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疫情、疫苗、未来,高福这样说……

2021-03-07 11:40:32 

“我反过来问您一个问题”,接受专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向中新社记者反问道,“您觉得像这次新冠疫情大流行发生,从全球的视角上看,我们全球准备好了吗?”

来源:中新视频

中国首份疫情通报发出一个月后,新冠肺炎成为全球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到三个月内,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一年后的今天,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1亿。世人未曾料到新冠疫情“会发展这么快”,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害之大“确实出乎预料”。  

多国专家学者已经指出,新冠病毒或将与人类长期共存。虽然疫情初期,科学家很快分离出毒株并初步掌握病毒的传播规律,但时至今日仍有关于新冠病毒的未解之题。“我们还不能说已经平安无事了。”高福说,总体而言疫情还在发展,为了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呼吁大家还是要把疫苗打起来”。  

当前,中国已经附条件批准四款新冠疫苗上市。高福表示,中国的疫苗研发一直处于世界第一方阵,初步估计疫苗产能可以跟上需求。但是从产能转化到疫苗产品,再把产品转化成人体免疫力,这中间需要一个过程。  

在“三步走”的疫苗接种策略之下,截至今年2月底,中国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5200余万剂次。但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当前的新冠疫苗覆盖率仍然偏低。中国何时能够建立起免疫屏障?“达到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快的话到明年年中,慢的话明年年底。”高福如是估计。  

通过疫苗接种加快构建群体免疫屏障,不仅是为了尽快压制疫情大流行态势,更有“跑赢”病毒变异的考量。目前已有英国、南非等国报告检测到变异新冠病毒,甚至成为当地的优势毒株。亦有媒体报道称,一些变异新冠病毒或具有更强的传染性。  

高福表示,目前看来,新冠病毒尽管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最关键的地方并没有变。比如,病毒入侵人体需要找到细胞中的受体,其结合受体的部分就不会改变。如果瞄准的是病毒中的这一部分,那么疫苗将依然管用。  

但是对于疫苗保护力的持久性,这位公共卫生专家也表示“不确定”:“人类第一次接触新冠病毒,现在还不能回答疫苗对病毒的抗体保护到底能持续多久,还没有确切答案。”  

可以确定的是,应对这种“不确定”,国家需要对免疫规划作出及时调整。“这是一个科学问题。”高福举例说,重点人群接种完成后,如何安排后续人群接种;若病毒变异导致疫苗保护力降低,如何对疫苗进行调整;新疫苗研发成功后,是否需要从头开始临床试验等等,都是动态调整的内容。  

再比如,老年人群是否接种新冠疫苗。高福指出,没有要求60岁以上人群接种疫苗,恰恰是因为中国疫情防控得当,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得到了控制。“打不打疫苗、什么时候打、如何打,从来都是一个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平衡问题。”  

高福回忆称,“非典”疫苗研制完成后并未在全社会推广接种,因为彼时SARS疫情已经结束,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疫苗更是到了Ⅲ期临床试验就没有继续。“一方面这是动态调整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人类应该吸取的教训。我们应该把这些疫苗很好地研究下去,做好准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高福带来的建议也与此有关。他的一项提案便是聚焦科技创新与疫苗研发,呼吁国家重视相关领域的基础投入、人才培养等问题,成立国家疫苗研究中心。  

“科学为基础、公众理解参与、行政决策,是面对各种公共卫生事件非常关键的三个步骤。”高福说,自己既是科研人员,又是公共卫生人员。在全国两会的“议事厅”中,希望这样的参政议政能够助力国家提升公共卫生、科技创新工作,促进民众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理解。“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我就非常欣慰。”

来源:中国新闻网


热门评论
打开兴宁发布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新闻
对疫情、疫苗、未来,高福这样说…… 2021-03-07 11:40:32
兴宁: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感恩奋进加快兴宁苏区振兴发展 2021-03-06 21:31:01
洪国华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暨市政府常务会议 2021-03-06 21:31:09
刘海霞:山区教育者 志愿传递爱 2021-03-06 21:05:08
第七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刘选仁 2021-03-06 21:05:04
家长、学生必看!这些行为将被整治…… 2021-03-06 21:04:59
全国最低!广东新冠核酸检测总费用下调至约60元 2021-03-06 11:30:24
教师证、导游证、记者证……都可以抵扣个税! 2021-03-06 11:30:32
你关心的这些民生话题,政府工作报告都有回应! 2021-03-06 11:04:50
兴宁组织收听收看梅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2021-03-05 21:39:01
没看够啊!下载个兴宁发布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