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下称“第九版方案”)对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核酸检测Ct值等作出了调整。这些调整是否意味着防控政策比原来更宽松?近期全国多地散发疫情,与防疫政策的调整有关吗?针对一些问题,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赵卫作了解答。
相比前一版的防控方案,第九版方案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等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从“14+7”变为“7+3”,为什么要如此调整?
赵卫:新冠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变异,从原始毒株到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平均潜伏期进一步缩短。过去,病毒的潜伏期是1至14天,这是把隔离时间定为“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主要依据;现在奥密克戎的潜伏期是2至4天,而且我们在疫情防控实践中发现,绝大部分感染者能够在7天内检测出来,这就是把风险人员隔离管理时间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的主要原因。
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的核酸检测Ct值标准也从40降低到35,且出院后不再需要隔离14天,这意味着什么?
赵卫:我和疾控部门的人员讨论过,大家一致认为,如果现阶段仍将Ct值标准定在40,是明显过高的。Ct值反映的是病毒载量,研究显示,当感染者的Ct值大于35,其密接者就不会出现感染。
事实上,有些感染者在恢复期已经完全没有症状,也不会造成传播,但由于Ct值标准过高,他们无法出院,对其个人生活影响很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医疗资源。就目前的反馈来看,将Ct值标准降低到35,也没有看到解除隔离或出院后再发生传播的病例。
Ct值的标准降低,包括轻症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这样的分类收治措施,能有效缩短感染者的住院时间,预防医疗资源挤兑,避免影响其他新冠患者和常规病患救治,让有限的医疗资源服务更多有需要的人。
有市民群众关心,近期全国多地散发疫情,与防控政策的调整有关吗?
赵卫:我个人认为没有直接的关系,没有观察到与防控政策调整相关联的疫情。
近期全国多地散发本土疫情,一方面可能与奥密克戎变种BA.4和BA.5的传播能力增强有关,有研究表明BA.5的R0值(基本传染数)已经达到了18,是人类有记录的传染病中最高的;另一方面,目前是暑期旅游旺季,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传播风险。
隔离时间变短、出院标准降低,意味着防控政策比以往更宽松了吗?
赵卫:设定防控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动态清零,这一点是没有改变的。从整个方案的设置上看,对防控的要求是更高了。
首先,我们对奥密克戎的认识加深了,简单来说就是不需要像以往那么严格,同样能实现动态清零的目标;其次,这样的调整可以避免挤兑医疗资源,若感染者症状较轻,通过自身免疫力就能够清除病毒,没有必要再去定点医院治疗;第三,我们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更快、隐匿性更强的特点,将重点风险人群的防控措施调整得更加精准、科学、有效。
精准、科学、有效体现在哪些方面?
赵卫:在第九版方案中完善了疫情多渠道监测的要求,明确了不同人员、机构和环境核酸检测要求和频次。比如,入境口岸一线人员、发热门诊医疗人员等人员,核酸检测频次从每周1次调整为每天1次,快递员、外卖员等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核酸检测频次从每月1次调整为每周2次。
另一方面,新方案也优化了不同场景下区域核酸检测策略,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农村地区,制定了不同的策略;疫情发生后根据风险大小进行科学研判,确定区域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
我留意到国内有社区采用一周两检、男女分检的方式,对个人而言是每周检测一次,但是对家庭来说是每周检测了两次,能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也减轻了政府的负担,我认为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根据新方案,未来我们还应该继续探索增加抗原检测等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
来源:健康广东
责编:董琼
编审:黄泳文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