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时分,簕竹镇非雷村村民戴汉彬就已进入竹林开始采挖竹笋,随后,他便将采挖到的竹笋运到附近的竹笋厂出售。
挖竹笋需要技术、经验、体力,有10多年笋竹种植笋竹经验的戴汉彬告诉笔者,采挖竹笋时要尽量避免伤害小笋芽和竹根,采挖完后要用原来的土再埋土。待来年春天,这些竹根会长出竹笋来。戴汉彬手部残疾,妻子患风湿骨痛症,孩子尚小,家庭收入低,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已实现脱贫,笋竹种植为他带来的效益可以说功不可没,“截止目前,今年已采挖2000多斤竹笋,按照目前天气和笋竹生长情况,预计今年能采挖3万斤,收入预计有2.7万元左右。”
眼下正是竹笋盛产之际,簕竹镇翠苑竹笋厂这里的鲜竹笋已堆成一个“笋山”,工人们正麻利处理刚收购到的竹笋,剥壳、过磅、打包装,以待销往珠三角等地。作为一个竹笋收购点,每天来此出售鲜竹笋的笋农络绎不绝。“3袋竹笋,一共270斤。”笋农郑天容已是收购点的常客,他种植的3亩笋竹今年迎来了丰产,“今天一斤卖0.6元,卖了竹笋有160多元的收入。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都可以采挖到两百多斤的新鲜竹笋。”
“今年雨水多、天气都不错,麻竹长势喜人,鲜笋上市比较早,质优量大。”翠苑竹笋厂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竹笋收购的价钱都是按照市场行情来定的,前段时间竹笋产量少,价钱高,可以给到1.5元/斤的收购价,现在产量逐渐增多,价钱也相应减少了。
笋竹种植作为簕竹镇的一个传统特色产业,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从今年5月,簕竹镇的竹笋就陆陆续续破土开挖并上市了,可以持续到11月份。
据统计,簕竹镇有笋竹种植户1440多户,种植面积7100多亩,竹笋年产量11000多吨,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笋竹种植主要集中在非雷村和云龙村,其中非雷村有笋竹种植户290多户,覆盖全村农户的90%,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笋竹产业已逐渐成为簕竹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张绿色名片。
近年来,簕竹镇立足境内丰富的竹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壮大深加工企业,既解决竹笋滞销问题,稳定了种植户的收入,又不断提升竹笋产品附加值,为该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农副产品供给地添上浓墨重彩一笔。其中,新兴县云翰食品有限公司就是镇内知名竹笋加工的企业,新鲜的竹笋在这里通过先进的工艺技术被制作成鲜笋肉、鲜笋片、酸笋丝等“勒竹鲜”系列产品,主要销往珠三角地区。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断提升竹笋产品附加值,推动竹笋产业步入产业化经营的新阶段。
来源:南方日报新兴视窗
责任编辑:植发炜 陈小敏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