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
书名:《摆渡人》
作者:[英] 克莱儿•麦克福尔著; 付强 译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创作的小说,作者从少年人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温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所见所感,道出人们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
女主迪伦,与母亲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因此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自己好像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她在荒原中,遇见了崔斯坦,他一路上拼命地保护她,迪伦渐渐地喜欢上崔斯坦,并在他的引导下来到天堂的彼岸。然而走过分界线后她便再也见不到崔斯坦,对崔斯坦的思念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最后,逐渐坚强起来的迪伦知道自己真正追寻的是什么,她决定逆着危险重重的荒原回到起点,和崔斯坦在一起。
我用最合适的相貌出现在每个灵魂面前。在遇到下一个灵魂之前,我一直保持这样的相貌。我不知道自己遇到第一个灵魂之前是什么模样。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崔斯坦
男主崔斯坦是一个灵魂摆渡人,思路清晰、经验丰富又勇敢无畏,不知从何时开始从事这份工作。他摆渡了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灵魂。最初,他工作热情投入,后来遇到了很多自私、贪婪的灵魂,致使他渐渐变得冷漠。他带领着迪伦的灵魂穿越荒原,保护她免遭恶魔毒手,并告诉她真相,将她送到要去的地方,然而面对平静接受自己死亡的事实,甚至开始关心他的迪伦,他也陷入了爱情。
每一个灵魂都是独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过错。
这是一部心灵治愈系小说,一部阐述爱与灵魂的作品。书中一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每一个镌刻着爱与善良的人,都会成为灵魂的摆渡人。
谁是生命中的旅行者,谁是生命的车轮,过去的尘埃,现在的世界的风,灵魂的无限的悲哀。最后,没有人是任何人。
全书以爱为骨架、情为线索,贯穿始终。崔斯坦作为灵魂摆渡人,与迪伦的灵魂在穿越荒原赶赴另一个世界的过程中,历经磨难、同舟共济,最终迪伦终于到达天堂,崔斯坦由于规则所限,两人只能望洋兴叹。但执着的迪伦,为了寻回真爱,冒着魂飞魄散的危险,返回荒原寻找崔斯坦,在爱与信念的感召下,两人终于勇敢地打破常规,重返人间。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如果生命再次进入轮回。你又愿意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对于迪伦来说,她的摆渡人毫无征兆地出现在她身边,填满了她孤独、脆弱的内心,教会了她如何去爱,如何去活,而她的摆渡人正是来源于爱,存在于温暖。
不管是在人间还是魔界,真爱是可以带来勇气、带来成长、带来希望的。正如泰戈尔在《人生的亲证》中提出:人生的意义在于经历、体验、亲证所有的爱与宽容。再如张爱玲曾说:“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愿芸芸众生在历经劫数,走过岁月山河后,都能摆渡他人,并找到自己的摆渡人。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摆渡人,他就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那一片荒原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在这个精神世界里,有恶魔,有安全屋,有山川河流,危险与希望并存。只是如何去走,仍然需要靠自己,只有在精神世界找到航行的方向,一路披荆斩棘,才能到达彼岸。
作者克莱儿·麦克福尔,本职工作是中学教师,读者们都以为迪伦这个形象出自她的学生,克莱儿却说更多是来自自己,尤其那片荒原就是她自己的荒原。同时作者表示,创作这本书的灵感来自于她对“人死后会发生什么”的好奇和希腊神话中的冥府渡船人故事的结合。希腊神话中,卡戎是冥王哈得斯的船夫,他不仅是在冥河上摆渡,还肩负着分辨来到冥河岸边的是死者的亡灵,还是不应进入地府的活人的任务。小说中,崔斯坦也延续了这种分辨的能力,虽然都尽职尽责地完成了摆渡人的工作,但在他心里也有对他护送的灵魂是否纯洁的判断。克莱儿·麦克福尔的作品往往在出其不意的情节架构中饱含感人至深的真情,贯穿着人生思索和人性独白。
来源:云浮日报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植发炜 冯浩森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