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麓、流溪河畔,青灰色建筑群古朴庄重。
这是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在馆内的一方天地里,广东非遗之一云浮石艺作品作为馆内首批作品,正式出现在国人眼前。这也是云浮石艺首次登上国家级展馆。
不仅如此,对磨刀山遗址原考古工作面进行复原式保护,推动岭南文化创造性保护创新性发展;新兴“四馆两中心”集中开馆,推动文明实践活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独特的地理禀赋、悠久的人文历史,不仅给云浮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更在长久以来,默默塑造着城市气质,涵养着城市文化,提供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动能。
积极响应广东“文化强省”战略,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突围争先。站在文明高度,争创北部生态发展区的新高地,云浮因而有了更强大的底气。
▲总投入4亿多元的“四馆两中心”,对丰富云浮新兴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大意义。谢冠瑜 摄
古老石艺释放文化发展力
走进位于广州国家版本馆5楼的广东非遗云浮石艺展厅,展陈的时代性扑面而来。
印有“北京”字样的老式黑色提包、颇具年代感的老式收音机、分布着弹孔的行军水壶、茶褐色中国传统双扇木门造型的茶盘……不细看绝难以发现它们都是石雕作品。
此次展览共展出31件作品,分别有玉石、大理石、花岗岩、木化石等,主要以生活和红色文化为题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云浮石雕的技艺。
“这次展品反映的主题体现了时代变迁,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当下,希望能更好地映衬广州国家版本馆展陈的时代韵律。”展品创作者、广东非遗(云浮石艺)代表性传承人梁建坤表示。
因石闻名,因石而兴。云浮石艺作为省非遗项目,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云浮的石材生产加工已经有400多年历史,产能销量位居全国前列,被誉为“中国三大石材产业基地”之一。
近年来,云浮市一直致力于建设成为石文化氛围浓厚、石艺创意领先、石艺人才辈出、石艺产业及周边产业发达的中国石艺之都。从石艺到石材,云浮加快打造“千亿级绿色建材产业园”,持续擦亮“中国石都”品牌。
在横跨全市的324国道两旁,东起云城区的腰古镇,西至云安区的镇安镇,有一条长达50多公里的“百里石材走廊”,车水马龙,店铺一家紧挨一家,大大小小的天然石人造石依架而立,蔚为壮观。另外,云浮还拥有省内最大的石材进口口岸——云浮新港。
云浮依托石材这一支柱产业,获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外贸发展新引擎动力十足。“石材行业是推动云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的产业、制造业、生产业应该走出去,走向世界。”广东启现智能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鉴豪大胆预测,未来几年,出口石材家具市场订单会持续增加,企业要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石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解开岭南文化的“远古密码”
来到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和都村的磨刀山遗址,穿越葱郁的松林,映入眼帘的是满山赤红。以磨刀山遗址为代表的南江旧石器文化,表明数十万年前,最早的南粤先民即踏足南江流域,并在此繁衍生息。
西江之滨,灵山郁水。
作为西江的支流,南江流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是最早的民族交融地区之一,也是古百越文化保存较完整的地区之一。位于南江流域的磨刀山遗址,是南江文化的始发点,也是岭南文化目前已知最早的“根”。
今年4月,“广东省十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名单正式公布,磨刀山遗址入选。磨刀山遗址和南江旧石器地点群的考古成果,将广东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距今60万—80万年,不仅延长了岭南古代社会和文化历史的长度,同样也拓宽了岭南文化的深度。
为落实好磨刀山遗址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目前,原考古工作面已经进行了复原式保护。郁南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实行复原式保护,可以更好地展示磨刀山遗址的整体面貌,助力推动岭南文化创造性保护创新性发展。
当前,云浮市正积极推进磨刀山遗址建设工作,致力打造广东首个旧石器时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同时,积极加强与省直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合作,携手推进磨刀山古人类活动遗址课题研究,努力在岭南文明探源上取得新突破。
除了磨刀山,细数云浮文化家底,可谓灿烂丰富。记录广东人类历史起点的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国家级非遗项目“禾楼舞”的发源地、南江传统文化特色小镇的中心兰寨村;见证中国近代革命史中西江地区重要历史事件的“红色地标”康家大屋;西江流域建制最完善、保护较完整的古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罗定学宫。
近年来,云浮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的“丰厚财富”,聚力擦亮“南江文化”“丝路古韵”“岭南祖地”品牌,不断涵养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
场馆建设带动城市提档升级
6月30日,云浮新兴“四馆两中心”集中开馆。这是云浮建强文化服务阵地、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四馆两中心”坐落在新兴县城区东部惠能广场内,集聚新兴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和青少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据了解,该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何镜堂先生领衔设计,自2018年谋划建设以来,项目投资约4亿元,用地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5万平方米。
新址的启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了坚实保障。
位于惠能广场的新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筑面积约246平方米,是广东省第一批建设试点,自2018年11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后,新兴县通过“1+10+12+N”模式,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25个,志愿者服务队623支,拥有注册志愿者81679人,今年以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9650场。
在“四馆两中心”周边,黄冈中学新兴学校、惠能中学、惠能小学等公共资源密集分布。
可以说,通过文化惠民设施与文明创建相结合,新兴成功打造了一个“产、城、人”融合发展的人居样本,带动整个城市提档升级。
云浮把新兴县作为试点标杆,在全市推广打造集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健身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明实践阵地,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协调发展。同时,云浮以文化阵地建设为抓手,实施综合文化站升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送戏下乡、农家书屋等多项文化惠民工程。
随着文化惠民之“网”越织越密,文化强市建设成果正切实转化为云浮300万父老乡亲的获得感、幸福感。
文化育人,文化也兴城。今年以来,云浮牢牢把握“园区经济、镇域经济、资源经济”三大抓手,锚定湾区“第一方阵”,探索欠发达地区的突围争先路径,全力打造粤北生态发展新高地。上半年,云浮一般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4%,排名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用电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1项经济指标增速均排名全省前列。这成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在广东的生动实践。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麦月勇
责编:黄泳文
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