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隐蔽性和诱惑性
小小“邮票”实为毒品
近日,深圳海关所属深圳邮局海关在进境邮件中截获“邮票”毒品(LSD致幻剂)5份。根据案件线索,深圳海关缉私局所属机场缉私分局与地方公安部门协同配合,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
这种邮票邮件申报为“书报、刊物及其他各类印刷品”,经现场查验后发现有纸质笔记本一本,其封面装饰物内夹藏“邮票”毒品(LSD致幻剂),藏匿隐蔽性高。
为什么“邮票”会变成毒品?这样的毒品又有什么危害?
毒性重则引发轻生念头
新型毒品LSD全名为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简称LSD)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属于半合成的生物碱类物质,是一种精神类药物。
犯罪分子将“LSD溶剂”吸附在纸上,每片呈正方形,大小约5平方毫米,含量30~50微克,毒性极强,是一般摇头丸的3倍。
迄今发现的浸过迷幻剂的药纸有各种各样的设计,包括抽象艺术和动画图片、邮票和纹身花纹,迎合LSD滥用者的需求。
LSD致幻剂对人体伤害极大
滥用LSD的人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不适,剂量加大后,还会出现持久性知觉障碍(HPPD),部分服用者还会出现严重的暴力倾向。
此外,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运动失调,步履蹒跚,抽搐,甚至全身瘫痪。长期或大量服用LSD的人群,除了记忆力受损、出现抽象思维障碍外,还有相当严重的毒副作用。
除了“邮票”
以下物品
都是新型毒品的伪装
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
综合:科普中国、人民日报
责编:王铭灏
值班主编:区云波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