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约翰

书籍简介

书名:《小约翰》
作者: [荷兰] 弗雷德里克·凡·伊登
译者:景文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经典哲理童话《小约翰》堪称“19世纪的《小王子》”,鲁迅称誉其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该书以小约翰的奇妙旅程和漫漫求索,展现了人成长时经历的梦想与亲情、恋爱与求知、感性与科学、时光与生死的诸多冲突。《小约翰》的语言简单透明,纯净美丽,探讨的却是人生理想、意义、价值和责任的重大主题。主人公小约翰苦苦寻求那本“解读人生所有疑问的大书”的经过,寓意我们面对人生迷惘时的共同处境。小说看似写孩子,但即便是在大人的世界里,那些追问和思考,仍是深刻的哲学。《小约翰》是荷兰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推荐理由

你可还记得你的小时候?记得小时候的梦么?我们小时候和小约翰一样。他周围是一片纯洁和美丽的颜色,这是他认识一个精灵,叫做旋儿。旋儿教给他许多东西,使他能听懂动物和植物的话语。小约翰懵懂却快乐。旋儿给他将故事,告诉他太阳是他们的父亲,告诉他上帝不是真的,而是一个巨大的煤油灯。那害了许多甲虫不顾一切赴死的假相。旋儿给了约翰一把金钥儿,通过它可以达到那真的光明。
然而有一天,约翰遇见了“将知”,将知告诉他,有一本记录了一切是怎么样的以及为什么是那样的书,约翰于是总是想要看那本书,但是旋儿不准他想。将知却不停的诱惑着约翰,约翰终于想起了他藏在一朵蔷薇花下的金钥儿。他决计去寻觅那本书。
从此旋儿离开了他,没有再回来。约翰后来遇见了和旋儿长得一样的荣儿,可是荣儿却不认识他。荣儿教给他找那本书的方法,那全然和旋儿说的不同,但是约翰却跟从了。荣儿带他去大人那里,因为约翰不信仰上帝而被赶出了。荣儿和他也被隔离开了。
约翰变得寂寞了。以后他的命运,你可猜出了?他遇到了那崇拜科学的“穿凿”;遇到了以数字为光明的“号码博士”以及“永终”——死。他们教给他知识,教给他世故,教给他唯一通向幸福的途径……可是小约翰却悲惨的发现自己并不幸福,他已经被自然摒弃而成了与之对立的“人”,他所做的努力都只为与自然接近,可是他选择的路却让他越来越远。只有与旋儿在一起的时刻是最美好的。除此之外,唯有死亡能使他回归自然的怀抱。
他觉得很奇怪,他越是渴望得到光亮,他周围的光亮就会变得越暗。每次开始学习新东西时,是他感觉最好的时候,学得越深,他越觉得枯燥、难懂。他开始研究植物和动物,研究他身边的每一样东西,当他研究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一个个数字。每一样东西都转变成了数字,一页页的数字。这是零博士所认为的非常美妙的事;他说,数字一出现,光明就快要来临了,但约翰觉得,那就是黑暗要来了。
小约翰没有选择死亡,而是将手指向那“人性和他们的悲痛之所在的大都市”。也许他明白过来,这是人之为人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如果说《小王子》是一部呼唤儿童纯真的遁世童话,那么《小约翰》便是一部揭露成长之痛的入世寓言,当童话的轻柔面纱完全掀起,它更像一把匕首,刺进人性最深处去了。这个童话美得像诗。并且真实。尤其是自然的宏伟精微、生生不息的运动好像历历在目,却又遥不可及。
本书被鲁迅成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一身硬骨的他不惜放下“匕首”,陶醉并翻译此书,可见此书的魅力之大,它也间接或直接的催生了鲁迅《朝花夕拾》的诞生。
鲁迅说:“我也不愿意别人劝我去吃他所爱吃的东西,然而我所爱吃的,却往往不自觉的劝别人吃。看的东西也一样,《小约翰》即是其一,是自己爱看,又愿意别人也看的书。”

延伸阅读

弗雷德里克·凡·伊登(Frederik van Eeden,1860—1932),荷兰最受读者喜爱、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很出色。伊登本职是一名医生、精神分析学家,且成就斐然。在思想方面,他不仅深受17世纪荷兰著名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自然神论的影响,还对印度的东方神秘主义哲学抱有浓厚兴趣。是他最早将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介绍到荷兰。
与小约翰开始于奇妙的幻游而最终“踏上他的辛劳之路,那通向人类的、苦痛的、深沉的大城市”一样,伊登本人也是勇敢而热忱的探索者,经历过一段由理想和浪漫回归现实的路。他曾在荷兰北部的比瑟姆(Bussum)建立了一个财产公有、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公社,并根据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命名为“瓦尔登”。这个乌托邦实验虽然失败了,但我们相信,《小约翰》结尾所指引的那直面人生的现实之路,仍将激发并引导一代代少年的勇气和理想。
来源:云浮日报
责编:植发炜 黄泳文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