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创新联农益贫减贫模式 推动产业扶贫长效发展

2020-09-24 10:04:10 
眼下,正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我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创新联农益贫减贫模式,推动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东石镇的狼尾草种植基地,一望无垠的牧草长势良好,绿意盎然。建档立卡贫困户林习绪正在基地除草、追肥,干劲十足。林习绪几年前因为眼疾,生活陷入困顿。2017年,该县引进企业在东石建起牧草基地,林习绪作为帮扶对象,成为基地的员工和“小股东”,最近摘掉了“贫困帽”。


东石镇汶水村村民林习绪告诉记者,将他们农户土地流转集约,每年的租金在12月底就发放出来了,让农户的收入比较可观。加上有时候公司要人力帮助的情况下,就来这里务工几天,多一笔收入。


据介绍,该基地面积1300亩,生产的牧草主要供应粤闽赣地区周边养殖场,通过为贫困户优先提供就业岗位、发放年收益金等扶贫模式进行帮扶。


梅州彧园山仁公司负责人说,带动贫困户土地入股进行保底分红,带动农户有1250户。


在省定贫困村蕉岭新铺镇金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林建文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发展了起平菇种植。他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种植了2000包平菇。


贫困户林建文对记者说,举办平菇的种植培训,村里和南沙区(驻村工作队)发菌包给我们,帮我们联系好家庭农场,产销对接,使我们后顾无忧。


南沙现代农业集团驻金沙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王裕新称,发挥产业的“造血”功能,增强群众持续发展的后劲,巩固好提升好脱贫攻坚的成果。


此外,我市充分发挥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等特色农业产业优势,通过“园区+基地+贫困村+贫困户”模式,以16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涵盖了8个县(市、区)73个镇,覆盖行政村826个,带动15570户贫困户脱贫;110个贫困村还以资金入股广梅产业园,按照固定收益率分红,每年可获得400多万元收益。


据了解,至7月底,全市累计筹集精准扶贫资金39.4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7.8万个,参与贫困户2.58万户;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达到脱贫退出标准、349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出列标准。

来源:梅州微闻联播

热门评论
打开兴宁发布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新闻
学经验,助发展!兴宁党政考察团赴梅县、梅江、丰顺学习考察 2020-09-24 21:22:28
洪国华:突出“五抓、三强化”做好安全生产、森林防灭火等工作 2020-09-24 21:25:32
中共梅州市委七届九次全会9月29日召开 2020-09-24 19:38:34
百警出动!圆满完成“丰收节”安保任务,兴宁公安好样的! 2020-09-24 16:04:48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宁中镇鸭桥村开展宣讲活动 2020-09-24 16:03:17
习近平:疫情终将被人类战胜,胜利必将属于世界人民 2020-09-24 11:19:23
省委省政府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丨李希出席会议并讲话 马兴瑞主持会议 2020-09-24 11:16:03
防控不松懈!新增确诊7例,均为境外输入,在这5地 2020-09-24 10:24:58
学习笃行丨聚焦三大要素 助推“五子登科” 2020-09-24 10:05:50
梅州:创新联农益贫减贫模式 推动产业扶贫长效发展 2020-09-24 10:04:10
没看够啊!下载个兴宁发布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