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国务院批准,梅州的第一个国家级发展平台!梅州综合保税区设立

2020-07-09 13:30:09 

获国务院批准,梅州的第一个国家级发展平台!梅州综合保税区设立_掌上梅州

  没有海水的“国际港口”、没有跑道的“国际机场”、不出国门的“国际市场”……继国务院批复同意梅州市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不久,我市又迎来一件大喜事,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梅州综合保税区,这是广东省第七个综合保税区、粤北首个综合保税区、梅州首个国家级发展平台,是梅州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在国家层面上获得的重大战略机遇,也是梅州主动敞开山门、拥抱世界的又一力作,为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再添新动能。

综合保税区是除自贸区外,国内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综合保税区的设立,能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哪些实惠?对企业发展有什么影响?能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变化?记者走进梅州综合保税区一探究竟。

家门口有了“海外仓库”

出畲江高速收费口,沿着206国道驱车10分钟,一栋白色高楼屹立在现代化厂房中,这是梅州综合保税区创新创业孵化园大楼,为创业者提供工作、学习、生活、交流。登楼顶俯瞰综合保税区,1000多亩土地已经平整完毕、道路管网框架已经拉开、厂房仓库拔地而起……

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地。2015年5月,为抢抓国家促进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省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等机遇,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梅州市委、市政府启动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此次正式获批,将成为我市对外开放一张崭新、闪亮的名片,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开放平台支撑,打造对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产业创新发展平台,有力推动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梅州综合保税区位于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中心区域,选址于梅州高新区二期规划范围内,规划面积2.52平方公里,首期规划1.52平方公里,区内重点开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及保税服务业务,以“长短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眼长远”的规划理念,打造粤东北生态发展区开放型经济新引擎。

这里交通条件优越,距离高速公路入口仅约1公里,距离梅汕高铁畲江站仅5分钟车程,距离梅州机场和潮汕机场等车场在40分钟内,距离已批准建设等梅州松棚铁路货运枢纽约1公里、可通过广梅汕铁路顺畅对接盐田港等港口,距离年吞吐能力440万吨的潮州亚太码头1小时车程。

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后,能给梅州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综保区有保税仓储功能,相当于把海外的仓库搬到了梅州家门口,大家不出国门就能以更实惠的价格、更快捷的速度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梅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关部门对综保区出入货物实施全程严格监管,相比海外代购和“海淘”,综保区的商品质量更让人放心。

与此同时,随着综合保税区的正式设立,将会吸引一大批企业入驻,可以带动餐饮、住宿、金融等服务业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吸引客商回乡投资

自梅州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始终坚持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三位一体”对工作思路,目前累计投入11亿元用于推进基础配套及监管运营等相关设施建设。

“目前已建成配套专利技术孵化园、2栋标准厂房和2栋保税仓库,4栋标准厂房、海关综合服务楼等正在装修中。”梅县园区管委会主任曾辉介绍,在招商引资方面,梅州出台了《加快梅州综合保税区建设推动入园企业落户实施方案》,以最大的诚意和决心招大商、招好商、招优商。当前,综合保税区已签约项目中有3个项目已动工建设,其中梅州劲越头盔有限公司已于去年9月正式投产。

“以前报关要到深圳,梅州综合保税区正式设立后,在家门口就可以一次性完成申报、查验、放行等海关通关手续,期待更好的政务服务使手续更简便、通关更便利,节约企业运作成本。”梅州劲越头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运辉认为,随着梅州综合保税区的正式设立,将产生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入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作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仓储、服务贸易中心,梅州综合保税区家对接梅州市10个产业园(集聚地),不仅帮助进口等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走进来”,还帮助出口的梅州特色工业品和农产品等“走出去”打造粤东北地区开放型经济新引擎,加快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值得一提的还有,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综合保税区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赋予综合保税区改革开放新使命,有利于推动跨境电商保税进口等业务全面发展。今年2月,海关总署发布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展的6条措施,全力支持综合保税区多元化发展。梅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国务院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展等政策措施,提高发展质量。

作为著名的“华侨之乡”,梅州是客家人移民海外开拓印度洋的第一站,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全国重点侨乡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梅州旅居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约500万人,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世界客都”。梅州综合保税区正式设立的消息在客商中间传开,吸引了不少客商回乡投资。广东泰歌科技能源有限公司经理刘勇在实地考察之后,有意在梅州综合保税区开展平行车进口生意。

没有港口但具备港口功能

梅州是内陆城市,综合保税区内没有港口,但具备港口功能。

距离梅州综合保税区约1公里处的梅州国际无水港(松棚铁路货场)占地1000亩,计划投资5.3亿元,将于今年9月开工建设。建成后,货物在综合保税区出来后,可以直接通过广梅汕铁路从无水港出发,直达深圳盐田港、广州南沙港等海港,将推进梅州现代物流业和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对企业来说,最大的政策红利就是便利化。所有进出口货物,在综保区内即可办理完申报、查验、放行等手续,不需再到口岸海关办理。如果没有“虚拟口岸”,企业货物进出口岸的时间往往需要两三天,甚至更长的时间,综合保税区也被形象地称为没有海水的“国际港口”。

