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冶铁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明清时期,广东冶铁业生产高度发展,铁器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得到普遍使用,从而推动农业和其他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使全省经济跻身于全国先进行列。而罗定直隶州冶铁业在全省是赫赫有名的,是南江对外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产业,在当时直隶罗定州税收中,冶铁产业占有重要一席。探究罗定直隶州冶铁业从中可窥探南江贸易发展与兴盛。
炉下村冶铁遗址全景
一、保存较好的冶铁遗址
广东省博物馆、中山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和罗定市博物馆等单位于1978年和1982年调查了罗定分界镇金田炉下村铁炉遗址和船步镇簕渣铁炉遗址两处相对保存较好的重要冶铁遗址。根据调查报告可知,分界炉下村铁炉出土的木炭,经碳—14测定年代为290±50年,即罗定分界炉下村冶铁遗址年代应在明末清初时期已建成生产。罗定船步簕渣村遗址出土的木炭取样经放射碳测定,年代为360±30年(村口炉)和320±30年(村后炉),和炉下村铁炉遗址年代相差不远,也相当于明末清初时期。建炉材料是浑重的大型青砖,与罗定明代城墙砖和明代始建的罗定文塔用砖相同,所以其建炉年代不会晚于清早期。
清康熙《罗定州志》记载:“铁炉一座每年纳饷银一十八两七钱五分。铁炉议增科场经费银五两。铁炉议增药弹银二十一两。康熙二十一年奉文加增银一两七千钱五分。”即至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每座铁炉需征税四十六两五钱。比罗定州所收的酒税三十两、各处墟场的山漆税二十一两还要多。冶铁业是罗定州当时重要的赋税来源。
查阅地方志和《两广盐法志》等史书统计可知,罗定直隶州有明确记载的铁矿产地有2处,分别是罗定州的大塘基和东安县的大台山;冶炉共有20处,其中有罗定的甘河、石门,东安的南浦、芦荻,西宁的平民垌、中火等。
清初屈大均先生撰写的《广东新语》一书记载了许多有关广东物产民俗,其写到“铁莫良于广铁”,又有“诸冶惟罗定大塘基炉铁最良,悉是锴铁,光润而柔,可拔之线,铸镬亦坚好,价贵于诸炉一等”的记载。民国《罗定县志》记载:“按粤镬有二,曰佛山、曰连滩,镬薄而俭柴,人尤多用。然而非出于连滩,实由罗定输出”。
二、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
罗定,明清时期为直隶州,下辖东安、西宁两县。罗定水系发达,南江水网遍布全境,自春秋时期开始,水路交通就成为主要的对外交流方式。境内的南江由南向北注入西江,是中原南通高州、雷州、徐闻一带的重要通道,被专家学者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对接通道。据《民国罗定县志》记载,罗定有重要古渡34处,古桥69处。水路从今郁南县南江口溯罗定市至船步、太平、罗镜、泗纶、加益等镇。在南江沿岸中,保留有工业遗址、古城址、古墟、古渡、古埗头、古码头等文化遗存。
清阮元《广东通志·舆地略·物产》记载:“阳春、阳江及新兴产铁诸山割入东安,商贩从罗定江运集佛山,以罗定为良。”罗定邻近有阳春等重要的铁矿石源产地,陆路有西山大道、官大路等对接,水路有罗镜河、船步河对接南江。据分界镇三和大队退休船工讲述,以前在分界三和常停泊三、四十条船,船只装载生铁、铁锅等土产土货,经罗镜河、南江直通西江,运输到佛山、广州等地进行再加工,再输向世界,发达的水路交通为罗定的商贸发展奠定了基础。
罗定还有丰富的资源供应。一是林木资源。冶铁需要大量燃料,根据宋应星《天工开物》可知:“凡铁一炉载土二千余斤,或用硬木柴,或用煤炭,或用木炭,南北各从利便。”因北方煤炭资源丰富,而南方林木资源充足,所以大体上是南方用木炭,北方用煤炭。罗定地处亚热带,森林密布,分界镇的炉下村大炉遗址位于婆髻山之间,林业资源丰富,保证了炼铁烧制的木炭供应。二是水资源。因淘洗砂铁和冶铁,需要大量水资源,所以冶铁场还必须具备靠近水源的条件。罗定分界镇的炉下村冶铁遗址邻近甘河,甘河是罗镜河的支流,一年四季水量充足,可为炉场提供淘洗矿石和工人生活用水。其他炉场遗址也是建在溪流附近。三是铁矿资源。根据中山大学教授黄启辰绘制的《明代中国铁矿产地示意图》统计,总计明代全国有铁矿产地的县246个,其中广东有29个,占全国铁矿产地的11.8%,居全国第二位。罗定是其中铁矿产地29个县之一。到了清代,因矿产资源过度开发,铁矿资源逐渐枯竭,后由罗定邻近的信宜、阳春输入铁矿石。
炉下村冶铁遗址铁渣
三、独特铁炉和精湛技术
