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高考
作者:张培胜
那年高考
高考,对我而言,是充满期待也充满恐惧的一件事情。现在想起来,高考,教会我的除了忍受寂寞,还有坚持。不管前途多么渺茫,不管他人如何看待,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状态。当我迈进高中生活,班主任老师常常说,认真学习,考上大学才可以改变命运。简单的话语重千斤,给高中生活一分沉甸,一分责任。
我所在高中,是重点高中。那时,高考改革一步没停,考试内容也是变来变去。班主任告诉我们,“这次高考理科考七科,文科考五科。也许是,最后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文理科高考了。”这下,我们的压力更大了,要是考不上,要适应高考新改革,我们无从适应。我在想,人生能有几回搏?高考就给我一次机会,除了加倍努力,真没有别的办法。可是,我所在的学校尽管是重点高中,但升学率依然很低,一个班六十多名学生,能考上的也就十来个,大部分要进行复读,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承受着这样的压力,所有的人都几近崩溃。
班主任说,“别的学校搞题海战术,我们要搞题洋战术,因为洋比海大。”考试天天有,做不完的试卷,讲不完的试卷。我读的理科班7科试卷加起来真是不少,我的桌子几乎被试卷淹没。做题做多了,拿到题,几乎没动什么脑了,都是机械式地往老套路直接写了。教室黑板上的一角,每天更新着数字——离高考还有多少天,看着那个可怕的数字越来越小,我的心总是胆怯,害怕高考到来。有时,我也想高考快点到来,考完了就解脱了。
临近高考只有两个月时间时,教室里的空气明显沉闷起来,同学间的谈笑少了,都在埋头苦干迎接高考。每天早晨,5点起床,在田野里拼命的高声朗读,读完了语文,读英语;读完了英语,读政治。常常是半睡半醒,我就主动站到教室后面,强迫自己听课。晚上11点,睡觉时间到了,教室里没有电了,我就借助路灯模糊的光线,一点点的做着题,等迷迷糊糊爬上床,已经是第二天的早晨了。
那年高考,虽然成绩不理想。但在当时升学率不高的大背景下,我算幸运的。我们班60个人,上线的也只有15个。回首高考,至今还有些疲倦,那时真的太累了。可有了父母殷切的期盼,一切都化为了甘甜。不管是为了谁,尽心尽力,你就永远不会遗憾!在现今这个社会,改变命运的方法有千千万,但是读书绝对是一条捷径。我的高考之路历经苦难,这使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工作和生活。工作不易,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高考,毕竟是一场相对公平的考试,仍然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高考,记录着人们的青春记忆,承载着众多学子想要改变命运的希望。高考开始了,希望学子们端正心态,不要紧张,把自己所学的水平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自己和家人的梦想。(有删减)
来源:云浮日报
责编:植发炜 黄泳文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