“综合保税区是一个政策叠加的特殊区域,除具有进口保税、出口退税等功能外,同时进出口货物在综合保税区就可以一次性办结通关手续,相当于在候机楼买了票就可以直达机场登机出发。”市委副秘书长肖天峻将综合保税区形象地比作是“候机楼”,出口货物从综合保税区可直接运送到海港或空港输送到世界各地,办事程序最简化,大大缩短了货物进出口时间,由此带来的物流成本降低和通关效率提升,将为进出口企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综合保税区和国际无水港相互促进,是唇与齿的关系,要推进同步建设,能更好的发挥综合保税区的保税物流和口岸功能,从而更好地带动外贸和物流发展。”肖天峻表示,将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借鉴学习赣州港“1+N”的口岸发展格局,申请设立中欧班列站点,北上与欧亚大陆国家互联互通,提前谋划申报进口肉类等相关指定口岸和海关监管场所,满足梅州市场对进口肉类产品对基本需求,并辐射河源、揭阳和福建等地。


学者声音

打造山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地

获评设立综合保税区对梅州有何重大意义,能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红利,以及接下来梅州应如何把握此次机遇加快发展?对此,记者采访了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邓江年。

“设立综合保税区,对梅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实施“123456”发展新举措,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邓江年说,一方面有利于梅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经济大循环。梅州是粤闽赣边区最重要的航空运输节点,随着大埔至潮州港高速(含大漳支线)等高速公路,以及鹰梅铁路、广梅汕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等铁路建设的建成通车,梅州与沿海港口将拥有更便捷的出海陆上通道。设立综合保税区将极大方便货物通关出海,开展国际中转和国际分拨业务,推动梅州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让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梅州交汇,融入国际产业大循环,将梅州建设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另一方面有利于梅州积极参与“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和国内经济大循环。梅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之间,具有左传右递、承南启北的独特区位优势,为粤东、赣南、闽西地区物资进出的重要中转站。未来五年,梅州将形成公、铁、水、空、轨多式联运,具有高速度、大运力、全天候、多线路等综合交通优势。设立综合保税区将更好地发挥梅州的战略连接点作用,增强在粤赣闽开发开放中的聚集辐射能力,并进一步明确梅州在全省的主体功能定位,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和山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地。

邓江年表示,设立综保区给梅州带来的红利也非常多,一是可以给梅州带来国际产业。综合保税区作为区域外向型经济重要平台,是国际国内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产业转移和拓展的首选之地,其对进口设备免税、消耗水电气退税、进口原材料保税及出口产品免退税的政策优势,对外向型企业集聚落户、灵活发展、提升产品竞争力有着巨大吸引力。二是进一步完善梅州城市功能。在梅州设立综合保税区,直接把对外开放口岸设在了家门口。这是梅州城市功能的巨大补充和完善,而且为周边更大的区域提供了对外开放的新平台。三是可以优化梅州营商环境。综合保税区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涵盖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所有功能和优惠政策,大大降低了梅州外向型企业的通关成本、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可以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升级。四是可以激活梅州商业人气。在梅州设立了国家级综合保税区,会给本地及周边消费者带来更优惠的国际化购物选择,让大家不出国门就能购遍全世界。

那么,接下来,梅州应如何把握此次机遇,让综保区成为助推发展的新动力?邓江年建议,高起点、高规格做好顶层设计。梅州综合保税区应以产城一体的理念,统筹考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商务生活、综合交通与生态环境建设等重点内容,打造生态一流、产业一流、生活一流、基础设施一流的梅州生态产业新城区,成为梅州城市建设的高端区域。

搭建服务粤闽赣大平台。梅州综保区应参照自贸试验区标准,不断完善提升服务功能,全力搭建虚拟口岸、检验检疫、国际物流、国际仓储、外贸服务等“五大服务平台”,建设“无水国际港口”,充分发挥功能政策作用,辐射和服务粤闽赣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

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向型大企业落户。发挥综保区“政策洼地”效应,努力吸引“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和国际物流项目和产业配套、高端制造、国内物流、商务服务等项目,建设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和全市乃至全省开放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极。

努力协调生态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梅州既是粤赣闽边区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在守住生态底线,走好绿色发展道路的情况下,梅州面临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重任。梅州要充分利用设立国家级综合保税区机遇,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着力发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打造生态区的综合保税区建设新典范。


敞开大门无缝对接世界

梅州不靠海、不沿边,独特的地理位置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梅州的发展。在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中,梅州如何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作为广东唯一全域纳入原中央苏区范围内的地级市,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抢抓国家促进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省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两大政策机遇,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梅州综合保税区作为我市申办的第一个国家级平台,市委陈敏书记、市政府张爱军市长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推动。业内人士认为,梅州综合保税区的设立,意味着梅州打开了一扇与世界无缝对接的大门,将彻底改变地理位置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速增效插上翅膀,好地促进苏区振兴发展和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

