医疗战线上引入人工智能诊断,提升医疗水平。此外,也可通过打造数字生态链,促进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各方面发展。


游源委员:

感谢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短短两年多时间已有3个万洋众创城项目落户云浮。今后将针对不同产业,与政府联手打造高质量区域产业集聚平台,助力推动云浮经济高质量发展。


陆维达委员:

我建议用经营产品理念去打造乡村经济路线图,真正从做产品的角度出发去包装去创作,营造我们的乡村景象,开发打造农耕文化教育基地,发展乡村民宿,调动村民积极参与,让乡村旅游真正变成我们的生财之道。


苏四委员:

此次疫情对旅游业影响很大,但有赖于市、县两级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和扶持,加上云浮“零发疫情”金字招牌,对游客有很大吸引力。接下来,将继续做好景区防疫及后续发展工作,化危为机,为推动我市旅游业恢复和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邱志明委员:

建议市委市政府支持云城区建设规划国家森林公园,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带动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一是要抓好规划;二是要积极向省申请项目资金;三是做好酒店等服务。四是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旅游线路。


司徒练委员:

建议从五方面抓好农村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一是加强政府、银行等多方协调,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二是加大农业产业风险分担力度;三是加强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数据技术推进金融服务;四是促进金融回归市场本身;五是引导乡村企业做好征信管理。


梁小鹏委员:

我对乡村振兴工作提两点建议:一是要更加重视乡村振兴的文化建设,树立文化兴则乡村兴,文化强则乡村强的观念,去统筹和谋划三个“振兴”工作;二是要更加重视乡村振兴工作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把解决群众最迫切需要的问题作为出发点,为群众解决问题,使群众自觉成为各项政策的参与者。


伍振达委员:

对如何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我提三点建议:一是通过项目带动,加快培育壮大农业主导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参与国家级和省级的项目建设;二是通过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延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三是通过协会推介,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宣传推介农产品,结合“网红”带货、领导上线等方式,加快农业城市化发展。


黎彦楷委员:

两份报告都实事求是。首先感谢市政协和各政协委员对我们农业农村局工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付出很多心血。下一步,建议重点在做好保基本民生和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上想办法下功夫,全力推动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白文兵委员:

两份报告全面客观,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有三大特点:一是精练务实,体现了政协务实作风;二是有深度高度,分析透彻;三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紧扣融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工作。作为政协委员,接下来将紧扣市重点项目、民生热点等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刘伟雄委员:

氢能社会的概念就是将氢能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深度整合,降低整体的成本,提高效益,还有改善环境。氢能是清洁能源,可以处理生物垃圾,传达环保理念。另外,氢能还可以得出大量的有机肥,有机肥可以满足农村农民种植、生产需求。我写了针对氢能推广的提案,希望可以吸纳并推动落实。


叶树春委员:

完全赞同两份报告。接下来,我将结合自身工作,围绕市委中心工作,重点在打造粤北生态建设发展新高地上下功夫。云浮负氧离子高,生态环境优良。建议打好生态牌,一是在新兴县下功夫打造天然氧吧;二是在云浮打造生态气候宜居城市。同时,针对疫情,进一步健全应急处置机制。


何桂勇委员:

两份报告都非常的务实,也是下一步政协工作指导的方略。云浮是农业大市,农业对云浮经济支持很大,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针对粮食安全问题多次提出要求。建议重点关注农村弃耕丢荒土地的问题,积极解决粮食问题。


梁燕群委员:

2019年政协在融湾、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今年抗击疫情时期,全市政协委员和委员企业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责任和担当。建议下一步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加强民生保障的长效机制。同时,建议多关注关心困难群体,多给困难群体解决好烦心事、忧心事,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体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周必武委员:

结合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对云浮如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振兴,我提两点建议:一是用好PPP项目、国有企业重组等方式,为金融机构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贷款支持力度创造条件;二是用好水田垦造拆旧复垦政策,撬动循环活动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产业进驻。


易新平委员:

围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我谈四点意见:一是商业银行与政府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对接,为金融服务重点项目提供便利;二是要做好省级农业产业园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把这些企业作为金融扶持的重点对象,积极提供金融政策便利;三是要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为乡村振兴的企业项目融资需求积极创造条件;四是充分利用金融的企业资源,带动企业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谭雪龙委员:

在农产品进城带动产业,提高农产品增加值方面,我提四点建议:一是通过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打造核心农产品产业链;二是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菜篮子”云浮配送中心地位,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仓储等服务商业;三是加快微商建设,依托阿里巴巴农村电子商务、京东数据运营中心等,引导我市农业龙头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企业的有机结合;四是鼓励企业从田园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挖掘农业品牌内涵,打造优秀的农产品品牌。


区伟雄委员:

报告体现出一年来的政协工作重协商、重调研、重民生、重成效。结合职业教育工作,建议加快云浮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补齐职业教育短板。一是国家政策支持发展职业教育,向实体经济输送专业人才;二是市委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提质发展,要求把创建云浮市高职院校纳入“十四五”规划;三是我市已经具备高职院校创办条件,市打造“两新一前列”、加快融湾提质发展急需职业技能人才。


崔惠弟委员:

近年我市大力推进教育“创强”和“创均”,特殊教育学校在人才引进和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有了质的提升。建议完善“送教上门”体系建设,让一些不能集中学习的孩子也能享受“无差别”的义务教育;同时,希望全体委员和社会各界多关注残障儿童,比如通过提供医疗技术援助、送温暖等方式,让每一个特殊孩子都有自己的尊严,都有快乐生活的权利。


