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美国、西班牙等多国报告发现猴痘病例。世界卫生组织表示,随着监测范围的扩大,不排除未来发现更多病例。
猴痘是一种人兽共患病。1958年,欧洲科学家从实验室的猴子体内分离出猴痘病毒。该病毒与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等同属正痘病毒科,临床表现也与天花类似。
虽因猴子得名,但猴痘病毒的主要宿主是松鼠、兔子等啮齿类动物。自20世纪70年代首次证实人感染猴痘病毒后,这种病毒主要在非洲传播,直到2003年美国出现猴痘疫情。此次多国出现病例,反映出猴痘病毒正在扩大其地理传播范围,不断增强传播能力。
截至目前,我国未报告发现猴痘病例,也没有报告在动物宿主上发现猴痘病毒。由于我国严禁入境携带除猫狗外的所有动物,因此通过动物传入的可能性不大,但仍需加强动物检验检疫及入境人员监测。
01
猴痘具备天花“烈性”的可能性极小
5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技术咨询小组会议,讨论有关猴痘的应对策略。据悉,全球目前约有80名猴痘确诊病例以及50名疑似病例。世卫组织表示,随着监测范围的扩大,可能会发现更多病例。
“提及猴痘病毒,大部分人可能比较陌生。”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重要人兽共患病毒病跨种感染与传播机制”首席科学家谭文杰说,事实上,它与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等同属正痘病毒属,这些病毒在抗原性、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等方面十分相似。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也与天花存在相似点。比如,感染者初期为全身性红斑或皮疹,随后发展为躯干部、脸部、手掌和脚掌的丘疹,丘疹再发展成为囊疤,形成脓疤并结痂,通常皮疹出现10天后结痂脱落。
虽有诸多相似之处,但谭文杰指出,在临床致病性及感染传播特性方面,它们并不相同,这意味猴痘成为天花那样的烈性传染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首先,从传播途径看,猴痘传播主要是人类被感染了猴痘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接触感染了猴痘病毒的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血液,人际传播则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属于有限人传人。而天花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因此,猴痘在人际传播的“效率”远低于天花。其次,虽然感染后的症状类似,但猴痘的症状明显轻于天花,部分猴痘感染者全身性红斑或皮疹并不明显,呈局部或自限性。
“但也不能放松警惕。”谭文杰强调,人类是天花病毒的唯一宿主,只要人群中天花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既能阻断病毒传播,也能消灭其生存空间,使其无处遁形,这也是人类能够通过接种疫苗消灭天花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啮齿类动物及很多野生动物都是猴痘病毒的宿主,点多、面广,防控难度大,加之猴痘病毒不断变异(目前分为西非进化支和中非进化支,前者病死率约为1%,后者则可达10%),因此决不可轻视。
02
外防输入是重点
那么,对猴痘有何应对之策呢?
谭文杰表示,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原则是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黄金法则”。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多种可用于猴痘早期诊断的基因检测技术,比如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可在3小时内对痘病毒做出早期筛查诊断,结合新一代测序方法,不仅可在24小时内鉴别样品是否为猴痘病毒或其他痘病毒(如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等),而且可对猴痘病毒的来源与传播链进行分子溯源。“中国疾控中心已制订了《猴痘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储备了猴痘分子检测试剂并对各省市疾控专业人员开展了猴痘核酸PCR检测培训。”谭文杰说。
天花病毒和猴痘病毒的相似性可形成交叉免疫,在实践中,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的预防有效率达到了75%~85%,因此,对于高感染风险人群或疫情输入地区人群,研判风险后可适时依需进行应急接种。据外媒报道,西班牙等国已购买了数千支天花疫苗。“我国长期进行天花疫苗的应急储备,可随时提供上百万支天花疫苗应急接种。”谭文杰说。
此外,目前治疗猴痘尚无特效药,主要为抗常规病毒药物治疗结合对症支持治疗,患者需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此外要加强护理,保持眼、鼻、口腔及皮肤清洁,可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性感染。
“我国未报告发现猴痘病例,也没有报告在动物宿主发现该病毒。目前的重点是外防输入。”谭文杰说。美国2003年暴发猴痘后,为防止疫情输入,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出通知,对来自疫区的人员进行严格检疫,对可疑猴痘病人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禁止来自疫区的可能传播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入境;对来自疫区的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行李要实施严格的检疫查验、卫生监督和必要的除鼠处理。
进入我国国境的旅客只允许携带猫和狗这两种伴侣动物且一名旅客只能携带一只,严禁进口松鼠、兔子等啮齿类动物。因此,猴痘由入境旅客携带的动物传入的可能性不大。但国境口岸检疫人员不能因此放松,要对来自猴痘疫区的人员、动物、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邮包进行严格的检疫。
