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二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名单,其中 云浮2个小镇上榜,分别是新兴县天堂镇和郁南县连滩镇。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
第二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名单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8〕27号),进一步发挥全域旅游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现将第二批30个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名单予以公布。
请各市加强对旅游风情小镇的监督指导,结合本地区旅游资源特色,打造旅游主题鲜明、文化特色浓郁、旅游配套完善、旅游经济活跃、空间品质优秀的特色小城镇,力争实现旅游休闲、产业发展、居民生活和谐共生,游客、居民和谐共享,形成“旅游+产业+生活”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美丽镇街。
附件:第二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名单的通知.doc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0年12月31日
▲部分截图
天堂镇人文资源独特,辖内主要有内洞三庙口花塔(新兴县八景之一,新兴县文物保护单位)、李务本堂(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朱门楼水库、圩镇骑楼、将军巷、天字码头、区村古建筑群落等。一批极具特色、发展成熟、环境优良的乡村旅游点受到了游客的追捧,天堂镇依托其品质生态资源,以小流域统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农业体验、文化风情的体验式乡村旅游,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后花园”。
除了发展乡村游提升经济,天堂镇党委、政府还大力弘扬天堂乡村美食文化,不断深入挖掘各种被遗忘的地道乡村美食,并将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使天堂美食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天堂乡村美食逐渐向公众展现出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效带动了天堂生态旅游的发展,成为天堂镇产业振兴的助推器。
天堂肠粉、酸菜大肠、粉线糍……天堂镇利用其自身的条件成就了独一无二的饮食文化,依托“粤菜师傅”工程建设,打响天堂镇“厨师大镇”这块招牌,以“天堂风味乡厨协会”为平台,立足资源,深度发掘本地天堂风味特色饮食文化和厨师之乡文化,在朱所村建成全县首家粤菜研究院天堂分院(朱所名灶)。
粤菜研究院天堂分院(朱所名灶)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内设中西两式炉灶,设有室内室外用餐处,餐厨用具、烹饪配料一应俱全。该分院承担着天堂风味推广、乡厨培训、厨艺交流、共享厨房等职能,还通过用展柜、实物模型、图文说明等形式展示天堂风味的各种传统菜式、本地特产,优秀天堂籍厨师和天堂厨乡的发展历史。
粤菜研究院天堂分院(朱所名灶)主要用于以李少胜为首等厨师进行厨艺授课、厨艺交流切磋以及烹制极具本土特色的天堂风味的菜式供游客品尝,并被选定为“粤菜师傅”“师带徒”学艺实习点。该分院正努力实现人才培养、就业创业、行业融合三个目标,突出人、菜、店三个重点。
此外,在天堂镇,游客可通过共享厨房享美食、植物科普园开眼界、共享菜园出劳力及住风情民宿、购买土特产等收获乡村游乐趣;村民可通过土地流转获得财产性收入,通过服务业获得工资性收入,通过流动商铺销售农产品增加经营性收入;村集体可通过吸引游客在该村住宿、餐饮、学习、游玩,获得经济收益。
连滩,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郁南县域南部经济、文化的副中心、南江文化的心脏和腹地,被誉为南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欲邀请与君话一席,与君同游连滩,连滩有什么可触动我们内心的柔软?
