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各个企业复工复产,陆续恢复正常生产状态,但市民朋友们要引起重视的是,近期高发诈骗案件类型也有了新变化。从近日梅州市反诈骗中心接报警情宗数来看,发案数居于前三名的诈骗类型为:贷款诈骗、网购诈骗、刷单诈骗。请广大市民务必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认清诈骗套路!
案例解析
贷款
3月5日,兴宁一男子用手机下载了某贷款APP。贷款过程中,APP客服以事主操作失误导致账户被冻结为由,要求事主汇款进行解冻,事主通过网银转账转给对方共计4.6万后发觉被骗并立即报了警。

接报后,民警快速反应,及时对涉案银行卡开展止付和冻结工作,最终在梅州市反诈骗中心的协助下,成功止付冻结涉案资金9000多元,为受害人挽回了部分损失。
认清贷款套路
避免越“贷”越穷
诈骗分子多以电话、短信、微信等渠道,发布小额贷款诱导广告,或冒充某些正规网贷平台、金融机构客服,打着无抵押、低利息、放款快的幌子,引诱市民下载网贷APP。

在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绑定银行卡、签署协议等一通操作后,便以缴纳保证金、手续费、刷银行卡流水等理由要求转账,甚至称将受害人拉入征信黑名单实施恐吓,要求市民继续转账从而实施诈骗。

刷单
近日,兴宁事主刘某在网上搜索兼职信息时,根据网页上提供的信息添加了微信好友“刷单客服1-沈”。之后,该客服发送了一份详细的刷单流程,称只要购买链接中的物品即可获得5元佣金。

刘某初尝甜头之后,便花费4万多元购买了5次。本想着接下来可以坐收渔利,没想到客服说商家核对到事主刷单不成功,需要再购买2次,于是刘某又花了1万多。再联系客服时,客服又以系统卡单为名,让刘某重新完成任务。刘某这下急了,自己已经投了6万元进去,不想再继续了,便联系客服要求退回刷单款,却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了!随后,刘某在家人的陪伴下到公安机关报警。
无独有偶,蕉岭县事主小丘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免费领水果的活动,于是便扫码添加了“水果鲜超市”的微信好友。随后小丘被拉进一个“商家福利群”,通过该群提供的二维码下载APP,领取了刷单任务。小丘原以为完成任务便可换得水果,殊不知到最后血本无归,被诈骗1万多元。
提醒
(1)贷款诈骗和刷单诈骗如此高发,都是抓住了受害人“恋财”的心理,受害人往往在“诱惑”之下疏于防范。
(2)“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最好的做法是远离!
(3)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承诺高额回报的任何兼职,与无抵押、低利息、放款快的贷款都是诈骗。
(4)受骗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或前往就近派出所报案,并注意保存相关的通讯信息、转账记录等涉案证据。
刷单诈骗惯用手法
“放长线钓大鱼”

通过微信、QQ、网站等发布刷单类
虚假兼职信息
给被害人下发一两个比较小额的刷单任务,并“按照约定”返还本金和佣金给被害人,充分赢得被害人的信任
逐渐加大刷单任务的数量和金额,同时利用“必须刷满多少单以上才能结算”或者“卡单”等理由,诱骗被害人继续投入本金,直至被害人发现被骗
严打
近期,以售卖口罩为由实施的诈骗发案数虽有所下降,但依然存在不少风险隐患。防疫期间,梅州市公安机关重拳出击,充分发挥智慧新警务手段,破获多宗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抓获多名犯罪嫌疑人。

兴宁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古荣欢
审核:胡 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