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深处响起机器声。昭通时瑞电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多种机器繁忙运作,诞生一块块电池,成为青山绿水间的独特风景。自东莞对口帮扶云南昭通以来,政府持续引入东莞电子信息企业投资昭通,新兴的电子信息产业应势而起。
距昭通1000公里外的桂林,猫儿山脚下的“老山界农家乐”一派热闹,苗族乡亲在为国庆黄金周而忙碌。近500万的粤桂帮扶资金让一座座特色民宿拔地而起,山区旅游硬件焕然一新。民宿今年预计带动游客15万人次,是往年10倍以上。桂北深山变成了金山。
每一次活力的释放,每一次发展的跃升,背后都激荡着政府与市场的共同力量。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大战略下,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广东与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西部携手,将高质量发展的种子播撒在山海之间。其成长之茁壮、活力之旺盛、成果之丰硕,超出人们的想象,也凸显了“先富帮后富”的制度优越性。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政府与市场两股驱动力优势互补、协同发力,为做好东西部共赢发展的大文章贡献力量。
大山深处,机器轰鸣,广东老板建起的工厂悄然改变着西部山区的面貌。
在贵州鑫泰源鞋业有限公司车间,近百台缝纫机同时开动。这里是何光明的制鞋厂。随着东西部扶贫协作展开,何光明从东莞厚街来到贵州,先后创办了三个扶贫车间与两家鞋业公司。
西部有何光明需要的广阔空间和更低的生产成本。更让他欣喜的是,广东的资金技术优势,与西南市场空间和廉价劳动力结合,为西部脱贫致富带来更多“溢出”。目前,何光明在贵州的工厂每个月收到近15万双鞋的订单,帮助当地5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小车间之所以能撬动大红利,靠的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优势互补。政府的政策引导与市场的自由交易有机融合,既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能带动市场“活水”。
这不仅带动了村民个体的脱贫,更壮大了西部地区的产业。
在广西东兰县,深圳的扶贫组在易地扶贫搬迁点打造10个乡镇级扶贫子车间,委托企业“以工代训”,把百名贫困群众培养成校服生产骨干。扶贫组更利用粤桂扶贫资金,助力东兰打造服装产业林。
扶贫协作“快车”,吸引更多市场力量来东兰挖掘商机,并反哺当地产业。年初,黄景东带着1.08亿元投资合同赶到东兰县扩产。他所供职的伟奇服饰位于深圳,产值约10亿元。如今,其在东兰建扶贫车间,半年生产校服25万套,带动当地产业增收。
政策与市场红利促进产业资源整合,更让西部崛起新的产业链条,为脱贫致富创造新鲜血液。
乌蒙山深处,昭通昭阳区滇粤产业园集聚了来自东莞的12家电子信息企业。过去工业基础薄弱的昭通,在短短几年间生产出第一部手机、第一台电视、第一个电脑显示器。这离不开东莞的对口帮扶。
为解决电子信息产业配套缺失难题,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昭通从东莞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培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目前,东莞帮助昭通新引进或增资电子类项目12个,意向落户电子项目17个,电子信息产业链不断延伸完善。
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山区小小车间迸发出脱贫原动力,勾勒出山海协作新蓝图。
产业新动能优化了西部的资源供给。而西部特色供给优势和东部消费市场优势充分结合,又进一步开创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新局面。
6月,云南昭通,新建成的大关县农产品冷链加工物流基地启动试运营。大关是“中国筇竹之乡”。然而,鲜笋易过期变质、难出山,限制了市场价值。
为解难题,依托中山参与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机制,中山火炬开发区健康基地投资2400万元,助力大关建现代化农产品冷链加工物流基地,可为全国提供标准化的冷链配送服务。这打通了鲜笋的“出山路”,让其在珠三角找到全新的消费市场。
以消费带动西部脱贫增收,关键在于借东部之力为西部农产品建好流通和标准化体系,以品质汲取市场红利。
在深圳华润万家超市,扫描“深圳标准·圳品”标签二维码,就可看到芒果的产地信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
田阳是远近闻名的“芒果之乡”。过去,由于村民种植方法不同,质量参差不齐,芒果难卖出好价格。为打开芒果销路,深圳市创新帮扶协作机制,以“圳品”认证为抓手,推进广西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圳品’代表了更高品质和更强的安全性,售价能比市场上同类产品高15%—30%。”深圳市金晋集团副总裁黄璇说。
标准进村,圳品入湾。西部的特色产业资源在大湾区找到新出路,以优质供给换更大市场。而这同样离不开政府顶层设计和市场专业性的各施所长。
峰峦叠嶂、连绵林海中,一间间特色民宿点缀其中。这里是桂北山区,山水秀美,但山高路远,留不住过夜客。如今,情况大不一样。
2017年9月,肇庆端州结对帮扶桂林资源县。扶贫工作组下定决心:必须补上硬件设施和旅游推荐的欠账,通过建民宿和农家乐,让游客“看花眼、养足胃”。
为此,工作组投入粤桂帮扶资金470多万元,并特意引入专业运营公司,在塘洞村建起高品质“老山界民宿”。
特色民宿撬动了旅游消费链。“预计今年游客量将达15万人次,是往年10倍以上。”塘洞村村支书唐昌义说。村里还鼓励村民种养红薯、杂粮,并与民宿签订购销协议,预计将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以上。
山海协作连通东西部产业链和消费链,西部群众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在四川凉山州越西县的大瑞苹果基地,曾金从没想过自己的工作会和5G联系在一起。作为产业园工程管理人员,他不仅要看管苹果树,还要和各种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板打交道。4年前他根本不敢想象这件事。
2016年8月以来,佛山南海区对口帮扶凉山越西。大瑞苹果基地正是对口帮扶的产物之一。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越西不仅迎来了新的技术、项目,更被新的知识、理念改变着当地人的精神面貌。
曾金就是一个典型。在扶贫项目带动下,他不仅掌握了苹果栽培技术,还学会了现代农业园区的运营,成长为一名综合能力更强、眼界更开阔的管理人员。
扶贫必扶智。东部前沿的思想理念、职业教育氛围开始进入西部,点燃当地群众奋发图强、脱贫致富的渴望。更多人的命运由此改变。
在广州港的码头上,秦鹏熟练操作着塔吊,拿着每月7000元的工资,在一线城市开启梦想之门。广州对口帮扶毕节市以来,通过订单班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无缝衔接。广州港班的34个孩子经过两年职业教育培训、半年广州港技工学校培训、半年顶岗实习,走出乌蒙山,毕业即就业。
政府与市场之力有效结合,让东部产业盘活了西部人力资源。这批人才走出山区,不仅通过就业帮扶摆脱贫困,更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宝贵的人力支持。
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发力下,广州推动世界五百强企业和国企来到毕节。广汽班、广铁班等“订单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共建“订单班”34个,招收1200余人。
扶贫又扶智的探索进一步反哺西部山区。山海协作攻坚脱贫,开始有了更庞大的智力支撑。
9月,在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雷洁玉迎来了大二学年。去年高考,像她一样来自金秀的31名学生考上了这所茂名高校,并签署定向培养计划协议书。在茂南·金秀扶贫协作中智力扶贫重点项目支持下,这批学生将免费获得全科教师的培养,所需经费180万元由茂南区和学校共同解决,学生毕业后返回金秀任教。
“走出大山让我圆梦当老师,走回大山我将帮家乡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改变命运。”雷洁玉说。
扶贫扶智并举,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山海协作、共同致富奏响了新乐章。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吴欣宁 戴晓晓 吴擒虎
责编:孙阳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