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花都区花山镇洛场村,坐落着花县人民政府旧址,1950年至1955年,花县人民政府曾在此处办公,带领花县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洛场村以遗留的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为依托,走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为这片红色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花县人民政府旧址: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花县人民政府旧址
花都是一片具有优良传统的红色革命热土,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1949年10月13日,花县解放;1950年3月,花县人民政府从花城迁往洛场村办公。
花县人民政府在洛场村的5年,是破旧立新的5年,是花县全面开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5年。花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在这座古老的建筑内,领导花县人民先后开展了清匪反霸、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为花县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进花山镇洛场村花县人民政府旧址,一座苏式建筑映入眼帘。旧址总面阔23.2米,总进深27.6米,占地639平方米,建筑以鲜艳的红色为主色调,向市民述说着曾经的红色岁月。
2014年,花都区人民政府对该址进行了修缮,并对当时花县历史进行梳理,将这里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洛场村变迁史:从古老侨乡到美丽乡村
洛场村美丽的村貌
在花山镇东部的洛场村,每天都有飞机从青砖灰瓦的碉楼上空飞过,这里距离机场高速北出口仅2分钟车程。这座百年村落不仅是红色文化根据地,还是著名的侨乡,目前全村常住人口2572人,海外华侨有5000多人,是现居村民人数的两倍。
2013年,洛场村获批为广州市第二批美丽乡村试点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洛场村规划先行,明确了洛场村的规划定位为以历史文化旅游、乡村生态旅游为主要产业的特色文化生态村和社区化布局、生活舒适、幸福感强的现代化新型村庄。
近年来,洛场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依托独具特色的华侨文化,着力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先后获得“广州市文明示范村”“珠三角最美乡村”“广州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广东省古村落”“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称号。
如今,全村约10公里的主要道路,实现了100%硬底化。村子配备了灯光篮球场、健身路径和文化长廊,还新建了多个休闲小公园,市民每天休闲健身有了充足的场地。村子的公共设施配套不断完善,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展望:借花山小镇 打造花都文旅名片
花都区花山镇洛场村内的碉楼静观庐
在湛蓝的天空下,一座座碉楼错落地矗立在村庄中。2013年,花山小镇项目正式开发建设,依托村内的华侨碉楼与青砖房屋等传统建设,洛场村逐渐打造出一个集文化创艺、博物展览、美食娱乐、度假休闲于一体的文创旅游园区。
据花山小镇(广州)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国明介绍,如今,花山小镇已开发了8栋碉楼(包括彰柏家塾、澄庐、开诚楼、活元楼、静观庐、鹰扬堂、津仁楼、活钦楼)和21间青砖屋、泥砖房和民居楼房。
郑国明表示,下一步花山小镇将以文化为龙头和核心,以创意为手段,以碉楼为依托,将文化特色资源与历史传统遗产、现代时尚生活消费跨界融合建设开发,促进碉楼古建筑的活化工作,推进古村落的开发建设。
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与侨乡文化,如今的花山小镇是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基地之一,也是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之一,这里已成为花都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张晓宜、徐静
图源:苏韵桦
责任编辑:植发炜 康予澄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