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形成于距今约4500年前

2020-08-12 08:44:52 

通过研究陕西省北部榆林地区多处考古遗址中的动物骨骼,考古工作者发现,在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期间,生活在此区域人们的肉类“食谱”经历了从野生动物为主到以牛、羊等家畜为主的变化,据此可以佐证中国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形成于距今约4500年前。


今天的陕北榆林地区地处中国农牧交错带,西北边是欧亚大草原牧区,东南边是农耕区,属气候环境和生业变化的敏感地带。近十几年,随着这一区域基本建设和考古项目的开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联合发掘了3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初步建立榆林地区从仰韶晚期到龙山时代后期,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期间较为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胡松梅介绍,考古工作者在这些遗址中收集了大量人骨、动物骨骼及植物资料,通过动物考古学研究发现,在距今约5000年至4500年仰韶晚期的大古界、杨界沙等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以野生动物为主,包括草兔、狍、雉等。而家养动物主要是猪和狗,比例一般少于40%,没有可以确认的绵羊和黄牛。

胡松梅说,时间再向后推移,在龙山时代早期贾大峁和庙梁2期遗址中,发现了黄牛和绵羊的骨骼,但数量较少,说明这一时期畜牧经济的雏形开始形成,当时的生业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畜牧、狩猎和采集为辅的多种生业模式。

而到了距今4300年至3800年的龙山晚期和夏代早期,在石峁、木柱柱梁等遗址中,发现的动物骨骼中家畜的数量一般都达到了80%以上,且主要以家养绵羊和山羊、黄牛及家猪为主,其中羊和牛占到总数量的60%以上。

从动物种类及家养动物比例的变化可以看出,这一区域畜牧经济的成分在龙山时代逐步上升,农业经济相对减弱,在这个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中,中国北方逐渐形成了一直延续至今的农牧交错带。胡松梅说,中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位于欧亚草原早期青铜文化和中原地区古代文化之间,对这一区域史前时期文化及经济形态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欧亚与中原地区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来源:新华社

记者:杨一苗 白妮民

责编:黄泳文

值班主编:区云波

热门评论
打开云浮通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考古发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形成于距今约4500年前 2020-08-12 08:44:52
“数字故宫”小程序正式上线 2020-08-12 08:36:38
天气晴好,田间管理正当时 2020-08-12 08:35:44
黄汉标王胜出席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报告会 :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核心能力 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2020-08-12 08:39:48
王胜到云城区调研:推动健康医药产业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0-08-12 08:24:57
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他们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2020-08-11 21:08:47
夜读 | 生活不那么完美,那就看开一点 2020-08-11 21:12:51
群众利益无小事!郁南大方镇实现社会基层治理网格全域覆盖 2020-08-11 21:11:27
医保政策问答之医疗救助 2020-08-11 21:10:54
号外!振华桥恢复通行! 2020-08-11 21:10:25
没看够!下载个云浮通呗!
云浮通 美丽云浮 共同缔造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