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回首
吴哲
父亲的回首
大三那年过生日时,我已经二十二岁了,见过很多人的回首,也回首见过了很多东西,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父亲那一次的回首——每每想起父亲的回首,都仿佛能看见父亲厚实的背影后那双令人痛心的眼睛。
上大学之前,我和父亲因为家庭的原因,离开故乡,两人搬到临江的一个县城住。父亲是货车司机,他的工作就是在县东西头的商铺和市场之间来回兜送货物。这是一份非常辛苦的工作,而父亲又是一个起早贪黑的勤劳人,每天上班钻进驾驶室就鲜有休息的时间。在我一贯的印象,父亲是一个极其沉默而缺乏情绪表达的人,自从搬家之后就更是如此,在如此枯燥而劳累的工作中,即使面对最不耐烦的客户,他的回答也是克制而简短的。
这种沉默不仅表现在工作上,也表现在我面前。
我和父亲相处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在他的货车上,特别是上高中之后,因为是走读生,交通也不方便,只能让父亲腾出时间接送。每次我坐在副驾驶位上后,父亲都不会立马出发,他总是会把车窗摇下来,默默地点燃一根香烟向着窗外吞云吐雾。这个过程出奇的长,奈何我是个表达欲极强又耐不住安静的人,父亲背对着我的时候,我就会自然而然地跟他叨叨各种各样的事。
“爸,前段时间模拟考我数学成绩进步了不少,我觉得我可以把复习的重心转移到英语上去了。”
“爸,新闻上说咱们家前面路口的那家早餐店有质量问题,咱们以后不要去那里吃了。”
“爸,我前几天读了篇文章,说癌症的预防研究在外国科学界取得了很大进展。”
“爸……”
我在讲话的时候,父亲有时会哑笑或是简短地回答两句,但更多的时候,都只是岿然不动地倚在车窗上吸烟,吸完了就愣愣地发呆,丝毫没有回头的意思。
我曾经几次因此迁怒父亲,既然你对我讲的话不感兴趣,那何必浪费时间呢?但父亲根本不听劝,直到我高中毕业,父亲才发生了改变。
高考过后,我考到了珠海,虽然并不是自己特别心仪的大学,但也对远方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从那时起,我不再需要父亲的接送,那段不长不短的闲聊时间也随之不再继续。父亲仍然在县城的马路上忙碌,但意外的是,父亲似乎“轻松”了一些,每天回家的时间总会比过往早一些,更让人不解的是,他还会冷不丁地跟我聊一些不着边的事情,城里哪里修路了,哪家的快餐卖贵了,还会问我珠海的气候怎么样……说的都是小事,但对于父亲来讲确是过去未曾有过的。
临走的时候,父亲起得比任何时候都早,坚持要送我去大学。
我说:“爸,我一个人走就行了。”
他兴冲冲地把我的行李一件件搬上车厢,重复道:“我送,我送好。”
“但是,爸,我都买好车票了……”
父亲一听急了,结结巴巴地说:“我……半个月前就请好假了……”
我倔不过父亲,只好随了父亲的愿。一路上,一向不善言辞的父亲零零碎碎地讲了很多,多到连我都觉得应接不暇,仿佛身边坐的是另一个人。
到了学校,我忙着办手续,父亲就跟在旁边默默然地提着行李,整理宿舍的时候,他也在一旁兴冲冲地帮忙。晚些时候,我们都闲下来了,我就和父亲在学校里逛了逛。校道上人少了很多,但依旧是人来人往,微红的晚霞把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显得有些寂寥。父亲恢复了他的沉默,我则像回到了那个上下学前的驾驶室一样,开始叨叨地讲个没完,我讲我的专业,讲我的学校,讲我的舍友……父亲驼着背在旁边像往常一样低声应和着,但不一样的是,我惊讶地发现,以往被藏在那个沉默的背影后的父亲的脸上竟流露着孩童般的欣喜和惬意。
绕回校门口的时候,我劝父亲早些离开,避免塞车。父亲点头离开,我也转头坐上回宿舍的电瓶车,但坐下之后总觉得有些不对,回头一看,原本背身离开的父亲正定定地站在校门底下,久久地回头凝望着我所在的方向,直到父亲的身影消失在视线里,我才忍不住落下泪来。
不仅是因为离家的思念,也是因为父亲那无声的爱。
三年后的今天,我仍然记得父亲当年在校门底下的那个回首,它无言,它深沉,却能让人看清生活的真相——父亲过去几年来那一支烟的时间,也许是他在劳碌中唯一能争取与儿子相处的机会,高考过后父亲“轻松”的早归,也许只是他想早点回归家庭而编出的谎言,作为儿子的我对他说的每一句闲话,可能都是父亲在苦劳和孤独中的一点慰藉……父亲沉默的背影下藏着的,是一颗坚韧而柔软的心,但他却如此地不善表达。
所幸,理解需要时间,但大爱却始终存在。
来源:云浮融媒中心
责任编辑:植发炜 覃娅婕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