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 | 第一部中共党章的“沉浮”

2021-02-22 17:00:50 

第一部中共党章的“沉浮”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题:第一部中共党章的“沉浮”

新华社记者 徐壮

1922年7月,上海。

闷热潮湿的夏天令人困倦,但聚在辅德里625号的12名青年却精神亢奋。

他们,代表当时中国共产党的195名党员秘密参加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自由民主的新世界,在年轻人的热情里展现。

大会起草了11份文件,其中便有首部《中国共产党章程》。

拥挤的石库门里,与会者字斟句酌。8天,3次全体会议;6章、29条的党章等文件,逐条起草、讨论、修改,最后表决、通过。

1927年底,宁波。

白色恐怖蔓延,黑色子夜深沉。

由于工作关系,有个叫张人亚的中共党员接触并保管了一批党内文件,中共二大的决议案也在其中。

他是一名清瘦的银匠,曾领导上海金银业工人运动,也曾手书心愿,希望成为“一个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工具”。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一晚,宁波霞南村万籁俱寂,张人亚没打招呼地推开家中大门。

“儿……”父亲张爵谦十分惊喜。张人亚却单刀直入,将一大包文件交给父亲,再三嘱咐他好好保管。

漏夜相逢,父子俩都没想到这是此生最后一面。

儿子的托付怎么完成?张人亚的侄子张时华回忆,张人亚闹革命,全村都知道。祖父当时声称,张人亚在“四一二”中身故。“在长山岗上搞了一个坟,放了个空棺材,把这批东西放进去了。”

墓碑上,张爵谦本想刻“张静泉”——这是张人亚在入党改名前的名字。为了稳妥,他删去“静”字,以“泉张公墓”之名埋藏了儿子的秘密。

1932年底,瑞金。

5年前与父亲匆匆一别后,张人亚辗转上海、芜湖,继续在地下进行共产党工作。

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张人亚前往瑞金。

在苏区,他先后担任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出版局局长兼印刷局局长。

长年的忘我工作,张人亚积劳成疾。1932年12月23日,张人亚病故于从瑞金去长汀检查工作的途中。此时,他只有34岁。

“在粉碎敌人大举进攻中徒然失掉了一个最勇敢坚决的革命战士”,1933年1月7日出版的《红色中华》报上,一篇《追悼张人亚同志》这样写道。

1951年,宁波到上海。

20多年没有二儿子的消息。寻子,成了耄耋老人张爵谦的唯一牵挂。

在报上登寻人启事、通过组织关系去找……用尽一切办法,张爵谦只想把空冢里的秘密亲手交还到儿子手中。

百寻无果。

儿子是共产党员,他的东西应该属于党!张爵谦把空坟里的所有文件取出,交给上海有关部门。

这些文件纸页已变脆泛黄,那是历史留下的厚重印记。

保存完好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决议案》,成为记录二大的孤本文献;里面的中共第一部党章,更是弥足珍贵。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藏品保管部副主任王长流感慨,张人亚和他的亲属都有着“使命重于生命”的担当,“这样的赤子之心,使人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2005年,上海到瑞金。

交还文献后,张人亚的后人依然未放弃找寻在革命中失踪的亲人。

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家人在网上一份《红色中华》剪报中发现了张人亚的名字。

“对我们家族来讲是个很重要的讯息。”张人亚的侄子张时才感慨,几十年的寻找,终于确定了方向——江西瑞金。

守护者送回了第一部党章,党章也终于寻回它的守护者。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责编:王铭灏

值班主编:区云波

热门评论
打开云浮通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留“云”送福 牛气轰轰 | 云浮通APP 2021春节四重大礼大放送! 2021-02-01 17:06:51
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 | 第一部中共党章的“沉浮” 2021-02-22 17:00:51
瞭望|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2021-02-22 17:00:37
跟随卫星,了解红色地标里的党史故事 2021-02-22 16:23:43
今年老百姓能否吃到便宜猪肉?农业农村部最新回应 2021-02-22 16:22:09
拍案丨 成本8元卖298元,看看网红减肥咖啡里的“猫腻” 2021-02-22 15:52:03
揭晓!2020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名单公布 云浮2人上榜! 2021-02-22 15:42:25
党史百年天天读 · 2月17日 2021-02-17 12:30:04
好消息!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清零! 2021-02-22 12:14:20
党史百年天天读 · 2月22日 2021-02-22 12:12:04
没看够!下载个云浮通呗!
云浮通 打造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美丽云浮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