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何志金:挖到南药种植“第一桶金”的人

2020-07-21 08:46:15 

在郁南第一高峰金菊顶山下,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叫金谷村,这里山清水秀,景色优美。但在20年前,由于交通不便,村民均视这里为穷山恶水,巴不得早日“走出大山”永不回头。直到有一天,在见过世面的退役军人何志金回乡挖到“第一桶金”之后,村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莽莽大山也是“金山银山”。


炎炎夏日的一天上午,记者在建城镇合村村委见到今年43岁的何志金。回顾创业的艰辛,他充满感慨,但他“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何志金2000年退役后,在广州打拼了3年,2003年毅然回乡创业。他利用开阔的山坡地种下一批中药巴戟,当时村民均不看好,认为赚不到钱,没有谁愿意冒这个险。3年后,这片巴戟地竟然挖出了1万多斤巴戟,收入7万元,何志金的南药致富梦想成真。村民们眼见何志金挖到南药种植的“第一桶金”,纷纷前来取经。


△何志金在晾晒巴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何志金的带领下,经过十几年发展,如今,何志金所在的金谷自然村就有20多户村民种植巴戟,仅巴戟种植,今年平均每户收入超10万元。其中何志金今年收获巴戟7.5万斤,收入约40万元,除了各项成本,纯收入也有约30万元。整个合村村委则有100多户村民连片种植巴戟,全部走上了奔康致富路。由于何志金带领村民致富方面“有一手”,2008年,他被推选当村委干部,2017年开始担任建城镇合村党支部书记。


△何志金


如果说巴戟种植产业是村民增收的“第一桶金”,那么肉桂种植产业就是合村村民家家户户都有的“小金库”。合村村委547户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了肉桂,预计整个村委今年肉桂销售收入达900万元,仅此一项,平均每户增收约1.6万元。


“我们必须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前提下发展林下经济!”何志金说,合村村委严禁毁林种植桉树等经济林,注重保护环境,实行林下立体种植,在林区种植板栗、酸梅,在山坡地间种八角、三华李、黄皮等,拓宽群众致富途径。


建城镇委副书记张志彬告诉记者,何志金能够发扬军人敢打硬仗的优良传统,放弃城市的舒适生活,回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实在难能可贵。张志彬说,何志金最突出的贡献是带领群众修路,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农产品运不出去的难题。早在2009年,何志金多方奔走,做通沿线群众的思想工作,解决了修路的用地问题,又乘胜追击,自筹资金,投入近百万元,全面铺通了合村村委到金谷村约5.2公里的水泥路,彻底解决了南药运输难问题。近年来,何志金大力争取上级和帮扶单位的支持,将合村属下13条自然村的泥泞山路,全部建成硬底化水泥路,解决多年来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如今的合村,已从省定贫困村中出列,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6万元。


致富后的何志金决心要圆自己的“大学梦”。他2017年在郁南职业技术学校中专毕业后,又在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深造,进修行政管理专业,将在2021年取得大专学历。


来源:云浮日报

记者:廖荣波

责任编辑:植发炜 胡焕红

值班主编:区云波

热门评论
打开云浮通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线上展厅:云浮画家美术作品展(六) 2020-07-21 08:33:17
打造善德之城·关爱弱势群体“云浮实践”⑧:心安民稳新希望 2020-07-21 08:45:16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何志金:挖到南药种植“第一桶金”的人 2020-07-21 08:46:15
图解 | 这些弄虚作假不能有 2020-07-21 08:30:35
乡村振兴亮点③: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2020-07-21 08:29:20
云浮投入2706万元整治黑臭水体 8段水体年内可销号 2020-07-21 08:28:38
郁南无核黄皮“E”路香飘全国 2020-07-21 08:30:13
2020年中考昨日顺利开考 云浮60668名学子应考 2020-07-21 08:14:05
新就业“吸纳力”从何而来? ——广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助力新就业形态发展 2020-07-21 08:13:21
夜读 | 海底两万里,有啥? 2020-07-20 22:22:42
没看够!下载个云浮通呗!
云浮通 美丽云浮 共同缔造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