专家表示,我国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猴痘监测体系,利用国境口岸检验检疫系统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密切关注国外疫情动态,及时向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通报美国猴痘疫情,以便及时制定应急控制措施。各地检验检疫部门还应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共同建立针对猴痘进行预防、排查、转运、诊断、救助和治疗的防控体系,全面做好猴痘防治工作。
03
猴痘从非洲到美国
人类在20世纪70年代才在非洲中西部的国家首次证实和报道了人感染猴痘的病例。此后,猴痘主要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地区,在这些疫区存在着猴痘病毒宿主。扎伊尔、利比里亚、喀麦隆等国都曾报告过相关疫情,且全年均有发病,以7—8月为高峰。“该病毒在非洲造成的危害较重,也与当地营养状况低下相关,加之非洲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持续升高,而猴痘病毒对免疫缺陷个体的危害更大。”谭文杰说。
自出现人感染猴痘的病例以来,非洲地区发生了多次流行,特别是1996年2月至1997年10月,刚果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疫情,确诊病例达511人。
2003年的春天,情况有所改变。猴痘在美国暴发,这意味着猴痘病毒首次登陆西半球,亦是非洲大陆之外首次报告猴痘病例。彼时,美国共确诊了47名人感染猴痘的病例,主因就是进口动物感染。流调最终追溯到一家宠物店,从加纳进口的800只小哺乳动物中有1只冈比亚巨鼠、2只条纹松鼠和3只榛睡鼠感染猴痘病毒,并且传染给被共同饲养的草原土拨鼠而导致人的感染,进而引发疫情。
04
警惕痘病毒新动向
多位专家表示,透过此次事件,痘病毒的新动向值得警惕。
痘病毒为了成功感染宿主,通过大量释放感染性病毒粒子以限制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损害,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病毒感染宿主的范围及致病力,这种机制在其他病毒上是很少见的,有其独特性。目前猴痘、羊痘等在国外普遍流行、危害严重,同时近年来也出现了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不同寻常的自然流行病毒株。原来认为具有严格宿主特异性的病原已被发现有宿主谱广泛化的现象,并且证实多种啮齿类动物是其储存宿主。原来认为痘病毒在所有病毒中是病原核酸最保守的,现发现已有整合其他病毒核酸的重组病毒株,如高致病性禽痘病毒。
相关专家表示,自宣布消灭天花以来,全球已停止天花免疫接种30多年,其后出生的人群都缺乏相应的免疫力,属于易感群体。即使已接种过牛痘疫苗的人群,免疫力也大大降低。另外,由于天花的根除,很多国家放松和忽视了对包括天花在内的痘病毒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一旦天花或其他感染人的痘病毒病暴发或出现生物恐怖主义威胁,后果将不堪设想。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近年来加强了对痘病毒的基础研究与防治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并批准了几种猴痘(或天花)的新型疫苗与抗病毒药物上市应用。我国也应高度重视,科学布局,加强对人兽共患痘病毒病的基础研究、技术储备及国际合作,主动监测,提前预警,防患于未然。
短评
防治人兽共患病重在“联动”
多国出现猴痘病例引发关注,舆论焦点主要在猴痘是否会演变为天花那样的烈性传染病。很多人忽视了此次事件的另一个关键点,即猴痘是一种人兽共患病。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统计,人兽共患病占人类传染病的六成以上。我国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约90种,其中能引起人类严重临床症状的超过50种。在关注猴痘是否会变成烈性传染病的同时,应以此为契机,更多关注人兽共患病防治。
我国人兽共患病防治涉及卫生健康、农业等多个领域,协同“联动”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和基础。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增加了“防控人畜共患传染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等内容,明确了卫生健康、农业农村、野生动物保护等主管部门应建立人兽共患病防治协作机制,发生人兽共患病疫情时,多部门之间应及时相互通报。这为做好“联动”进一步提供了法律保障。
当然,未来在“联动”上还有很多功课要做。首先,医学、兽医学、野生动物学等领域的科研机构、大学、医院、疾控中心等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开展监测和研究,进而强化人兽共患病的风险评估、检测与溯源能力建设;通过整合研究力量,开展病原基因分型、诊断、免疫、防治研究;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组建病原学数据库,建立流行病学预警机制,强化科技团队建设,为联合协作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其次,实验室数据互认机制在人兽共患病的防控上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机制能稳定支持和指导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提升各实验室监测能力和水平,为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和应急事件提供技术平台并储备技术力量。
此外,相关部门也要协同“联动”做好科普宣传。历史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是时候和野味说再见了。相关部门应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加大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力度,打击捕猎、贩卖、加工、销售野生动物的行为,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局面。
来源:健康报新闻频道
责编:苏鹏蕴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