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炉的形制:“炉之状如瓶,其口上出,口广丈许,底厚三丈五尺,崇半之,身厚二尺有奇,以灰沙盐醋筑之,巨藤束之,铁力、紫荆木支之,又凭山崖以为固。炉后有口,口外为一土墙,墙有门二扇,高五六尺,广四尺,以四人持门,一阖一开,以作风势。”分界镇的炉下村和船步镇的簕渣村铁炉都是选取在山坡坎窝之间开挖,与屈大均记载的“多傍山穴为之”“又凭山崖以为固”建炉方式相同。
分界炉下村铁炉遗址仅存的铁炉由于风化及后期人类活动的毁坏,炉顶部已不复存在,残存的炉体高271厘米,呈椭圆形,东西相距343厘米,南北相距149厘米,四面炉墙从口沿向下逐渐收缩,上大下小,至炉底近乎垂直,炉底部已接近圆形。炉底东西相距96厘米,南北相距86厘米。在底部铺一层青灰色砖,砖长30厘米、宽14厘米,砖下垫上一层很厚的盐坭与耐火砂的混合物。铁水口长76厘米、宽55厘米,高度因毁坏不可知。炉口内宽外窄,鼓风口在南面炉墙,进风管道已坍塌,两侧还各保留3个叠起的青灰砖,相距22厘米,应是进风管道的宽度。风从鼓风管道进入炉膛,还经过一个炉膛与风道之间的风嘴。风嘴形成“V”形,是用整块耐火石凿成,长宽50厘米。风嘴口沿稍有一点向上弯曲,形如粪箕口。其倾斜的原因主要是使火焰向下,有利于提高炉温。
铁炉上部虽已毁坏,但根据残体顶点到炉场坪约有3-4米,根据同时代铁炉可推测原炉高约6-7米。这种瓶状“竖式”炉形制独特,高大坚固,容量大,相较于广西“碗式”炉可冶更多铁矿石,产量更高。
《广东新语》记载:“下铁矿时,与坚炭相杂,率以机车从山上飞掷以入炉,其焰烛天,黑浊之气,数十里不散。”表明在选冶炼区域地时会选择有高度落差的山坡脚下,在倾斜矿石时利用铁炉与场坪的落差可省时省力。分界炉下村遗址就坐落在婆髻山北坡山脚下。婆髻山有铁矿,当地称铁矿坑为“埂垅头”。在炉前原有一块大草坪,东西长100-120米、南北宽50-60米。推测这里原是出铁水及放炉渣的场所。在草地上能随手可拾铁渣和铁矿石。在大草坪东边,有一块三级梯地,人们称为“大厂地”,据当地流传,可能为当年炉工宿舍遗址。在铁炉背后距离10米的山坡上有一块叫“炉场坪”的小平台,根据记载推测,应为堆放原料和燃料的场所,在运送矿石时利用落差投掷入铁炉内。
在分界铁炉村冶铁遗址半公里远的的甘河上游,有一个水碓遗址。
考究其年代与冶铁场年代相当,推测应与当时冶铁炉同时配合使用。矿工们先在婆髻山“埂垅头”铁矿坑挖出铁矿石,刚开采的铁矿石块头大、杂质多,需要利用水碓技术将其碾碎和清洗。然后再搬运至宽阔的炉场坪储存备用,形成分界炉下村冶铁场从采矿、洗矿、碎矿、冶炼的完整生产过程。
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凡铁炉用盐做造,和泥砌成。”又:“扇炉风箱必用四人、六人带拽。土化成铁之后,从炉腰孔流出。炉孔先用泥塞。每旦昼六时,一时出铁一陀。既出即叉泥塞,鼓风再熔。”
分界炉下村铁炉底部垫了一层很厚的盐泥耐火混合物,厚约2厘米,中层厚42厘米,夯筑填实,外层用厚26厘米的红砖砌成保护墙,炉膛坚实,残炉内壁只发现一条小裂缝和一小点结铁粘在壁上。炉底也非常干净,说明铁水融化正常,没有出现结铁现象。残存的铁炉上部呈椭圆形,四侧炉墙外倾,推测墙高约6-7米,墙炉已有了重大改进。在南炉墙有一个进风口,采用椭圆结构,以将风力集聚对侧,此时的鼓风技术已经非常完善。
调查人员在分界炉下村铁炉南墙进风口采集得到的两块长方形铁块经检测得知,其金相组织为a—Fe,接近纯铁成分,冶炼温度在1535℃以上。又经有色金属研究所所作成分分析,含碳0.07%,硫0.007%,磷0.0029%,硅0.15%、0.08%、0.03%不等,锰0.06%。其测定结果表明,炉下村的冶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纯度已经达到了熟铁的级别。根据《天工开物》记载:“其铁流入塘内,数人执持柳木棍排立墙上,先以污期泥晒干,舂筛细罗如面,一人疾手撒扌艳,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即分界铁炉村冶铁场已能把冶铁炉与炒铁炉串联使用。这种冶铁技术减少了炒炼熟铁时再熔化的过程,缩短了炒炼熟铁的时间,降低成本,是冶铁史上的—项重要成就。
罗定营下小学发现崇祯七年(1634)铸铁钟,铭文为:“翁源县匠人胡明宇铸造。”可见罗定直隶州在明朝末年已开始使用土炉铸铁,并可以铸造铁钟等大型铁制品。
罗定文塔上的铸铁柱已有400多年历史
四、冶铁业对南江贸易发展影响深远
罗定直隶州冶铁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分界、罗平各地均有铸铁的生产,尤以罗平营下,其全村皆以铸铁为业,建国后仍如此。由于冶铁业的兴旺,带动了周边的发展,人口聚集,形成村庄集市。在罗定就有许多与冶铁有关的地名,包括炉下村、铁炉村、簕渣村、铁场、旧炉督等。
罗定直隶州冶铁产业的发展与南江贸易发展息息相关。在明清时期,除了冶铁产业,罗定直隶州的蓝靛产业、肉桂业、桑蚕业、粮食业、民窑瓷器、豆豉酱油等在广东也是小有名气,带动了罗定直隶州及南江沿岸周边县的繁荣与发展。
来源:云浮日报
作者:卓文意 陈大远
责编:黄泳文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