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标记中华鲟在宜昌江段(左)和荆州江段(右)
“鲟梦中华 守护长江”中华鲟放流活动现场
CWT金属线码标记
锚标标记
超声波标记
PIT标记
固定监测站维护
移动追踪
5月14日,由国强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江所”),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广东省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商会、海外留学青年联谊会举办“鲟梦中华 守护长江”中华鲟放流活动,共筑中华鲟洄游长江的“鲟鱼梦”和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中国梦”。
随着中华鲟放流滑道的闸门打开,666尾不同年龄段的中华鲟通过三个滑道鱼贯跃入长江,开启在长江自然水域的全新生命历程。历经10余天,根据中华鲟体内植入的超声波跟踪监测标记显示,其中30尾亚成体及成体中华鲟已从宜昌放流点陆续向下游迁移。
四种标记植入鲟鱼个体 科学监测洄游分布
“我们在放流活动前的前8天,开始着手为放流的鲟鱼植入标记。”长江所荆州太湖试验场副场长罗江表示,通过植入标记,可以科学监测到放流后中华鲟的洄游分布规律,持续跟踪放流繁殖效果。
据长江所透露,科研人员对本次放流的666尾中华鲟采用了四种不同的标记方式,对于规格较小的鲟鱼,使用CWT金属线码标记,通过特定的仪器把金属线码打入鱼的体内;50cm以上的鲟鱼可以使用锚标标记或者PIT标记。锚标标记是一种体外标记,上面记录了放流的单位、联系电话等,便于群众发现在野外受伤的鲟鱼时及时联系研究所;PIT标记可以编码一个数字序列,相当于是中华鲟的身份证,相较于锚标其优点是在鱼的体内,寿命可达30年;而对于规格在1米5以上的大鱼,则使用超声波标记,通过手术的手段植入到鱼的体内,通过沿江布置的固定站接收信号,实现追踪。
“本次放流的666尾中华鲟中,有成体和亚成体共计30尾大规格中华鲟体内植入了超声波遥测标记,我们一般会对鱼进行适当的麻醉,以减小它的应激反应,同时对做完手术的鱼注射消炎药物,避免其伤口出现感染。”罗江说。
为了及时且准确地掌握放流中华鲟的动向和洄游规律,科研人员在中华鲟途经的宜昌、荆州、洪湖、武汉、湖口和镇江等6个长江沿线城市,布设了6个固定监测站。固定监测由超声波接收仪(VR2C)、读取器、电脑、VUE读取软件组成,通过植入中华鲟体内的超声波跟踪监测标记,进行实时定位追踪。标志鱼被定位后,会立即记录日期、时间、位置(经纬度)、ID信号强度等数据。
多规格放流重塑生态 助力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华鲟是典型的江海产卵洄游鱼类,当雄鱼长到9至18岁,雌鱼长到14至26岁,可达到初次性成熟。每年的7-8月,在海中长大即将成熟的中华鲟将从长江口溯江而上,于次年10-11月达到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下游或葛洲坝下的江段产卵繁殖。此次放流的666尾人工繁育中华鲟携带着“身份证”回归自然生长环境,将有利于修复长江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
考虑到放流后鲟鱼的成活率,长江所表示,他们把666尾中华鲟设置在4个不同年龄规格,从7月龄到14龄均有分布,其中中华鲟成体4尾、亚成体26尾、4龄中华鲟136尾、7月龄中华鲟500尾,最长的中华鲟达212厘米,最重的有87公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生物室主任杜浩指出,通过放流中华鲟人工培育亲本,能够补充长江中的亲本数量。放流的亲本如能在较短的时间性成熟,并能回到产卵场实现产卵,将能缓解中华鲟连续几年没有自然繁殖的危机,这对于中华鲟自然种群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年护鱼计划”开启 恢复野外资源
为响应长江大保护和长江十年禁渔的国家战略,国强公益基金会与长江所联合制定了“十年护鱼”计划,让更多社会公益力量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生态大保护中来。在“鲟梦中华 守护长江”中华鲟放流活动现场,国强公益基金会与长江所签订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计划”,将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继续向前推进。
国强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王鹏表示,“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计划”将致力于改善现有中华鲟、长江鲟的保种尾件,扩大繁育规模,将更多优质中华鲟和长江鲟放流长江,恢复野外资源;此外还将支持建设中华鲟、长江鲟追踪监测配套基础设施,以及人工产卵场模拟技术攻关,以期为中华鲟和长江鲟的产卵场修复和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据悉,中华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所属的鲟鱼类最早可追溯到距今约1.4亿年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垩纪。20世纪70年代,长江中华鲟的亲本大约在1万尾,目前估计每年洄游的亲本数量已不足20尾。“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计划”的制定,是培育自然种群、保护中华鲟的起步,未来国强公益基金会将充分发挥公益共同体的作用,联动更多公益资源,让“照日深红暖见鱼”的和谐生态景象早日照进现实。
来源:云浮日报
责编:苏鹏蕴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