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县平台镇位于郁南县的西北边缘,是全省10个新型城镇化“2511”综合试点镇之一。下辖1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2.8万人,有党(总)支部28个,党员847名。2020年以来,镇党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着力打好“四张牌”,积极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打好党建“红色牌”,助推乡村振兴。该镇按照“创新理念、红色引领、规划先行、紧扣实际”的思路,依托中国联通云平台,建成了全市首个镇级智慧党建云平台,在全镇建成镇级基层党建指挥中心1个、村(社区)的基层支部站点14个,在全市率先实现镇、村(社区)基层党建指挥中心二级全覆盖。党建引领平台区域温氏产业近千亩的5大项目建成,总计投资近8亿元,预计助力450多户农民增收1400多万元。以“党建+股份制+大数据平台”模式,将价值2582万元的104项扶贫资产纳入监管范围实施动态管理,成功举办全市脱贫攻坚和资产管理现场会,并作为广东省扶贫资金项目资产管理培训班现场观摩点,向来自全省各地市的干部介绍扶贫资产管理经验。并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先进集体。党员带头倡议筹集1元/人/月保洁人头费,共筹得30多万元,党委镇府按筹款50%奖补,有效实现共谋共建共享乡村振兴。
打好队伍“保障牌”,促进提质增效。去年以来,通过市、县、镇委党校举办领导干部学习专题培训班10多期期,培训党员领导干部700多人次,先后组织各类党员干部培训班27期。大力推行“课堂式、考学式、网络式”学习方式,组织全镇党员集中学习13场(次),领导干部讲党课50多场,特别是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到龙岗党员培训中心开展互动式党员培训,实现了党员教育经常化、全覆盖;去年以来共提拔干部8人,1人获云浮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1名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招考成为事业编制人员。大力激发党群探索“散户+村委+政府+企业”四位一体土地流转新模式,有效盘活集体经济并带动镇域经济发展。自采用新模式以来,平台镇在温氏5大项目中共集约1000多亩土地,实现了农民增收、村集体增收、政府增收和企业发展四方共赢。万洞村温氏高效养殖项目等征地项目不断刷新速度;动工仪式一个月后,年出栏生猪200万头正邦集团(郁南)现代循环农业生态园项目土地流转签约会议在平台镇举行,助力开创人才队伍保障新局面。
打好宣传“特色牌”,夯实党建氛围。邀请援鄂英雄甘柳琼回母校上复学第一课,向同学们分享她的战“疫”经历及初心历程;“退休不褪色”的老支书阮桂秋发动全镇干群为抗击疫情捐款,累计捐款872人次,5万多元,为抗击疫情注入“红色暖流”。率先成立全县首个防疫专班临时党支部、扶贫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有效把支部建在防控疫情第一线;68名参战老兵主动请缨重返“战场”,有效把军人“红”透到基层最后“一公里”。持续深入抓阵地建设。2020年在练村党建示范点建成党建文化园和党建互动室、党建文化园;在镇文化站分站布置《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系列展览并开展“学党史、强党性、当先锋、迎百年”主题活动,强“红色党建+革命党史”效果,依托大河湿地公园在中村村建成党廉文化园、党建风雨长廊等党建阵地,创新激发党员先锋模范性打下基础。
打好服务“功能牌”,提升精神享受。该镇共建设14个党群服务中心,一个自然村级党群服务站,去年以来共为民办理服务2000多项次,为群众解困扰共3400多次。基层党建服务站的建立,为党员群众自治提供共享空间,有机联结起各单位、行业和各领域党组织,并通过定期举办主题党日、志愿服务、交流座谈、“读书会”和文艺汇演等活动,形成了一个个特色党建品牌,成为兼具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的“红色家园”和“连心桥”。让群众更充分地享受到更普惠和专业的社会服务,使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现今的平台镇,党群干部关系日益和谐,群众脱贫致富后劲十足。广大党员群众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足的干劲,百倍的信心,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发展蓝图。
来源:云浮报米花
特约记者:叶锦生| 通讯员:蔡玲 左伟健
责编:区德东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