若你来连滩,第一个给你推荐的是南江文化艺术节。该节起源于当地的历史名庙张公庙庙会。张公庙是为纪念明朝万历年广东总兵张元勋而建,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至二十日,当地群众均自发前来集会,俗称“庙会”。“庙会”期间有烧炮、演戏、唱山歌、抬神像到各村巡游,参加范围主要以“三罗”(今云浮市属各县、市)群众为主,热闹非凡。在南江地区有广泛影响的民间群众性和民间文化活动。1992年,当地政府为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庙会”正式改造为“南江文化艺术节”,至今已举办29届。
在南江文化艺术节,你可以看到寓意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张公诞献礼队在锣鼓声乐中助庆,一赏堪称艺术界百年老字号的“茅龙舞”、被称为传统舞蹈中“活化石”的禾楼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独占鳌头、闻鸡起舞、醒狮迎亲”等一些独具地方特色的连滩飘色……反映传统信仰、生活方式、民间习俗的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动逐一呈现,充分体现了南江传统文化的历史厚重与文化传承,每年吸引来自南江流域及粤西地区逾10万群众和游客共享“文化盛宴”。
在郁南连滩,给你的第二个推荐——禾楼舞,秦代南江流域的乌浒人在庆祝丰收、祭祀神灵时跳的一种舞蹈。该舞自形成以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少数民族留下的民间艺术瑰宝,蕴涵着古代百越之地(连滩流域)所具有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色,是远古稻作文化的活化石。
该舞蹈的动作原始、粗犷,跳舞者头戴假面具,身穿黑色衫裙,头戴小竹笠,腰扎围巾,脚蹬麻鞋。领舞者头戴莲花冠,系红色间黄披肩,右手摇着一个系有彩带的铜铃,左手举牛头锡杖。其余舞者分别手拿禾穗,边唱禾楼歌边摆身、摇手、踏足,向着东南西北四方起舞。禾楼舞是远古农耕文化的产物,对研究古代百越以来的生产生活、信仰和民俗学具有积极意义,对研究岭南民间舞蹈史也有重要的价值,先后确认为第二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再者,来看人文景观,郁南连滩独具岭南风格,建筑艺术突出。有什么?典型的粤西古民居建筑代表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兰寨古建筑群、明清商业古街东胜街、维新路等历史街区、民宅;有始建于宋朝,纪念“平南先锋”杨文广的文广庙;有“四奇灵庵”之称,始建于清顺治年间的天池古庵;有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公庙;有“清朝古堡”“广东第一屋”之称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光二大屋;有全国首个在古村落建成的诗礼传家民办博物馆和王宪荣水墨艺术馆;有4亿年历史,已灭绝的古代海生群体生物化石--“笔石”……自然风光也瑰丽多姿,有“山高龙过脊挨天”的天塘山天池胜景,有充满南江特色的竹海银滩。
在连滩的一众历史民居建筑里,又以兰寨村的最为动人。连滩镇依托兰寨“十德文化”和“林氏祖训”,结合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和南粤古驿道南江古水道建设,发挥兰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自然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资源,村内建有广东云浮(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十德文化馆、南江典当展示馆、状元亭、双桂堂画廊、状元进士馆、诗礼传家民办博物馆、王宪荣水墨艺术馆、云浮古驿道展示馆等文化展示平台。
并且,保留有进士碑、状元及第牌匾、状元路、“状元”、“榜眼”、“探花”、“进士”等众多文物古迹。融入廉洁文化元素,打造兰寨家风展示馆,以宣扬清廉家风促政风带民风,传播新时代文明乡风,让南江文化在传承创新中激发新生机、焕发新气象。充分利用古建筑艺术、农业、山林、滨江等自然禀赋,引入产业资源,建成一个凸显岭南文化、南江特色历史文化、非物质遗产文化的田园综合体。
如此风情多娇的连滩,怎能错失旅游契机?近年来,连滩镇加快推进文化生态旅游建设工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大力整治农村污水处理,建设了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
如今,走进兰寨古村,优美典雅的气息扑面而来,古驿道码头标识系统、全景导览图等景区旅游导视系统一览无遗。景区路网改造、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文化广场、客服中心、公寓等旅游基础设施应有尽有,旅游区环境卫生整洁,这也得益于农村垃圾收集和处理实行了“村收集、镇清运”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景区品位和形象。
来郁南连滩,带你领略南江风情,一尝酿豆腐、艾糍、连滩印糍、南江河鲜等兰寨美食。
来源: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南方+客户端
责编:胡焕红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