梁华新委员:

建议针对做好线上教育开展一次专题调研协商,对线上教育课程质量进行诊断评估,助力提高我市线上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苏勇委员:

目前,我市很注重公立机构的人才引进,我建议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的人才引进和政策扶持,助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邓成洲委员:

随着我市产业结构升级,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中心城区建立高职院校的条件已经很充分,建议补齐职业教育短板,争取立项,建立高职院校。


童金寿委员:

建议加强我市教师队伍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按照师生比例配足配强教师,解决教师缺编问题。同时要解决名师外流问题,留住名师、骨干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李素玲委员:

我有三个建议,一是加强双师型教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破解制约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二是加强对残疾人的关爱,在公园建设中增加无障碍通道、轮椅等设施设备,让残疾人也感受到我们的青山绿水。三是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科普教育。


陈华坚委员:

报告充分体现了一年来政协系列专题调研和协商的成果。结合科技工作,建议我市设立人才奖或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发动社会广泛参与;建立本地人才培养机制,留住本地优秀人才;设立引进机制,引进机构、科研团队,助推我市发展。


吴觉醒委员:

今年就业形势严峻,建议加大对青年创业的支持,同时要加强人才的支撑,把云浮人才留住、把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地解决云浮本地的就业和创业需求,真正做到文化融湾、经济融湾。


刘洁珍委员:

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建议精准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补齐基层医疗卫生短板,促进卫生健康全面发展。


莫茅委员:

这次疫情我们云浮保持了“零发”良好态势,防控工作成绩突出,建议在此基础上,加快打造云浮品牌。一是加强宣传;二是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建立防治结合机制;三是建议在媒体开设健康栏目,打造云浮健康宣传品牌。


彭家柱委员:

中医是我国独创的生命科学体系,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医不同于西医,其精髓是辩证论治,个体化。建议更加重视中医方面的传承和发展,加强推广中医方面的学习。


唐继梅委员:

两份报告务实客观,体现了政协工作提质增效一直在路上,作为政协委员更要积极履职。建议重点扩大应急救护覆盖面,2020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就涉及了有关应急救护培训的相关问题,建议积极推进应急救护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工作,扩大应急救护培训的覆盖面,实现“救在身边”,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吴伟祥委员:

这次疫情防控凸显出我们在公共卫生建设和医疗卫生建设上还有很多短板,建议尽快按照国家和省的标准建设传染病防治医院,也呼吁教育和医疗卫生两大群体携手推进传染病防治工作。


覃怀成委员:

建议由政府牵头,建立统一的防疫物资储备机制,并建立近期物资流转利用机制,保障口罩等防疫物资持续稳定供应。


陆东群委员:

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目标准确,措施有力,通篇贯穿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听来使人倍感亲切,令人振奋,备受鼓舞。感受是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准确科学,报告目标切实可行。在总结过去工作的时候,提炼出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措施,在谋划今年工作的时候明确了思路,吹响了冲锋号。


陈定三委员:

报告客观阐明了去年以来市政协各方面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对2020年工作任务及下阶段工作作出了部署。作为政协委员,一是要体现在提案报告中,这次表彰决定中就有罗定的委员,作了很好的典范,优秀提案是政协履职、作为担当的体现,要继续发扬;二是要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提升整体的文化素质和形象,提交更高水平的政协提案,今后将加强委员的培训,进一步提升能力水平;三是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在融湾建设、“六保”“六稳”、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助推中心工作开展。


梁培献委员:

就融湾发展中如何引进产业资本,推动高标准厂房建设提一点建议,目前珠三角推动高标准厂房建设的做法值得云浮探讨,通过制定高标准厂房建设规划,每个园区150-200亩,容积率不少于3.5;以集中园区、分层出售的形式,起到产业链的带动效应,为大企业发展作配套。建设高标准厂房,有利于促进小企业稳定发展,吸引中小企业快速落户,且持有产权,对土地的集约使用非常好;同时能孵化小企业发展壮大,对招商引资具有很大的吸引作用。


蔡成家委员:

对食品安全问题要重新认识,特别是中小学校学生食品安全问题,群体大,牵涉面广。食品安全来自共同的监管,学校要有食品安全监管意识,家庭要有教育子女食品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建议形成大监管格局,确保学生在学校食品安全,为今后成才打好基础。


来源:云浮日报

文字整理:梁湛华 林峰 钱枫 苏显亮 李 娜

图片摄影:刘 烁 徐登科 区伟东

责任编辑:植发炜 覃娅婕

值班主编:区云波

热门评论
打开云浮通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毛海明当选云浮市政协副主席(附图及简历) 2020-06-10 00:49:33
政协委员分组讨论发言摘要(二):集民智 聚民心 促发展 2020-06-10 10:16:30
云安:镇安镇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活动 2020-06-10 10:10:23
政协委员分组讨论发言摘要(一):集民智 聚民心 促发展 2020-06-10 10:06:15
郁南:大湾镇开展文明圩镇创建宣传活动 2020-06-10 10:16:09
郁南前五月完成“三保”支出9.02亿元 支出进度为35.21% 2020-06-10 10:15:01
云浮市自来水公司: 全力做好两会供水保障 2020-06-10 09:59:39
安全生产月丨一天一部警示教育片(第九期) 2020-06-10 10:09:07
全力保障两会期间通信畅通 2020-06-10 09:59:00
两会疫情防控有保障 “粤康码”显神通 2020-06-10 09:58:22
没看够!下载个云浮通呗!
云浮通 美丽云浮 共同缔造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