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展‘县管校聘’制度后,明显感觉到老师们的危机感、责任感更强了。”兴宁市田家炳学校的教师李佳说,去年,全市实施“县管校聘”制度,部分初中部老师被调配到小学部任教,让仍留在初中部的老师们备感压力,要做好教学工作,才能确保在之后的岗位竞聘中占据优势。
“县管校聘”通俗来说,即将教师的编制、岗位等资源由县级教育局统一管理,由学校聘任教师。从而使教师从过去的“学校人”变为“系统人”,这就打通了教师交流轮岗中的管理体制障碍,有利于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兴宁市“县管校聘”按照“
直接聘用、校内竞聘、区域竞聘、全市竞聘、组织调剂”的顺序分五个步骤进行。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实施,原则上三年竞聘一次,每年微调一次。
去年6月,兴宁市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工作,并于当年8月底完成了这项改革工作。全市9509名教职工中共有959人交流到外校任教,其中,需从中学转岗位到小学任教的教师约695人。兴宁市教育局组织了为期7天的转岗培训班,帮助中学的老师们尽快适应小学教学。
“‘县管校聘’以后,学校的教师更有主动性、积极性,教学工作做得比以前更充分,很多老师主动要求多干一点、干多一点,工作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不仅进一步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也有利于学校的教师管理工作。”兴宁市华侨中学校长练祥芳说。
实施“县管校聘”,打破教师“铁饭碗”造成的职业倦怠感的同时,兴宁市同步推进教师绩效考核管理改革,不断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按照兴宁市推行的教师绩效改革相关措施,将教师绩效工资总额的30%(奖励性绩效),由学校根据教职工教育教学等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分配。
“
这一改革赋予了学校更大的自主权,更能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激励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积极主动工作。”教育局分管人事工作的副局长张新金介绍,此外,兴宁市还设置了张庆华教育基金、剑冰教育基金、曾浩仁奖教助学基金以及各镇(街道)教育发展基金,以奖教促教,全面提升教师积极性。目前,剑冰教育基金累计发放“范剑冰奖”奖金达932.4万元,曾浩仁奖教助学基金以及各镇(街道)奖教奖学基金也已全面启动。
“
我认为绩效工资的改革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讲有好处,它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能够真正体现多劳多得”“教师的资源有效整合,优化配置不再是一句空话,山区小学师资数量得到了有效补充;再加上绩效考核管理的叠加改革,效果将倍增”……我市“县管校聘”制度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的推行,受到了教师队伍的普遍好评。
周五下午放学后,兴宁市汉芬小学的足球场上充满欢声笑语,学生们穿着运动服,在育新足球俱乐部专业教练的带领下,练习颠球、运球等。
兴宁市是足球之乡。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兴宁市输送至国家男子足球队的有蔡锦标、郭亿军、谢育新、伍文兵、张小文,以及中国女足“第一代”的代表性人物吴伟英,盛极一时,人称“一县六国脚”,在当时,兴宁被全国球迷誉为“国脚的摇篮”。
为了发扬兴宁足球的优秀传统,培养足球人才,近年来,兴宁市积极推进校园足球工作。兴宁市教育局于2017年开始,出资聘用由兴宁籍国足运动员谢育新创办的育新足球俱乐部专业足球教练到兴宁各学校进行足球专业训练。
“目前我们在兴宁市一小、汉芬小学、第十小学、新城中心小学等13所学校开展足球教学工作。”育新足球俱乐部教练梁忠介绍,通过专业教练训练,近年来兴宁市校园足球水平突飞猛进。“兴宁市各小学男女足球队代表兴宁参加梅州市校园足球赛中,多次获得冠军。”此外,育新足球俱乐部还在培训中心选拔各个年龄段的精英梯队,进行更为专业的足球训练。
近年来,兴宁市全面指导全市学校的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并将体育、卫生、艺术工作加大比例列入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评估考核内容,提升学生素养,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我们将一如既往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采取从土地出让收入中计提教育基金等途径,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着力补齐我市教育资源布局供给、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学手段提升、教研平台建设和校园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短板,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改善教育基本民生,进一步擦亮兴宁教育品牌。”兴宁市副市长练胜红说。

兴宁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古荣欢
审核:胡 兴