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温竞华 马晓冬)“中央财政设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但只针对国家级的非遗项目和国家级传承人,而在基层还有更多的非遗。”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贵州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农民杨昌芹代表说。
杨昌芹是贵州省级非遗“赤水竹编”传承人,她开办的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为当地近百位贫困户和留守妇女提供了工作岗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让杨昌芹尤为关注。
“非遗是每个地方的特色,也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支撑。”杨昌芹说。
铜仁市万山镇电商服务中心负责人华茜代表接话说,近几年和非遗文化传承人也有过合作,但销售效果并不好,成本高是最大的问题,民族传统文化要和市场结合,非遗元素也要和时尚相结合。
主持会议的贵州省委副书记蓝绍敏代表也加入话题:“我们民族的东西有两个价值需求,一个是艺术价值需求,一个是实用价值需求。实用的价值需求就一定要有实用的价格让大众去接受。”
他举了自己调研的例子:“贵州的贵银很有名,但做出来的东西比别的地方贵,因为我们是全手工,人家是半手工。咱们银艺大师做一把银壶,卖30几元一克,但在网上买一把银壶,价格大概只有一半。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准定位,否则做的东西没有市场竞争力。”
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代表紧接着抛出了问题:“非遗怎么从展品变为商品?”
“应该把非遗的元素融入时代审美,开发各种应用场景。”杨昌芹说,我们开发私人订制产品、限量产品等,还和外地的美术院校合作进行校外实践创作,完成他们的毕业作品。他们有设计,我们有手艺,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成就。这些方式效果都不错。
宋宝安说,两会后,要组织学校艺术设计院的老师去调研,怎么在保护中开发、发展非遗。
工信部科技司司长刘多代表说,非遗若是只保护而不用,最后就会失传。我们的手艺人都是靠经验,产品没有标准化,只能作为收藏品。一定要实现标准化、工业化、产业化,成本才能降下来,非遗才能发展壮大。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冯浩森
值班主编:区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