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队长老劳的三小时》
《龙舟队长老劳的三小时》 (拍摄剪辑:影子)
赛龙舟在广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各地更是有“请龙头”“起龙”“洗龙”等仪式感超强的环节,也有赛过年夜饭的吃龙舟饭的时刻。这些内容横贯于整个农历五月,铸就了岭南的龙舟文化,塑造了奋勇向前的精神,更是成为一种中华魂,渗透到血液中,影响着古往今来这片土地的每一个人。
临近端午的一个下午,阳光炙热,蓝天倒映在乐从沙良河清凌凌的河水里,水畔绿荫婆娑,一场名为“三龙湾中德龙舟体验活动”的文化交流正在进行,在教练的手把手教授下,德国友人们认真地练习着划桨。
往年的此刻,乐从镇早已进入到端午时节的氛围中,河涌两岸站立着围观加油的人们。大家翘首以盼,热闹非凡。而今年,因为疫情、出于安全考虑,许多文化活动取消,龙舟赛事也暂时休赛。
几个小时后,夕阳的余晖下,小镇的大叔们坐上轻巧的五人龙舟,开始了挥汗如雨的日常划龙舟练习。
这是这个位于佛山市顺德区的小镇不寻常和常见的画面,宁静而充满生机,平静而激情澎湃。
清澈的沙良河上,清洁船和龙舟擦肩而过,美好的环境为体育运动奠定了基础。影子 摄
顺德乐从河涌水道纵横,村民们出门见河见水,以农业耕种、种植业、饲养塘鱼为主,村民们习惯了“开门见河、举步登舟”的生活。“我们的父辈为了求生,好比搬运甘蔗,重的时候一千来斤,不得不以船来做搬运工具。业余时间才是用来娱乐健身。”51岁的劳剑辉对《南方》杂志记者说。作为土生土长的乐从人,他见证了近些年龙舟在生活中的角色转变。
从早期的维持生计再到后来本地乡民为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举办龙舟竞渡比赛,民间逐渐形成赛龙习俗,在这里,龙舟更有着乡愁一般的重要分量。在外做事的村里人,到了端午时节都会回来,一起“起龙舟”。最近几年,乐从镇每年都举办村居龙舟大赛,2017年还承办了全国第一届村居龙舟大赛。
据《南方》杂志记者了解,目前,乐从镇的25个村居,几乎每个村居都建有自己的龙舟训练基地和龙舟俱乐部,村民都热衷参与龙舟运动。乐从镇的龙舟是整个珠三角乃至全国的一个缩影,“小艇”早已不小,龙舟运动的广泛开展让这项传统文化活动在每一片土地上得到精彩演绎。
黄昏前,顺德杏坛镇逢简村的村民们五人相约,开始练习。悠悠水乡中,这也成为游客观光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影子 摄
“没有龙头龙尾,13米长、0.6米宽。一般杉木制作,一条船80斤左右,一个人足够背起来。”五人龙舟这些数值牢牢记在劳剑辉的心里。在乐从镇教育局工作的他身兼数职,其中最响当当的莫过于乐从龙舟队领队,他对龙舟有一番自己的研究和理解。在他看来,五人龙舟之所以是珠三角特有的,因为从地理上看,珠三角河涌细窄,孕育了五人龙舟娇小的体格。“这换到北江、西江、东江等大江大河中就不适合了,是容易翻船的。国际标准龙舟需22人,左右划手需固定左边或右边。相比之下,五人龙舟就更方便操作了,一个是农闲时村民组队快,凑够人数不难;另一个是划船可以左右开弓。”他说。
劳剑辉介绍,2017年乐从镇五人龙舟公开赛,虽然是在弯弯曲曲的河道里进行了足足3个小时,共计39公里,但最快速度达到了13公里/每小时,这体现的就是五人协同的技巧性和默契度,划手同时也是舵手。“其实八十年代没人玩 ,当时臭水沟多。”劳剑辉回忆道。后来随着城市治理,大家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河水得到很大改善,划龙舟才慢慢恢复起来。
岭南水网交错纵横,而五人龙舟只存在于珠三角的部分地市,如佛山顺德地区、江门、中山、肇庆。
“特定环境、特定文化背景造就了五人龙舟,它还是更适宜存在于民间,很难国际化。”劳剑辉告诉《南方》杂志记者,“五人龙舟是在珠三角特殊的地理条件下诞生的,在全国乃至全球铺开有难度。如果将适合当地河涌的小龙舟改为大体格的,或者使用玻璃纤维材质,船身重量的增加势必会影响速度,影响竞技感。 ”
因此目前五人龙舟还是没有走向国际,赛事也多在珠三角地区进行。对于龙舟迷,劳剑辉感到有些遗憾。
德国友人在认真学习划桨。影子 摄
“德国的朋友一会就到了!”在沙良河码头见到劳剑辉,他一边准备着交流活动,一边介绍道。这天下午,“三龙湾中德龙舟体验活动”约30人的交流团来到这里。乐从龙舟队的队员们除了教授具体的操作外,还向外国友人展示了专业速度,引起一片欢呼声和掌声。
德国友人在奖杯墙前合影留念。影子 摄
劳剑辉(前排右二)和他的队友们。影子 摄
“2011年我们组建龙舟队时主要还是当地农民玩,平均年龄43岁,那年赢得了全国冠军。后来面向全国招募专业选手,发展到现在,平均年龄25岁。我们创造了中国龙舟队参加亚洲龙舟锦标赛、世界龙舟锦标赛和亚运会龙舟赛的历史最好成绩!”劳剑辉自豪地向《南方》杂志记者介绍,近9年间,他先后带领越来越年轻化、专业化的龙舟队参加中国龙舟公开赛、中华龙舟大赛和国际龙舟赛事,共赢得357个单项及总分第一名,勇夺中华龙舟大赛五连冠,蝉联国家级龙舟赛事十连冠,十三度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龙舟赛事,勇夺34个赛事项目金牌。
2019年底,龙舟队面向全国皮划艇、激流专业运动员和群众龙舟好手进行了选拔,最终从98名报名者中选拔出9名新队员。在龙舟队的标杆引领下,村居龙舟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龙舟。
龙,是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奋发开拓的象征。如果说古老的文化和乡情是龙舟发展的民间力量,那么专业化、年轻化的队伍就是给这个小镇增添了飞向全国、全球的翅膀。
来源: 南方杂志
责任编辑:植发炜 李艳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