“综合保税区的设立,标志着梅州外向型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将极大地提升梅州的整体形象和整体经济。这个平台对招商引资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梅州,增加税收、促进就业,从而拉动GDP增长。”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丘东涛表示,梅州有许多外向型中小企业,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对他们而言是极大的利好,他们拥有了更方便拓展海外市场的平台,也能带动全市外贸发展。

丘东涛认为,综合保税区将丰富全市的经济内涵,对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综合实力增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个平台,梅州可以发展有具有本地特色的外向型经济。综合保税区也将提升梅州的经济竞争力,使梅州丰富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自然资源转换为商品,辐射带动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综合保税区知识解答

一、“综保区123456”

1——拥有1个国家级平台

综合保税区是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是目前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连接2个市场

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可以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和提升国际竞争新优势。

3——适合3类企业

适合进入综合保税区的企业有保税加工类、保税物流类和保税服务类等3大类企业。

4——享受4项基本政策

综合保税区的基本政策主要有税收优惠政策、贸易管制政策、保税监管政策和外汇政策等4方面。

5——打造5大中心

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

6——具备6大功能

综合保税区具有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口岸功能和拓展功能等6大功能。

二、综合保税区可以开展哪些业务?

按照有关规定,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可以开展以下九大类业务:一是存储进出口货物和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二是国际转口贸易;三是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四是国际中转;五是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六是商品展示;七是研发、加工、制造;八是港口作业;九是经海关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适合进入综合保税区的企业类型有哪些?

适合进入综合保税区的企业有3大类16种类型。

一是保税加工类企业:成品全部外销模式、成品全部内销模式、成品内外兼销模式、成品内销结转模式。

二是保税物流类企业:出口集拼型、进口配送型、简单加工型、国内结转型、物流综合型。

三是保税服务类企业:研发、检测、维修型,保税展示型,服务外包型,进出境运输工具服务型,产品推广服务型,跨境电子商务型,其他服务型。

四、综合保税区内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保税”指什么?

从境外入区的货物,暂缓缴纳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税,企业可以根据将来货物流向再决定是否征税进口。保税政策是综合保税区最基本、最核心的税收政策,区内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普遍适用该政策。

五、综合保税区内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免税”指什么?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境外进口入区环节,区内基建项目所需物资、生产所需设备及零部件、办公所需合理数量的用品,除另有规定外,免予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二是区内、区间流转环节,不征收货物国内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三是区内离境出口环节,不征收货物出口关税和增值税、消费税。

六、综合保税区内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退税”指什么?

从境内(指国内区外)进入综合保税区的货物,视同出口,可办理出口退税。区内货物进入国内销售则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按货物实际报验状态征税。

除此之外,综合保税区内企业经批准或授权还可以享受一些税收优惠政策:

一是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区内企业生产、加工并销往区外的保税货物,企业可以选择按其对应进口料件或者按实际报验状态缴纳进口关税;

二是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区内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可以享受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

三是赋予区内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政策。经批准试点的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可自愿申请成为试点企业,按规定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自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生效之日起,可享受进口自用设备暂免进口税收后按内外销比例年度补缴税款、内销货物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并按规定向海关缴纳进口税收以及缓税利息、外销货物适用出口退(免)税政策、增值税可按规定抵扣等具体政策;

四是经批准或授权的其他税收政策。

七、综合保税区的贸易管制政策、保税监管政策及外汇政策是什么?

贸易管制政策是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外,货物在综保区和境外之间进出,一律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件管理。

保税监管政策是指区内保税存储货物不设存储期限,进口货物入区保税,区内企业之间保税货物可以自由流转。

外汇政策是指进出区(境内区外)货物可用外币或人民币结算。

八、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后,还有什么特别优势和优惠政策?

区内企业获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后,将纳入国内税收抵扣环节,能够解决区内企业国内增值税不能抵扣问题,降低企业成本,有效解决当前区内企业对接国内市场不便利的问题。试点企业自行管理非保税货物,非保税货物不实施账册管理,不采用报关单、备案清单方式办理进出区手续,由企业如实记录非保税货物进、出、转、存情况,并留存三年

兴宁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 新

审核:胡 兴

热门评论
打开兴宁发布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新闻
教育部公开曝光8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问题 2020-07-27 10:44:52
戴了一天的口罩有多少细菌?高温高湿的夏天 谨防病从口入 2020-07-27 10:34:17
四部门联合行动!启动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治理工作 2020-07-27 10:22:14
夏天一定警惕这东西!广场公园小区常见,已造成多名孩子伤亡 2020-07-27 09:59:49
疫情又传一地,增至4省7城!国家卫健委主任带队赴大连 2020-07-27 09:57:02
网上看病也能用医保!互联网医疗来了,你最关心啥? 2020-07-27 09:48:33
【战疫英雄】邹晓平丨没有恐惧从容应对,用行动挽救生命 2020-07-27 09:39:55
2020年暑期旅游安全提示 2020-07-26 13:27:05
超全!独家整理广东70名高分学霸秘籍,句句真实 2020-07-26 10:50:57
北京飞珠海198元!“1折机票”来了,暑假“抄底游”吗? 2020-07-26 10:21:11
没看够!下载个兴宁发布呗!
兴宁发布 兴宁资讯,抢先知晓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