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云城区前锋镇了解到,当地农民与农业公司合作,通过深加工提高笋竹附加值,为农民增收。
云城前锋镇
云城区前锋镇矮岭村的赖伯种有10亩麻竹,每到农历五月竹笋成熟,赖伯就会带上工具上山采摘。
前锋镇素有种植笋竹的传统,前锋人也很会吃笋,经过巧手加工,笋可以变成易于保存、风味各异的笋干、酸笋等。
近年来,前锋镇利用当地优势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笋竹种植业,全镇约30%的农户种植笋竹。从鲜笋到笋干,再到笋干柴火粽,农户不再只着眼于鲜品销售,去年前锋镇仅通过农业公司收购的笋干就超过3000斤,按照收购价30元计算,就为当地村民带来超过9万元的收入,而这个还仅仅是笋竹的其中一项收入。
当地从事特产推广的企业表示,利用家庭式深加模式助力农副产品销售,是项不错的尝试。其特点是小规模制作,场所灵活,产品独具特色,消费者便于携带,鲜品和加工品可以互补互促,带来增收。但要在技术和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建立起品牌方能有大作为。
来源:云浮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植发炜 覃娅婕
值班主编:区云波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